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7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蹟歷史] 人文古蹟-嘉義市 水源地沉澱井暨濾過井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懇辭勳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發帖狂人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旅遊玩家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4-25 00:51:4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水源地沉澱井暨濾過井

類別:歷史建築  種類:產業

現況地址:嘉義市西區蘭井街83號前

登錄理由

1.具備歷史文化價值。
2.具備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鑿井積水濾淨而興建式樣。
3.具備百年歷史,能帶出給水廠作業流程,深具教材功能。


簡介

「水源地沉澱井暨濾過井」創建於1914年(大正3年),現今位於嘉義市東區民權東路46號。

1897年(明治30年)臺灣總督府衛生工程顧問巴爾頓調查臺南、嘉義、鳳山三縣與澎湖島衛生工程,認為需興建嘉義市區上水道。1906年(明治39年)在地震災害發生後,臺灣總督府開始進行嘉義市街市區改正計畫,並規劃以牛稠溪為水源地引水至嘉義市區。1911年(明治44年)臺灣總督府開始設計興建水道,於1914年(大正3年)完工 。取水設施設有堰堤、集水井、溜井、取入井等設施,皆為鋼筋混凝土造。另外設有事務所、倉庫等行政作業空間 。嘉義水道取水方式是於牛稠溪設置混凝土管以溜井導水,利用地勢高低自然流下,再將原水轉送至水源地內的分水井。原水送入水源地後,經沉澱池沉澱、過濾後取得乾淨水源,再流下送至嘉義市區給水 。嘉義市區改正後因人口暴增,於1930年(昭和5年)開始由「放任給水制」改為「計量制」 。為了解決給水不足的困擾,1931年(昭和6年)開始水源地第一期擴張工程,於1933年(昭和8年)完工。1936年(昭和11年)因嘉義郡水上庄設置陸軍飛行第14聯隊,將配水幹線延長9,080公尺接至兵舍提供用水。1939年(昭和14年)進行水源地第二次水道擴張,當時預計可供應給水人口可多10萬人 。戰後,原為嘉義市役所經營的上水道事業改由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區管理處接手經營。「水源地沉澱井暨濾過井」於2015年3月9日經嘉義市政府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歷史建築本體包含園區內一座沉澱井和四座濾過井。

「水源地沉澱井濾過井」建物本體金屬部分銹蝕嚴重、表面材料有許多髒汙水痕、井口有植物附生、井水嚴重汙染。由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區管理處嘉義給水廠負責環境清潔管理維護,全年開放參觀。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系統通知:簽名被屏蔽。請速依下列順序辦理更新,1.退出系統;2.重新登入;3.更新資料。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5 09:0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