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2-20
- 最後登錄
- 2025-7-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184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1531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原六龜里池田屋(高雄客運六龜站)
類別:歷史建築 種類:其他設施
現況地址:高雄市六龜區六龜里華南街30 號
登錄理由:
1.建於日治時期,與六龜之日治時期歷史及樟腦產業發展史有密切關係,具歷史意義。
2.除屋面外,牆體構造及空間、形貌等仍保留原有樣式,室內之被櫥、窗台等亦多維持原貌。
3.本建築過去曾為旅社、車站等用途,修復後將在觀光、文化上具有再利用發展之潛力。
4.業主及地方主管單位對於登錄保存有相當積極之意願。
簡介:
大正15年(1926)12月,六龜地區的樟腦業式微,「蕃害」趨於穩定,因而吸引新一波的土地開發人潮,六龜成為日警與各從業人員進出山林的主要樞紐。這些移動人口帶來旅宿、交通的商機,池田屋這樣一座日式旅社約於昭和4年(1929)完工營運,主人翁就是池田兵太郎。昭和9年(1934)7月間,池田兵太郎不幸過逝,池田屋由其女兒池田美代、女婿池田秋好接手經營。二次世界大戰後,池田美代、池田秋好被遣送回日本,池田屋因債務尚未還清而由六龜農會信用組合接管,民國35年(1946)間由台灣人承租經營酒家。民國42年(1953)高雄客運公司加以承租,後於民國50年(1961)進而承購,同時拆除局部建築物將整體空間機能調整為高雄客運六龜站,此後五十餘年來,肩負起六龜區、茂林區、桃源區等山地住民聯外交通之轉運樞紐。
本棟建築於日治時期係作為旅館之用,是由平地進入六龜山地部落之日軍警唯一之招待所與休息處所,在高雄市日治時期山地區域開發史上,具有相當重要歷史意義。1945年二戰後轉作為高雄客運之客運站,前臨南華街,前方為透天厝,客運內有一廣場作為停車使用。現貌除屋瓦破損全面翻修為波浪板,以及少許主體檜木樑柱因整修而抽換成杉木外,仍保存創建時的大部分原貌。
(高雄市文化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