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3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保健常識] 如何延緩腎功能衰退?掌握2大指標 避免走上洗腎之路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3-14 03:45:1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慢性腎臟病的常見成因包括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以及長期高鹽、高脂肪的飲食習慣,這些因素可能導致腎臟功能受損超過3個月。

台灣素有「洗腎王國」之稱,慢性腎臟病已成為全民關注的健康議題。根據統計,每8人中就有1人罹患慢性腎臟病,但有高達8成患者未接受治療。55歲的張先生平時工作忙碌,去年開始出現莫名疲倦與腿部水腫,原以為只是工作勞累,經檢查後發現腎絲球過濾率(eGFR)僅剩40 ml/min/1.73m²,確診為慢性腎臟病第三期。事實上,張先生五年前的健檢已發現尿液中有微量蛋白,但因為沒有明顯不適,未做進一步檢查及治療,導致腎功能逐漸惡化。

近期,健保擴大給付SGLT2抑制劑,讓非糖尿病的慢性腎臟病第三、四期患者有機會透過藥物延緩腎功能惡化,為許多病友帶來新的希望。

慢性腎臟病初期無症狀?有6成人確診已是晚期
許多人誤以為,只有出現泡泡尿、血尿或小腿水腫等症狀時才需要就醫檢查。然而,台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主任洪思群指出,慢性腎臟病在第一、二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甚至若出現血尿,也可能如糞便潛血般,肉眼難以察覺。正因如此,許多患者未能及早發現異常,導致確診時已有六成進入晚期(第三期)。若未能及時接受治療,腎功能恐持續惡化,甚至會在15年內面臨洗腎風險。

慢性腎臟病擔心洗腎?2關鍵數值決定風險!
慢性腎臟病的常見成因包括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以及長期高鹽、高脂肪的飲食習慣,這些因素可能導致腎臟功能受損超過3個月。洪思群醫師指出,許多患者確診後最關心的問題往往是:「我會需要洗腎嗎?」然而,在討論洗腎風險前,應先檢視兩項關鍵數值——腎絲球過濾率(eGFR)與尿中白蛋白/肌酸酐比值(UACR)。透過定期檢查、及早發現異常,搭配適當治療,能有效延緩腎功能惡化,減少進入洗腎階段的風險。目前有研究顯示,其中一個SGLT2抑制劑用在慢性腎臟病患者中,有機會延緩腎功能惡化。根據《早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手冊》與Fernández-Fernández B等人研究,若能在慢性腎臟病第二期(eGFR 60-89)開始用藥治療,可能有助減緩腎功能惡化速度,有機會延緩26.6年進入洗腎階段。



關鍵數值1:腎絲球過濾率(eGFR)是了解腎臟健康第一步
腎絲球過濾率(eGFR)可透過抽血檢測,是評估腎臟過濾能力的重要指標,一般正常範圍為90-130 ml/min/1.73m²。然而,隨著年齡增長,40歲後腎功能每年會以1ml/min的速度下降,加上亞洲人更容易罹患慢性腎臟病,合併白蛋白尿的比例也較高,因此更需特別留意。

關鍵數值2:尿中白蛋白/肌酸酐比值(UACR)是揪出腎臟損傷的警訊
透過尿液檢查得到的白蛋白/肌酸酐比值(UACR)則是用來評估腎臟是否受損的指標。正常情況下,尿液中的白蛋白含量極低,UACR應低於30 mg/g,若超過此數值,則可能代表腎臟已有損傷,應進一步檢查與治療。

民眾透過一般抽血、驗尿等檢查即可得知腎功能的狀態,但了解其意義並積極採取預防腎功能下降行動的病人卻相當少。洪思群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因長期受糖尿病照護網監測,對腎功能變化較有警覺性,但多數慢性腎臟病患者通常是因為身體不適或健檢時意外發現病情,才開始重視腎臟健康。

早發現、早治療!掌握2大關鍵 降低洗腎風險
現在就拿起你的檢測報告,觀察腎功能狀況,包括腎絲球過濾率(eGFR)和尿中白蛋白/肌酸酐比值(UACR)。如發現異常,應及早至腎臟內科檢查,進一步評估適合的治療方式。目前部分研究指出,若能在慢性腎臟病第二期(eGFR 60-89)時接受SGLT2抑制劑治療,不僅有助於延緩腎功能惡化,甚至可能讓部分患者延緩26.6年進入洗腎階段。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 06:4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