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65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重要資訊] 交通部頒佈「自駕公車實驗運行安全指引」,無人機結合AI影像分析,診斷道路交通衝突[7P] [複製連結]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3-14 19:31:4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交通部於今 ( 3/14 ) 召開記者會,其聚焦在兩個部分議題探討;首先因應國際自駕車輛技術發展並支持我國
產業創新科技投入自駕車輛領域之開發應用,交通部委由財團法人車輛安全審驗中心 ( 簡稱車安中心 ) 研訂
「自駕公車實驗運行安全指引」,提升沙盒實驗運行安全與降低自駕車失能風險外,以期引導業者朝商轉化目
標推動。

至於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 以下簡稱運研所 ) 與訊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於 113 年起辦理「無人機空拍應用
於路段交通衝突分析」2 年期計畫,透過與道路管理機關合作進行先導測試計畫,以協助診斷路段交通衝突並防
範事故於未然。


因應國際自駕車輛技術發展並支持我國產業創新科技投入自駕車輛領域之開發應用,交通部委由車安中心研訂
「自駕公車實驗運行安全指引」,提升沙盒實驗運行安全與降低自駕車失能風險外,以期引導業者朝商轉化目
標推動。


運研所與訊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於 113 年起辦理「無人機空拍應用於路段交通衝突分析」2
年期計畫,透過與道路管理機關合作進行先導測試計畫,以協助診斷路段交通衝突並防範事故於未然。

我國在經濟部主導技術發展及產業補助,已於 107 年底制定「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 ( 簡稱沙盒實
驗條例 ) ,核准 22 ( 18 車、2 船、2 機 ) 案「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計畫」 ( 簡稱沙盒實驗計畫 ) 於
各地進行無人載具科技應用之試驗,以累積相關車輛於真實情境之技術與經驗。

為探討未來國內自動駕駛車輛技術發展路徑並為其相關法令調適預作準備,交通部 110 年邀集自駕車相關領
域專家成立「自動駕駛車輛發展策略委員會」並討論決議國內優先聚焦發展自駕公共運輸,以指定路線且特定
停靠車站之中大型車輛運行情境為優先推動對象,並委託車安中心研訂「自駕公車實驗運行安全指引」。


為探討未來國內自動駕駛車輛技術發展路徑並為其相關法令調適預作準備,交通部 110 年邀集自
駕車相關領域專家成立「自動駕駛車輛發展策略委員會」並討論決議國內優先聚焦發展自駕公共運輸。

自駕公車實驗運行安全指引內容涵蓋 7 大章節,包含前言、運行安全評估、自動駕駛系統屬性與應用、車輛
基礎安全、聯網資通安全、自動化安全與運輸服務指標等。為確保沙盒實驗條例維持其鼓勵創新試驗的初衷,
該指引的初期目標以「車輛基礎安全」為核心,允許各實驗團隊根據自身環境與車輛特性,透過指引進行自
我檢核,並提交自動駕駛系統的運行能力描述及測試驗證資料,不僅強化沙盒實驗期間的運行安全,亦逐步引
導業者遵循未來商業化落地所需的安全規範。

交通部強調,本指引將持續參考國際自駕車輛安全管理機制,並配合國內
公共運輸自駕發展需求滾動檢討,以確保符合科技變遷與我國交通環境需求。

運研所前於 110 年至 112 年間完成路口交通衝突分析,進行無人機空拍影像及交通應用的整合實驗,建構
一套軟體平臺進行交通衝突分析,並已協助 9 個縣市共 12 處易肇事地點的分析,可呈現路口的交通衝突情
形,且具備車流特性資料的分析功能,提供道路管養機關精確的資訊以制定改善決策,為掌握道路上下游人
車流互動及整體交通衝突成因,本計畫將分析對象由路口擴大至路段。

路段因空拍範圍較大,無人機飛行高度需較路口增加,在路段上方 100 至 200 公尺以俯視角度清楚拍攝路
段人、車流動情形,再運用 AI 影像辨識技術將影像轉換成人、車流動的軌跡,最後透過軟體分析軌跡資料,
找出路段易發生交通衝突之點位及型態,也就是較容易發生車禍的地方,以協助道路管養機關診斷路段可能的
危險熱區。


路段交通可能之風險情境。

運研所表示,有關路口交通安全改善,道路管養機關一般需蒐集並分析 1 至 3 年交通事故資料後,才能找出
該路口的安全問題,並加以改善以防止事故繼續發生,屬於事後的改善。為防範事故於未然,降低潛在風險醞
釀成死傷事故,本所透過前述系列計畫,可將蒐集資料時間縮短至 5 個月,以影像及量化數據診斷道路的交通
衝突情形,以提出適切的改善措施,能有效提升規劃品質及作業效率。


運研所表示,有關路口交通安全改善,道路管養機關一般需蒐集並分析 1 至 3 年交通事
故資料後,才能找出該路口的安全問題,並加以改善以防止事故繼續發生,屬於事後的改善。

113 年計畫已先探討路段的車道交通衝突議題,除發展更完整的道路交通衝突分析工具,並與臺北市、新北
市合作「汽機車混流衝突」、「左轉車道配置與行車動線」兩項先導測試計畫共 9 處路段,並分析新北市及
公路局轄管共 2 處易肇事地點。

114 年進行第 2 年計畫,亦持續與道路管養機關合作,挑選地點探討路段的路側交通衝突議題,包括公車進
出站衝突、路外設施進出車流衝突,以評估路段的交通安全;另同步挑選 2 處易肇事地點,協助道路管養機
關依據交通衝突分析資料,參考交通工程相關設計範例進行交通工程改善。透過本計畫所應用的技術及分析,
可提供道路管養機關更客觀、有效率的工具,協助診斷道路問題及研擬對策以提升人車安全。


標線導引不足及車道配置不佳導致「汽機車混流衝突」。


「左轉車道配置與行車動線」不佳導致左轉待轉車輛干擾後方車輛直行。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15 12:4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