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3
- 最後登錄
- 2025-5-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37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7424
- 相冊
- 1
- 日誌
- 19
    
狀態︰
離線
|
慢性中耳炎是指中耳腔持續性發炎。慢性中耳炎又分成非膽脂瘤及膽脂瘤兩大類,臨床上定義,
非膽脂瘤類的慢性中耳炎主要是耳咽管和鼓室的黏膜發炎所致;膽脂瘤慢性中耳炎則是以上鼓室乳突竇的病變為主,
當鼓膜穿孔3個月未癒合者,即可視為慢性中耳炎。
為何會發生慢性中耳炎?
長期的鼓室黏膜發炎,容易導致鼓膜穿孔,而發展成慢性中耳炎,多半是幼兒時曾經罹患復發性中耳炎導致鼓膜穿孔。
因此,慢性中耳炎就是原來完整的鼓膜因發炎破裂無法癒合所致,若是上皮組織侵犯到原只有黏膜層的中耳腔時,
進而造成中耳腔內鱗狀上皮組織堆積,便會產生膽脂瘤性的慢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症狀
1.耳漏
多為反覆性,時好時壞;但也有持續不斷發生的情況,尤其當有感冒症狀時,耳漏會增加,
液體顏色從黃色到接近透明色皆有,若顏色較黃或有臭味則表示發炎程度較嚴重。
2.耳膜穿孔
耳膜穿孔的位置與大小不一定。有時可看到發炎的肉芽組織、息肉或膽脂瘤。
3.聽力障礙
鼓膜穿孔,聲音無法使鼓膜充分振動,輕症者影響不大,時間日久聽力可能逐漸變差。
重症時影響到內耳,造成混合性的重聽,中耳內的肉芽或沾黏亦會影響聽力。
4.眩暈
中耳炎若影響內耳可能導致眩暈情形。
慢性中耳炎病程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發炎及感染是慢性的疾病,除了中耳黏膜可能因此而有變化,中耳的聽小骨可能也會受到波及,
造成聽小骨的破壞或固著而導致傳導力下降,加上耳膜的破洞,病人的聽力會漸進性地變差,
更甚者會引起內耳迷路的發炎,導致眩暈,影響到平衡功能,且聽力喪失會更為嚴重。
膽脂瘤則會造成周圍骨頭受到侵蝕,聽小骨也會被破壞,因此聽力亦有下降的情形。
慢性中耳炎的併發症
中耳腔與腦底的骨骼只有一板之隔,所以嚴重的慢性中耳炎,尤其是伴有膽脂瘤的中耳炎,
會侵蝕乳突與腦底的骨骼,產生併發症,例如顏面神經麻痺、內耳炎、急性乳突炎,及少數導致顱內合併症。
(健康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