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9-10
- 最後登錄
- 2025-5-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009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868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文最後由 tamanmidah 於 2025-4-15 18:52 編輯
李顯龍 將出席馬來西亞 前首相 阿都拉 國葬 「我們為加強新馬友誼做了很多」
新加坡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Singapore),國務資政 李顯龍(英語:Lee Hsien Loong / 73歲)
今日將出席馬來西亞(Malaysia) 前首相 阿都拉(Abdullah Ahmad Badawi)的國葬儀式。
新加坡總理公署 今日(4月15日)發表文告說,李顯龍 將在夫人 何晶(Ho Ching / 72歲)和外交部官員
的陪同下,前往吉隆坡出席今天(4月15日)為 阿都拉舉行的國葬。
李顯龍 今日也在面子書發文追憶與 阿都拉過往說,他和阿都拉在兩人出任總理和首相之前就認識。
「阿都拉鞠躬盡瘁,為國效力,盡心儘力地解決馬來西亞面對的挑戰,提高馬來西亞人的生活水平。」
「我們共同為加強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之間的友誼與合作做了很多事。2007年,我們在浮羅交怡首次舉行了
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這一做法在我們的繼任者之間一直延續。」
李顯龍表示,很榮幸認識阿都拉,其逝世將讓許多人感到悲痛,並向阿都拉的家人和我國人民致以最深切的哀悼。
馬來西亞 第5任首相 阿都拉(Abdullah Ahmad Badawi)4月14日晚上7時10分左右,在吉隆坡國家心臟中心
與世長辭,享年85歲。
阿都拉在2003到2009年之間擔任首相。
提升東盟國際地位阿都拉貢獻大 黃循財向大馬人民表深切慰問
新加坡總理 黃循財(英語:Lawrence Wong Shyun Tsai / 52歲) 稱,前首相敦阿都拉 在為大馬的社會和經濟發展
作出了重大貢獻,並提升了東盟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
他今晚在Instagram撰文對 前首相敦阿都拉 阿都拉逝世的消息深感悲痛,並向大馬人民致以最深切的慰問。
「在擔任首相的6年間,阿都拉為大馬的社會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領袖,提升了
東盟(ASEAN)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
黃循財 還提到,新加坡有幸將阿都拉成為朋友。與他合作期間,兩國在多個共同關心的領域深化了合作,例如
大馬 依斯干達經濟特區(Iskandar Development Region)的發展,並在雙邊課題上取得了良好進展。
阿都拉 1939年11月26日生於馬來西亞(Malaysia)檳城州(Penang state)峇六拜縣(Bayan Lepas),
是馬來西亞 第五任首相(2003-2009)。
國際媒體 : 東方日報 + 聯合早報 + CNA + The Nation Thailand + Nikkei Asia
網址 : 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 ... /726228?source=lead
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nation/2025/04/15/726203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50414-6177667
https://www.channelnewsasia.com/ ... hsien-loong-5066031
https://www.nationthailand.com/blogs/news/asean/40048796
https://asia.nikkei.com/Life-Art ... dawi-dies-at-age-85
評論 : 《廉潔之父》, 最和平的首相 , 一路好走
"溫和禮待 , 從不落井下石" 的首相
已故前首相 敦阿都拉 國葬儀式 靈柩移送 國家清真寺 英雄墓園
已故前首相 敦阿都拉(Tun Abdullah Ahmad Badawi)來自檳城州(Penang state),父親 拿督阿末巴達威,而母親
拿汀海凱蘭 (Kailan Haji Hassan)則是華巫混血兒,外公是中國大陸 海南省 哈山沙禮(Syeikh Abdullah Fahim
/ 原名哈蘇璋)為 海南省 回族。
阿都拉1939年11月26日在檳城出生,1964年獲得 馬來亞大學(University of Malaya) 回教研究學士學位,畢業後即加入
公務員體系。 1978年,阿都拉當選檳城甲拋峇底區國會議員,開啟了他的政治生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