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2-20
- 最後登錄
- 2025-4-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00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6142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不尋遇見 山陀兒樹
果實的果肉和種子 圖/德禪
果序 圖/德禪
山陀兒樹的小花 圖/德禪
廣橢圓形葉片 圖/德禪
山陀兒的樹葉在秋天會變紅 圖/德禪
主幹 圖/德禪
高雄熱帶植物園內的山陀兒樹 圖/德禪
山陀兒(Sandoricum koetjape)是楝科山陀兒屬的高大落葉喬木,原產於馬來西亞植物區。株高可達50公尺,具有大板根。三出複葉,互生,葉軸長;廣橢圓形小葉,全緣,葉基鈍,葉端尾狀;先端小葉柄長於二側小葉柄。山陀兒冬季會落葉,老葉凋落前轉變為黃色或紅色,新葉則仍維持綠色。依據老葉的顏色,被認為有2個變種:黃色種和紅色種。
每年在3至5月開花,小花20至80朵,聚生呈圓錐狀聚繖花序,腋生。花萼基部杯狀,先端5淺裂,黃綠色,被短柔毛;橢圓形花瓣5枚,偶見6枚,淡黃白色。雄蕊10枚,花絲合生呈筒狀,雌蕊1枚,柱頭5淺裂。
授粉後結球形漿果,7至8月成熟時淡黃色或黃橙色,掉落地上微開裂;果皮厚,外種皮成白色果肉,5瓣,類似山竹(Garcinia mangostana),有淡淡香氣,酸甜。內含棕色種子1至5枚。白色果漿可食,略酸.種子則不可食。
山陀兒係由原產地名稱(sandol)音譯而來,原產於馬來西亞植物區,範圍包括馬來半島、印尼諸島、婆羅洲、菲律賓諸島等。山陀兒最初被歸入楝屬(Melia),學名為M. koetjape;1789年德國植物學家成立山陀兒屬(Sandoricum),並將山陀兒歸入山陀兒屬,學名改為S. indicum。20世紀初,學名又被改為S. koetjape。近年來,園藝業者展售時將它稱為大王果、金錢果。2020年8月17日,泰國和馬來西亞共同以其泰國名字Krathon提交為颱風名,以取代山竹。文/德禪
【草木堪為友】
|
-
總評分: 威望 + 1
SOGO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