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82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阿闍世王殺父篡位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3-14 18:58:3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阿闍世王殺父篡位

佛在世時,領導弟子修行,弟子中有一位叫提婆達多,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提婆達多學佛之後,不但沒有縮小自己的欲心,反而更增強慾念,對佛生起不恭敬之心,甚至背叛佛陀的教誡,煽動僧團中的弟子──領導五百位出家人造反佛教;這就是由於欲心所使。他同時煽動阿闍世王,叫他背逆親情,並跟他說:「你做新王,我當新佛。」阿闍世王受到他的煽動,便將自己的父親囚禁在監牢裡,斷絕糧食及飲水。

阿闍世王的父親頻婆娑羅王在執掌國政期間,非常尊重佛陀,他深刻體認到佛的教法很好──佛陀一再強調,眾生的情與愛是一種無常,而慾念則會破壞人與人之間的親情。盡管佛說如此,他卻沒有親身受過世間任何苦難,所以對此存有疑惑,認為世間最可信的就是親情之愛。

直到兒子阿闍世王背叛了他,他才深深體會到佛陀真是一位包容天地的大智慧者!也透徹了人性與親情──原來人性就是受了這份欲心所遮蓋,原來親情不敵欲愛啊!

所以他非常慨嘆也非常苦惱,在牢裡受盡飢寒之苦,回想當初在位時,一點都不覺得世間有什麼苦;等到身為一國之尊的他,受盡飢寒困苦,才深深體會到,莫非這這就是因果?國家雖然尚存,卻因一子之背叛而受盡折磨……

人都有愛自己的心,這種愛己之心通常會推及親人,但是這個親情是不是很牢固呢?不見得!親情容易受私人的物慾所推翻,阿闍世王就是一個例子。

這是不是障礙呢?什麼來障礙他呢?欲!這就是被慾念所障礙。父親已經這麼老邁,阿闍世王若能安心守本,父親過世後,就可繼承王位了;但是他卻無法忍受長時間的等待,急著想當王,得到名利地位,所以把父親禁閉起來。阿闍世王不顧一切,大逆不道的行為,造下了業,結果於現世墮入地獄。

提婆達多也是一樣,他光明的本性受到遮蔽、障礙,而造下重業──殺佛、害佛、反叛佛。本來他可以成就正果慧業,卻因為這份慾念,而使他生起這份罪的障礙。

心存感恩不著相

頻婆娑羅王雖然信仰佛法,卻沒有親身體悟,而不知道人性的苦難,等到他親身經歷之後,才真正體會出佛陀智慧的深廣。

提婆達多與阿闍世王兩個人,可以代表人們純真的佛性受到慾念所遮蔽,產生了陰影而動搖信心;由於信念動搖,所以造就重大的罪業,不但無法成就佛果,反而造下入地獄之因。

因此,罪業的障礙到底是自造還是人造呢?無法成就道業,到底是自障或人障?總而言之,一切的道業,都是自生障礙,而一切罪業也是自造。所以,我們要以佛心為己心,若能夠時時以佛心為己心,則看普天下的眾生皆是佛;用佛陀的心來包容一切眾生,則對人不怨、對事無尤;不生怨尤之心,就能常常快樂自在,而且會時時精進,不受外境所障礙。

來源:佛弟子文庫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簽名被屏蔽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4 00:2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