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3
- 最後登錄
- 2025-7-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61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7709
- 相冊
- 1
- 日誌
- 20
    
狀態︰
離線
|
別名:黑毛、菜毛、粗鱗黑毛、悶仔、粗鱗仔、烏毛、烏目仔、烏嘴仔
英名:Small Scale Black Fish, Rudderfish
學名:Girella punctata Gray, 1835
形態特徵:
體呈長橢圓形,側扁,頭背平直。頭短,吻鈍,唇較薄。眼中大或小。口小,口裂近水平。
上頜骨大部為眶前骨所覆蓋。頜齒前端呈門齒狀,能活動,齒端呈3尖頭; 兩側齒細小,2列,呈圓錐狀;鋤骨、腭骨和舌上皆無齒。
體被中大櫛鱗,不易脫落;吻部無鱗,主鰓蓋上方僅1/2覆蓋細鱗,背鰭、臀鰭具鱗鞘;背鰭單一;側線完全,與背緣平行。
體側鱗片基部具小黑斑;尾鰭末端凹入,上下葉略尖,體一致為灰褐色至暗褐色;主鰓蓋後緣不具黑邊;胸鰭基部有暗褐色斑,除此外全身無任何斑紋。
最大體長可達50公分,據報導體長39公分可達性成熟。
生態習性:
棲息於岩礁區亞潮帶海域,棲息深度範圍在1-30公尺間。
成魚喜愛在大片岩礁的激浪區潮下帶水層活動,幼魚時期會隨著漂流的海藻移動。
日行性,屬於雜食魚種,夏季則捕食各種小型生物,冬季以藻類為主食,喜歡攝食大型海藻,
在每年冬季到初春時節的藻類盛產季節,會靠近礁岩岸邊啃食礁岩上的藻類。產卵季在2-6月間。
棲地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海域,包括日本群島、臺灣與南中國海。在臺灣分布於南部、東北部、蘭嶼、綠島及澎湖海域。
資源狀況:
瓜子鱲為高經濟價值魚種,在臺灣普遍分布於各地礁岩海域,族群數量普通。一般由手釣、定置網及近海底刺網捕獲。
是極具漁業經濟價值的魚種,也是相當受歡迎的磯釣目標魚種。產季具有明顯的季節性,雖全年皆有產,但冬季是盛產期。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