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7-12
- 最後登錄
- 2025-7-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97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6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加熱剩菜「少這動作」恐食物中毒!專家曝最安全步驟
美國食安專家警告,加熱剩菜時若少了「攪拌」這一步,可能使致病細菌在食物中滋生,增加食物中毒風險。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動作其實是確保食物加熱均勻,達到華氏165度(攝氏74度)安全溫度的關鍵,也就是殺死細菌的必要溫度。
Parade報導,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羅伯茲(Jill Roberts)說明,微波爐加熱原理是使分子震動產生熱能,但因食物內部含水量不一,易導致受熱不均,而攪拌可分散水分,幫助均勻加熱,若忽略這個步驟便可能出現外熱內冷的情形。
公衛組織NSF產品認證高級客戶經理雅卡斯(Lisa Yakas)指出,若食物部分區域未達到安全溫度,沙門氏菌、李斯特菌、大腸桿菌等可能殘留,即便只是少量也足以引發不適或嚴重腸胃疾病。
某些特定食物需格外注意,例如千層麵、焗烤類等分層料理,或富含蛋白質的蛋類、海鮮,以及富含澱粉的米飯、馬鈴薯和義大利麵等,若未徹底加熱可能暗藏病菌。湯品、醬汁和肉汁等濃稠食物也容易出現「冷點」,需特別攪拌以確保加熱均勻。
加熱食物最保險的步驟是先用肥皂及溫水洗手至少20秒並徹底擦乾,並使用料理溫度計,確保食物中心溫度達到攝氏74度。雅卡斯還建議,加熱完成後若未立即食用,應保持攝氏57度以上的保溫狀態,或在2小時內再次冷藏。
相較微波爐,爐火或烤箱通常較為安全。專門處理食安案件的Wagner Reese 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瑞斯(Jason Reese)指出,雖然較微波費時,使用爐火及烤箱可降低加熱不均產生的食品中毒風險。但不論使用哪種加熱工具,攪拌仍是不可或缺的步驟。
除了加熱步驟以外,食物保存方式也很重要,若未及時冷藏,或將剩菜保存超過3天,將使食物變質風險大增!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