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8-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739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3322
- 相冊
- 2
- 日誌
- 21
    
狀態︰
離線
|
當民眾打算到醫院進行腸胃鏡檢查時,會陷入要不要麻醉的選擇兩難。到底應該如何選擇呢?肝膽腸胃科醫師張振榕指出,麻醉腸胃鏡適合怕痛或是容易噁心、焦慮的族群;不麻醉腸胃鏡適合害怕麻醉有存在風險的民眾。他也針對哪些需要做檢查的族群一一說明。
張振榕在臉書專頁「張振榕醫師的健康相談室」發文指出,定期腸胃鏡檢查,有效預防消化道疾病,找出癌前病變及癌症,提早發現及早治療。
張振榕進一步說明,麻醉腸胃鏡的優點,醫師不會反射噁心嘔吐時影響執行內視鏡過程,適合怕痛或是容易噁心、焦慮的族群。不麻醉腸胃鏡的優點,可即時溝通、恢復快、不影響當日行程,適合害怕麻醉有存在風險。
●麻醉腸胃鏡檢查前的準備
空腹至少6-8小時,一定要告知醫師慢性病與服藥史,部分藥物可能需停用,如糖尿病藥、抗凝血劑。
檢查後注意事項:有麻醉者當日請勿開車,腹痛、吐血、解黑便、發燒請儘速就醫。
●不麻醉腸胃鏡
建議做腸胃鏡檢查的狀況:長期消化不良、胃脹食慾差、慢性胃痛;排便習慣改變、糞便變細、黑便或血;家族有腸胃道息肉、胃癌或大腸癌病史;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史;體重莫名減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