- 註冊時間
- 2014-12-20
- 最後登錄
- 2025-4-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00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6143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太上感應篇》這6句千古名言,句句福祿滿滿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這句話簡潔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生中福與禍的根源。我們常常在生活中感嘆命運的無常,時而順遂,時而坎坷。然而,這句名言告訴我們,福禍並非由外部力量隨意降臨,而是由我們自身的行爲所招致。當我們心懷善念,行好事、做好人,便爲自己種下了福澤的種子;反之,若心存惡念,行惡事,則必然會引來災禍。這讓我們明白,我們不能僅僅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應該審視自己的言行舉止,以積極的心態去創造美好的人生。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從點滴小事做起,比如對他人微笑、給予幫助、遵守道德規範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爲,卻如同涓涓細流,最終匯聚成福澤的海洋。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一種普遍的道德信念。這句名言形象地將善惡之報比作影子,時刻跟隨我們。它提醒我們,我們的每一個行爲都有其後果,無論是善還是惡,都不會被輕易抹去。當我們行善時,內心會充滿喜悅和安寧,這種正能量也會吸引更多的美好事物來到我們身邊;而當我們作惡時,內心會充滿愧疚和不安,同時也會遭受他人的譴責和社會的懲罰。因此,我們應該時刻保持警覺,明辨善惡,選擇正確的道路。在面對誘惑和挑戰時,要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不爲一時之利而做出錯誤的選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收穫真正的幸福。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這句話讓我們感受到了天地之間有一種神祕的力量在監督着我們的行爲。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應該有一個“司過之神”,時刻提醒我們要對自己的行爲負責。當我們犯錯時,不要試圖逃避責任,而應該勇敢地面對,及時改正。同時,我們也要學會自我約束,不做違背良心和道德的事情。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也才能獲得內心的平靜和安寧。
計算減則貧困損耗,多遭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來避免它,惡星也遭災害。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這句話詳細地描述了作惡之人所面臨的種種後果。當我們的“算”被減少時,就會陷入貧困和損耗之中,遭遇各種憂患。這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作惡的嚴重性,也更加堅定了我們行善的決心。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人往往不得人心,最終也會自食其果。而那些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人則會受到他人的愛戴和尊敬,也會收穫更多的幸福和成功。
善人得的福,惡人得的禍,姦淫了人家的人家,必定也留下禍殃。
“善人之,善人之福,惡人之禍,淫人之家,必有餘殃。”這句話強調了善良之人的福報和邪惡之人的災禍。善良的人會得到福報,而邪惡的人則會遭受災禍。同時,它也告誡我們不要去侵犯他人的家庭,否則必然會留下餘殃。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尊重他人的權利和尊嚴,不做傷害他人的事情。我們可以通過幫助他人、關愛他人來傳遞正能量,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當我們看到他人遇到困難時,不要冷漠旁觀,而應該伸出援手,給予他們幫助和支持。這樣不僅可以讓他人感受到溫暖和關愛,也可以讓我們自己收穫內心的滿足和快樂。
是道則進,非道則退。
“是道則進,非道則退。”這句話爲我們提供了一個明確的行為準則。當我們面對選擇時,要判斷其是否符合道德和正義的標準。如果是正確的道路,我們就應該勇敢地前進;如果是錯誤的道路,我們就應該果斷地後退。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誘惑和挑戰,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迷失方向。但是,只要我們牢記這句名言,時刻以道德和正義為準則,就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同時,我們也要不斷地學習和進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判斷力,以便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情況。
(泰玄道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