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90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弘一法師:人生沒什麼不可放下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3-8 01:23:3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弘一法師:人生沒什麼不可放下

弘一法師李叔同,原本是民國風流才子,卻在最鼎盛時剃度出家。他曾說:“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然而,這壺酒,他最終也放下了。縱覽他的一生,正是“放下”二字的最佳詮釋。人生路上,人人都在追逐、擁有,卻少有人懂得放下。而弘一法師用自己的修行告訴世人:放下不是放棄,而是找到內心的安寧。


01 放下名利,是一種智慧李叔同少年成名,才藝雙絕,曾是家喻戶曉的名人。無論是畫壇、樂壇,還是教育界,他都佔據一席之地。然而,名利帶來的喧囂,卻令他倍感疲憊。他毅然出家,剃髮為僧,從“人前風光”轉為“人後清寂”。當時很多人無法理解他的選擇,認為這是一種逃避。然而,他在《晚晴集》中寫道:“棄世名利,甘願雲水一身,只為求一顆清淨心。”放下名利,實非易事,但他知道,名利不過是心靈的枷鎖,抓得越緊,反而越痛。正如莊子所說:“名者,實之賓也。”名利只是過客,不能真正帶來內心的安寧。那些能在浮華中抽身而退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智者。弘一法師的放下,不是退縮,而是為心靈減負,讓生命返璞歸真。


02 放下執念,是一種豁達李叔同有一個學生,名叫豐子愷。他一生景仰老師,卻不解為何老師出家。於是問:“師父,為何要捨棄一切?”弘一法師笑答:“人生如夢,萬物皆空。不舍,何來清淨?”執念如同一座牢籠,困住我們的不是現實,而是自己的貪念。佛家講究“斷舍離”,意在教導人們放下那些無謂的執念,回歸本心。豐子愷後來講述,他逐漸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執念越深,內耗越重,學會釋懷,才能擁有真正的自由。李叔同的轉變,讓豐子愷感悟良多,成為一代藝術家,也是一種精神上的傳承。


03 放下對錯,是一種慈悲弘一法師晚年常說:“不要爭對錯,只要存慈悲。”他認為,世間萬物本無絕對的對錯,執著於此,只會讓人陷入無謂的紛爭。有一次,他去化緣,遇到一個年輕人對他百般嘲諷:“你一個學貫中西的名人,如今卻做這等乞討之事,不覺得羞恥嗎?”弘一法師並未爭辯,只是合掌一禮,說:“施主說的是。”年輕人愣住,隨即感到慚愧,反而向法師道歉。弘一法師的平和,讓他頓悟:爭對錯,只是徒增煩惱,放下對錯,才能成全心靈的慈悲。

正如《道德經》所言:“以德報怨,何如?”真正的修行,不在於分辨對錯,而在於用寬厚去化解紛爭。

結語:放下,是更高的擁有弘一法師的一生,從喧囂走向寧靜,從名利走向空寂。他用行動告訴世人:放下,不是捨棄,而是超越。名利、執念、對錯,皆是心靈的負擔。唯有放下,生命才能輕裝前行。正如弘一法師臨終時說的那句話:“悲欣交集。”放下的同時,人生才真正擁有。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簽名被屏蔽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4 20:0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