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2-20
- 最後登錄
- 2025-5-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6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7912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農曆三月十八,恭值承天效法厚德光天聖后土皇地祗聖誕,在此恭賀土皇地祇聖誕。
后土寶誥
至心皈命禮。九華玉闕,七寶皇房。承天稟命之期,主陰執陽之柄。道推尊而含弘光大,德數蓄於柔順利貞。效法昊天,根本育坤元之美。流行品物,生成施母道之仁。嶽瀆是依,山川鹹仗。大悲大願,大聖大慈。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四御總誥
志心皈命禮。渺渺紫金闕,巍巍碧玉宮。掌紫微七政之權,作皇朝一脈之主。三華毓秀,五緯霓旌。為造化之樞機,作人神之大柄。大羅天上,金闕宮中。四御四皇上帝,金容玉相天尊。
道教以南極長生大帝、中天北極紫微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祇,合稱“四御”。前三者是天帝,后土皇是地祇。“皇天”、“后土”相對為文;而代表皇天的通常稱上帝,或稱玉皇大帝。代表大地的則為后土。
后土即是“地母娘娘”
后土皇地祇,“四御”尊神之一,道教尊為“萬物之主后土皇地帝祇”、“后土掌劫天尊”,居瓊闕下蕊珠雌一宮九華玉闕,統轄三十六土皇,主宰大地山川的女性神祇,掌陰陽生育、萬物之美與大地山河之秀。
后土聖母的髮式採用特髻,特髻上有金孔雀四,口銜珠結,正面珠翠孔雀一,左右垂珠牌各一,中間配有珠管,是典型的明代髮式。九天聖母、使令聖母僅在特髻上少金孔雀二,其它均與后土聖母一致。三位聖母均用垂花耳墜,面部豐腴,額中央飾有金色額黃,與娥眉、紅唇相得益彰。服飾方面,三位聖母均為外著披肩,穿交領大衫,胸背有補子;一手持圭,另一手相扶;腰有玉環帶,足穿云頭鞋。整個塑像極具程式化,唯有兩側的聖母頭略向中間偏斜,這給傳統正襟危坐的塑像增添不少活潑的氣息。
后土對民間來說,就是人們俗稱的“地母娘娘”。
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1《后土皇地祗》條所載:“天地未分,混而為一;二儀初判,陰陽定位故清氣騰而為陽天,濁氣降而為陰地。為陽天者,五太相傳,五天定位,上施日月,參差玄象。為陰地者,五黃相乘,五氣凝結,負載江海山林屋宇。故日天陽地陰,天公地母也。《世略》所謂‘土者,乃天地初判黃土也,故謂 土母焉。’廟在汾陽,宋真宗朝大中祥符5年7月23日,誥封‘后土皇地祗’,其年駕幸華陰親祀之。
自秦漢以來,歷代帝王皆祀后土。
南宋呂元素《道門定制》卷二注:“后土即朝廷祀皇地祇于方止是也。王者所尊合上帝為天父地母焉。”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七月二十三日誥封:“承天效法厚德光天法后土皇地祇”,其年駕幸華陰親祀之。今揚州玄妙觀,后土祠也。
《宋史•禮志七》:“徽宗政和六年九月朔,地祇未有稱謂,謹上徽號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上皇地祇。”《云第七簽》天地部謂:“三十六上皇,上應三十六天,中應三十六國。如是土皇皆位齊玉皇之號。”
《重刊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一《后土皇地祇》云;天地未分,混而為一,二儀初判,陰陽定位,故清氣騰而為陽天,濁氣降而為陰地。為陽天者,五太相傳,五天定位,上施日月,參差玄象。為陰地者,五黃相乘,五氣凝結,負載江海,山林屋宇,故曰天陽地陰,天公地母也。
內容、圖片源自網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