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3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傳奇故事] 巧用木屑竹頭陶淵明曾祖的傳奇故事 [複製連結]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流行教主勳章 藝術之星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歌神VIP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3-25 08:57: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陶侃崇儉、廉潔,品行高尚,最終成為一代名將。



陶侃,字士行(一作士衡),江州鄱陽郡梟陽縣(今江西省都昌縣)人,晉朝名將,東晉著名田園詩人、文學家陶淵明曾祖。

陶侃少時父喪家貧,全靠母親湛氏紡織為生。他後來官至太尉,掌握重兵,都督八州軍事並任荊江兩州刺史。治下荊州太平安定,路不拾遺,深受人民愛戴。後遷居廬江郡尋陽縣(今江西省九江市西)。

陶侃個性樸實簡約,愛物惜物,不浪費物質,不輕易丟棄東西,還變廢為寶。根據《晉書陶侃傳》記述:有一天,陶侃微服出巡,見一人手持一把沒有成熟的稻穗,便問他為何如此,
路人回答:「路過稻田,覺得無聊,就順手折下稻穗把玩。」陶侃怒斥:「你不知種田的辛苦,竟是隨意破壞的莊稼!」施以鞭此人。從此,百姓勤於耕作,家家戶戶豐衣足食。

《世說新語政事第三》就記載了陶侃將廢棄的木屑和竹頭收藏起來,變廢為寶的故事:陶侃的個性節儉又嚴格,辦事勤勉。當他擔任荊州刺史時,
命令監造船隻的官員將鋸木屑全部收集起來,不限多少,大家都不理解這樣做的用意。

後來正月初一朝廷君臣聚會時,正好遇到積雪初融,廳堂前台階上的雪融化後,地上仍然潮濕。陶侃於是命人全部用鋸木屑鋪上,一點都不妨礙走路。

官府用毛竹時,陶侃總是叫人把毛竹頭收集起來,堆積如山。後來宣武侯桓溫討伐蜀國需要造船,陶侃就將這些竹頭做成造船所需的竹釘。這就是成語「竹頭木屑」的典故,比喻細微而有用的事物。

明朝《朱子家訓》中說:「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意即一碗粥飯,當想來之不易;半根絲線,常記織得艱難。提醒人們衣食來自不易,注意節約,愛惜物品。

陶侃的母親湛氏是中國古代有名的良母,與孟母、歐母、岳母被尊稱為「四大賢母」。陶侃崇儉、廉潔的品行離不開母親的教導。

《晉書列女傳》記載:陶侃年輕時當過潯陽縣衙小吏,曾掌管魚市交易。有一次他派人送給母親一條醃魚。湛氏退還醃魚,
並且寫了封信責備陶侃說:“你身為官吏,假公濟私把魚拿來送給我,非但不能讓我高興,反而更增加我的困擾。”

以孝聞名,被舉為孝廉的範逵曾感嘆的說:「非此母不生此子!」陶侃最終成為一代名將。










(阿波羅新聞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4 07:4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