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2-6-17
- 最後登錄
- 2025-7-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82
- 閱讀權限
- 120
- 文章
- 602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indigotin 發表於 2025-7-18 23:53
全體內閣官員的子女無一例外,皆親赴前線、共赴國難
如果是這樣 那應該會有傷亡的消息公布 這是對國家利 ...
前參謀總長、同時也是戰時內閣成員的 Gadi Eisenkot,其子陣亡、侄子亦在前線犧牲——這不是口號式的愛國,而是實實在在地「共赴國難」。
一個國家若能讓將官子弟與普通士兵一同上戰場,這本身就是一種責任的體現,也代表某種程度的制度平等。
在西方軍事文化中,軍人生命被視為最珍貴的資產。這與某些國家「死守到底」的口號形成鮮明對比——那樣的文化,不惜一切代價犧牲基層士兵,對人命缺乏基本尊重。
以色列長年以情報與科技聞名,即便在面對武裝衝突時,仍堅持在轟炸前發出警告、通知平民疏散。這種作戰方式,在世界戰爭史中極為罕見,也極為難得。
有多少國家能在戰火中,依然堅守這樣的道德底線?
以色列軍方堅守「不遺棄任何一名士兵」的原則,甚至不惜與恐怖組織談判,只為找回一具遺體。這種對軍人生命與榮譽的重視,在許多國家難以想像。更別說在台灣已是難以維繫,而在中國,這樣的制度根本不可能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