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3
- 最後登錄
- 2025-4-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147
- 閱讀權限
- 200
- 文章
- 7175
- 相冊
- 1
- 日誌
- 18
    
狀態︰
離線
|
「飛回庄頭吧!」台南市定民俗「新營鹽水學甲放粉鳥(紅腳)笭」開戰,今年在新營、鹽水及學甲共有21個庄頭、12組鴿笭對抗,每天施放100顆鴿笭,
今年最大尺寸為背1呎04的鴿笭,副市長葉澤山今也體驗放鴿笭,希望藉由鴿笭帶動村落聯誼。
葉澤山表示,鴿笭文化迄今已約100多年,早期因居民多從事農漁牧業,因此閒暇時以放「粉鳥笭」為娛樂,並由學甲紅茄萣、頂洲2庄頭彼此較勁,
逐漸擴展至新營、鹽水等庄頭;學甲區去年也成立學甲鴿笭文創協會,希望協助推廣鴿笭文化。
不過,隨著傳統產業逐漸沒落、人口外流等因素,鴿友及製笭師傅也漸漸凋零,導致鴿笭競賽活動面臨衰退壓力。鴿友楊大昌表示,
鴿笭比賽主要利用鴿子歸巢的特性,每年開賽日期以農曆2月22日為主,近期各庄頭已開戰,每天約施放100顆鴿笭,今年賽事賽程預計到6月。
楊大昌說,這幾年因養鴿的人口逐漸凋零減少,且有不少鴿子在訓練時,因遭遊蕩犬、流浪貓等咬走,導致鴿鳥數量銳減,
而今年平均每村落放鴿笭的數量在100至200隻上下;「菜鳥」鴿平均訓練需3周至1個月,若是「老鳥」僅需10天即可訓練到位,鴿笭每趟飛行約1公里。
文化局指出,「新營鹽水學甲放粉鳥(紅腳)笭」在2014年公告為市定民俗,目前台南施放鴿笭部落更是居全台之冠,為讓更多民眾了解這項地方傳統文化,
今年也舉辦鴿笭文化營,由台南大學文資系規畫課程,26日開放報名,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可洽新營文化中心查詢。
(聯合新聞網)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