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6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立春「咬春」民俗 怎咬得春住? [複製連結]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超級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流行教主勳章 藝術之星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歌神VIP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3-15 12:02:2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春色到人間,立春日,吃具有微辛味的春蔬,可以醒「春睏」,也促進人身體臟氣的運行,發散寒氣,活絡身體、奠定一年健康的基礎。
南北朝時代《荊楚歲時記》記載「立春日,作五辛盤。……辛盤得青韭。」到了明、清時代吃春蔬蘿卜(蘿蔔)叫「咬春」,形成一種很普遍的節氣民俗。



紫華小蕪菁  發臟氣 好神氣

劉若愚《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記載:「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卜,曰『咬春』。互相請宴,吃春餅和菜。」
「蘿卜」現在稱蘿蔔,這種蔬菜在中國古久以前就有,時代方言不同,古代稱「蘆菔」較多。

康熙字典釋「蘆菔」,秦人稱蘿蔔,本來是秦地住民的方言。秦漢時代的字書《爾雅》說:「蘆菔,蕪菁屬,紫華大根。」《太平御覽.木部》〈菜茹部五〉指說「菔」或作「蔔」。
西漢《方言》說,蕪菁紫華者謂之蘆菔(音蔔)。
也就是說「蘿卜」古代指紫蕪菁,又有「小芥」之稱,辛味比蘿蔔強,可以幫助「發五臟氣」,據說可以讓人從沉沉冬日醒過來卻卻春睏。
辛味蔬菜去寒活絡筋脈,而且紫紅的蕪菁含鐵質營養豐富、能讓人美顏色、增進健康。



咬春咬蘿卜

清代立春之時,富家人大多吃春餅,一般婦女沿襲明代「咬春」習俗。
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打春》記載:「是日(立春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等多買蘿卜而食之,曰咬春,謂可以卻春睏也。」後來人「咬春」咬蘿蔔,有可能是白蘿蔔比紫蕪菁更隨手可得。

明清兩代都有咬春的春筵,互相請宴。清人薛時雨詩句:「新歲咬春筵,舊客消寒會」,就是描寫春筵消寒的映像。咬春、和春筵都是迎新消寒的食俗,吃春餅的習俗也是,來自古代吃「春盤」的文化。
清代也有春餅專賣店,李斗《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有記一筆:「『雨蓮』以春餅得名。」咬春在民間,尤其是婦女間尤其盛行。想要留春住,在立春節氣中「咬春」正是時候。









(大紀元)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xo + 1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5 10:2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