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5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親人離世走不出悲傷 三總精神科醫師葉啓斌談「喪親之痛」:找到對生命的認知 [複製連結]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超級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流行教主勳章 藝術之星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歌神VIP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4-7 18:29:5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面對至親離世,活著的人感受到的痛苦,難以具體描述,卻又無法遺忘,若長達一段時間,
且哀痛情況比原來預期得更久,並非憂鬱症,而是可能會成為一種「延續性哀傷」。
精神科醫師葉啓斌提到,除了借重專家,也建議個案本身要找到對人生有意義、認識對生命的認知。

親人離世等重大傷痛,出現長達一段時間過度哀傷相關症狀,已在 2022 年被列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診斷,中文命名為「延續性哀傷」。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啓斌說,以前會認為,若哀痛過久,可能會變成憂鬱症,
但有一個新的診斷是「延續性哀傷」,不同於憂鬱症,是與至親、重要他人的離去較有關,傷痛的時間會比原來預期的久。

葉啓斌指出,症狀常會有情緒低落、快樂不起來,與憂鬱症類似的症狀,思考上會出現對未來感到悲觀,
甚至想要跟至親好友一起離去,認為自己留在世上沒有什麼可以繼續活下去的理由。

也因為症狀產生,可能中斷與社會間的連結。葉啓斌指出,個案可能陷入強烈孤獨感、社交障礙,出現自我照顧的困難,也無法繼續原本的工作及人際關係。

不過,葉啓斌說,這類情況不分年輕或年長者,疾病特質通常是對他人較為依賴、獨立性不強的人,或是社交能力較差,容易壓抑且不容易談心事的人,風險相對高。

葉啓斌認為,其實這樣的狀態,除了借重專家,也建議個案本身要找到對人生有意義、認識對生命的認知。
醫師表示,有些人會有宗教信仰,而離開的意義在宗教上就會有另外的解釋,或許也能協助解開內心的困境。

面對親人離世 透過嫁接意義轉化死亡帶來的悲傷
葉啓斌指出,還可以面對另外一種思考方式,像是親人在身體的苦痛時,過世或許也是一種解脫,藉由嫁接意義,轉化死亡帶來的悲痛,讓人的深層悲傷也能有不同角度調整。

葉啓斌說,在親人過世後,他的人生並沒有這樣就過去,思考整個精神或許會與自己產生連結,在心靈上產生永恆性,這在社會文化或是宗教信仰上也能協助。

延續性哀傷的時間定義是長期超過 12 個月以上、孩童則是達 6 個月以上,葉啓斌指出,臨床上遇到親人離開,一直走不出的個案並不少。
除了評估個案是哀傷或是嚴重憂鬱,在危急處理上,為了防範個案有離世的想法,也會盡快介入。

不是孤單一個人 團體治療談親人離世:改變看待事情視角
葉啓斌提到,治療的方式可透過心理及藥物著手,前者透過個人和團隊治療,了解個案與離世親人的關聯,對他的人生意義有了刻劃及沉澱,不要讓個案僅剩下「失去」的感受。
團體治療則是會透過討論,改變看待事物的視角,藉由回顧過世者的生命成果和意義,並看到他人在面對這樣的事情上也會有一樣的失落感,不讓個案感覺孤單。

至於藥物部分,葉啓斌提到,若個案仍有走不出,依舊困在迴圈內的情況,會視狀態確認是否補充大腦內分泌的血清素,因為他是一種大腦剎車的角色,可藉此輔助。









(HEHO)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5 18:5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