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袍症候群」別輕忽 研究:小心高血壓弄假成真
醫師指出,很多人在醫療機構量測血壓的數值會比家裡高不少,甚至有20mmHg以上的差距,這個現象稱之為白袍症候群。
一進診間,看到醫師,血壓就上揚?心臟科醫師劉中平指出,此即「白袍症候群」,有些人認為這只是無害的短暫情形。不過最新研究顯示,白袍症候群的患者雖然在家中測得的血壓沒有達到治療標準,但通常血管也是較敏感,未來有較高機會變成真的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機會也比較高,因此應定期追蹤,均衡飲食、多運動,維持血管健康。
宇平診所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在臉書專頁「劉中平醫師的心臟科筆記」發文指出,很多人在醫療機構量測血壓的數值會比家裡高不少,甚至有20mmHg以上的差距,這個現象稱為白袍症候群。目前認為情緒緊張、過多的衣物、陌生的環境以及不夠充足的休息,都是使得外出血壓會量起來比家裡高的原因。
美國心臟學會和台灣高血壓學會目前都建議以家裡量的血壓為主,在安靜和舒適的環境,穿著寬鬆的衣物,自己量測血壓超過130/80mmHg才算是有高血壓的疾病,醫師也把家裡的血壓當作治療的主要根據,而在醫療院所量測的血壓當作參考而已。
不過,最新的研究顯示,白袍症候群的患者雖然家中血壓沒有達到治療標準,但通常血管也是比較敏感,未來有較高的機會變成真的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機會也比較多;所以也是要好好追蹤,盡量多運動、少吃過鹹食物,讓血管恢復彈性和健康。
來源:自由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