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18
- 最後登錄
- 2025-3-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8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744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掌握這兩步,咖啡不再酸到皺眉!
最近有越來越多之前只喝深烘咖啡的朋友開始接觸起了帶酸的淺烘咖啡,因為隨著精品咖啡文化的普及,大家都想從咖啡裡感受到那婀娜多姿的花香果韻。
但不同於深烘咖啡,淺烘咖啡沖煮起來的翻車機率非常大,所以常常會有朋友到門市諮詢相關的解決方案。而“沖出來的咖啡太酸”,便是佔比最多的問題。
衝出來的咖啡之所以會酸,主要是因為咖啡帶酸,這是母庸質疑的事實。但許多朋友回饋的問題並不是咖啡帶酸,而是衝出來的咖啡酸味過於尖銳,令人難以接受。
但由於每支豆子的特性不一,導致方案無法通用。那沒關係!今天前街就來分享一下沖出來的咖啡為什麼會酸的很尖銳。當我們了解了事情的起因,那麼自然就可以自己找到對應的解決方案!
除了酸味物質以外,咖啡裡還帶有甜、苦、鹹等其他的滋味。味道都是相互制衡的存在,當我們認為某杯咖啡裡的酸度過高,過於尖銳、過於突出的時候,這便意味著酸味物質在咖啡裡的佔比過高,也可以理解為是其他味道佔比過少。所以導致其他味道被掩蓋而酸味被放大,我們僅能夠從咖啡裡感受到刺激的酸味。在前面也有說到,酸味在一杯咖啡裡佔比過多是非常常見的事情,因為在萃取的過程中,酸味物質的溶解速度是最快的。
酸、甜、苦,是我們在沖泡咖啡時主要萃取出來的三種味道,而它們各自的溶解速度都不一樣!酸味物質的溶解速度最快,所以它會在萃取開始的時候就大量溶解,而甜味的溶解速度其次,最後是苦味物質。
舉個前街常舉的一個例子:細砂糖、黃砂糖,和冰糖各取5g,它們對應著酸、甜、苦三味。然後我們將它們同時放在同一杯熱水中,雖然它們會同時開始溶解,但細砂糖會因為體積小、總表面積更大,全部融化於水中的速度會比後兩者快。而黃砂糖將會第二個融化完,最後才是體積最大的冰糖。
(方糖:假裝我是冰糖)
然後我們將這個例子轉變成咖啡的萃取,再結合味道之間的關係,就能夠很清楚的知道“為什麼咖啡會酸的很尖銳”,以及“如何調整了”!
如果我們結束萃取的時間很早,那麼此時咖啡裡的酸味物質佔比肯定是非常高的,甜、苦物質則非常少,因為後倆者根本來不及大量溶解,所以咖啡喝起來的酸味一定是非常突出的。而如果我們能夠多等一會,或者多萃取一些,那麼因為更多甜、苦物質的加入,酸味物質在咖啡裡的佔比得到減少,咖啡喝起來也就不會那麼酸了!
綜上所述,解決方法就顯而易見了,就是增加咖啡的萃取率。調細研磨、提高水溫、延長萃取時間、增加萃取水量,這些都是能夠增加咖啡萃取率的方式。而在這四種方式裡面,延長萃取時間和增加水量是最為穩健的改善方式,因為前兩者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萃取時間過短、色差過大等),反而容易導致咖啡出現更多的酸味,所以前街還是建議以時間為準。
然後關於沖煮實操的話,淺烘焙、密度高的豆子可以參考這篇文章《淺烘咖啡怎麼沖? 》,裡面有詳細講到如何沖煮易堵塞的淺烘豆;而中淺烘焙,或是發酵程度較深的豆子沖煮則可以參考這篇文章《三段式沖煮》。只要我們能夠將沖煮時間控制在各自的範疇裡,那麼沖出來的咖啡基本上很難會出現酸的很尖銳很突出的情況~
(前街咖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