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7-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656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2162
- 相冊
- 2
- 日誌
- 21
    
狀態︰
離線
|
長期熬夜晚睡,將打亂肝臟生理時鐘,無法正常排毒。
肝臟是人體內最沉默的器官之一,等到症狀出現時,往往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時機,台灣一名重症醫師黃軒在個人部落格發文提醒,許多肝病並非一夕發生,而是長期生活習慣累積所致。他並列出10個常見卻容易被忽略的「傷肝行為」,若不儘早改善,恐怕讓肝臟不堪重負。
1.長期熬夜
深夜原是肝臟修復與代謝的關鍵時段,若長期晚睡,將打亂肝臟生理時鐘,無法正常排毒。
2.頻繁飲酒
酒精進入體內後需經由肝臟分解,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毒素會直接傷害肝細胞,無論飲酒量多少,都可能累積傷害。
3.亂吃保健品與藥物
來路不明的保健食品、藥物可能含有需經肝臟代謝的成分,若未經醫師評估,容易導致肝臟過載,引發損傷。
4.常吃高油高糖食物
油炸食物、含糖飲料是脂肪肝的主要幫兇,若長期不控制,甚至可能演變為肝炎或肝硬化。
5.壓力長期過大
從中醫觀點來看,情緒波動如焦慮、憤怒,會影響肝氣流動,導致肝功能紊亂。
6.久坐缺乏運動
久坐不動會減緩血液循環與代謝效率,脂肪更容易堆積,間接影響肝臟健康。
7.暴露於環境毒素中
空氣污染、農藥殘留、食品添加物等化學物質,都需肝臟代謝,長期接觸會加重肝臟負擔。
8.忽略定期檢查
B型與C型肝炎常為無症狀感染,若未定期檢查,可能錯過早期治療的機會,增加肝癌風險。
9.水分攝取不足
喝水是促進代謝與排毒的基本條件,若水量不足,會降低肝臟的解毒能力。
10.不當減肥方式
節食、斷食或服用不明減肥藥,會影響營養吸收並加重肝臟代謝負擔,甚至可能造成肝損傷。
黃軒提醒,保護肝臟的第一步,就是檢視自己的生活習慣,從飲食、作息、水分到情緒管理著手,別讓沉默的肝臟在你毫無察覺中一步步走向病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