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3-31
- 最後登錄
- 2025-5-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234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91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越南已經取代中國大陸成為美國最大服裝供應國
但要面對有完整產業鏈的中國大陸
要成為全球霸主還是極其困難
美國對中國加徵超過100%的關稅(例如特朗普於2025年4月宣布的34%新關稅,加上既有20%,累計達54%,若進一步提升可能超過100%),確實可能改變全球紡織業的出口格局。然而,越南能否超越中國成為紡織業最大出口國,需從多個面向分析,包括關稅影響、產能、供應鏈、競爭力及市場需求。以下是詳細探討:
1. 當前現狀與關稅背景
中國的地位:中國長期是全球紡織品與服裝的最大出口國,2023年出口額約3,000億美元(占全球約30-35%),得益於其完整的供應鏈(從棉花到成衣)、低成本勞動力與規模經濟。
越南的崛起:越南近年成為紡織業新星,2024年對美出口紡織品約160億美元,已超越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服裝進口來源國(美國商務部數據)。這得益於美中貿易戰(2018年起)期間,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當時約25%),促使企業將生產轉向越南。
新關稅衝擊:若美國對中國加徵超過100%的關稅,中國紡織品進入美國的成本將大幅上升,可能迫使更多訂單轉向越南等替代國。
2. 越南的優勢與潛力
低關稅優勢:截至2025年4月,美國對越南的關稅為46%,雖高於許多國家,但仍低於對中國的潛在100%以上關稅。這使越南在價格競爭上相對有利。
勞動力與成本:越南勞動成本低於中國(平均工資約每月300美元,中國約700美元),且擁有約250萬紡織業工人,勞動密集型產業具吸引力。
貿易協定:越南參與《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有助於拓展除美國外的市場,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外資流入:美中貿易戰後,許多中資與國際企業(如南韓三星、中國紡織廠)將生產線移至越南,2024年外資直接投資(FDI)在紡織業增長約20%。
3. 越南的挑戰
供應鏈依賴中國:越南紡織業約60-70%的原料(棉花、紗線、布料)仰賴中國進口。若中國因關稅報復限制原料出口,或美國懷疑越南為中國產品轉口中心(貼「越南製造」標籤),可能加徵更高關稅或制裁(如2025年2月對中國鋼材轉口的臨時反傾銷稅)。
產能限制:越南的紡織產能遠低於中國,年產值約400-500億美元,僅為中國的1/6。短期內難以承接中國龐大的市場份額。
美國市場壓力:美國46%關稅已對越南紡織業造成壓力(分析估計可能損失20-40億美元年收入),若關稅進一步提高,利潤率將被壓縮,削弱競爭力。
競爭對手:孟加拉(37%關稅)、印度(26%關稅)等國也在爭奪紡織訂單,且勞動成本更低,越南並非唯一受益者。
4. 中國的應對與韌性
內需與多元化:中國擁有14億人口的內需市場,且正轉向東南亞、歐洲與非洲等替代出口市場。2024年對東盟的紡織出口增長約15%,顯示其適應能力。
高端轉型:中國紡織業正從低端服裝轉向高端功能性織物與技術紡織品(如醫療、防護材料),這些領域受關稅影響較小。
轉口策略:中國企業可能通過越南、柬埔寨等地轉口規避關稅,間接維持市場份額。
5. 可能的情景
短期(1-3年):若美國對中國關稅超過100%,越南對美出口可能再增長30-50%,年出口額接近200-240億美元,進一步搶占中國份額。但中國仍憑藉全球其他市場與內需保持總出口領先。
長期(5-10年):越南若能擴大產能、減少對中國原料依賴,並在關稅戰中維持相對優勢,可能在特定領域(如服裝)超越中國成為最大出口國。但總量上超越中國(包括織物、原料出口)難度極高,因中國的產業規模與供應鏈深度無可匹敵。
結論
越南在美國對中國加徵超過100%關稅的背景下,有望進一步擴大紡織業出口,尤其在美國市場可能超越中國成為最大服裝供應國(已在2024年實現)。然而,要全面超越中國成為全球紡織業最大出口國,越南需克服產能瓶頸與供應鏈依賴,並抵禦其他低成本國家的競爭。短期內,越南將受益於關稅轉移效應,但長期超越中國的可能性較低,除非中國因內外部壓力大幅衰退。因此,越南可能成為「美國市場的最大紡織出口國」,但難以取代中國的全球霸主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