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8-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739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3322
- 相冊
- 2
- 日誌
- 21
    
狀態︰
離線
|

1歲以內施打RSV單株抗體,可保護寶寶免於感染風險;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
為提升早產兒對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的保護力,健保署自今年6月起,擴大RSV單株抗體的給付範圍,從原本「未滿33週」放寬至「未滿36週」,預估每年約有8600名早產兒受惠。每針單價約1萬元,最多給付6針。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健保預計每年投入約5億元,「孩子活下來就是一輩子的事,很值得!」
估每年8600名早產兒受惠
石崇良指出,台灣每年約有20萬人因感染住院,其中10歲以下就占了一半。國內早產兒比例約為10%,每年約有1萬人,是感染後最容易出現重症的高風險族群。面對這些脆弱生命,健保近年持續強化新生兒照護政策,包括提高新生兒科醫師產房待命的給付、首次納入給付早產兒專用營養補充品的給付,因為營養對早產兒來說就像藥,今年6月進一步擴大RSV單株抗體給付,根據實證,能有效降低出生後第1年的感染風險。
台灣早產兒基金會董事張弘洋指出,臨床觀察顯示,約有45%的早產兒曾感染過RSV,其中出生3個月內感染者,7成需住進加護病房,近半數需插管協助呼吸;若1歲前感染,未來5年罹患氣喘的機率也高出3倍。
早產兒基金會董事長張瑞幸補充,早產兒從出生到出院後,都需要長期密切照護,此次擴大給付,不僅有助降低早產兒再度返院的風險,也能減輕家庭的經濟與心理負擔。
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楊生湳也說,2023年國內RSV確診人數是2022年的1.7倍、是2021年的4.3倍,早產兒感染後的重症與住院機率,皆高於足月兒。此次擴大給付,也讓台灣政策接軌日本與韓國。
籲1歲內盡速補打
新生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林明志表示,RSV沒有專門的治療藥物,單株抗體是目前具國際實證的預防方式,對32週至35週早產兒可降低住院風險達80%。
該會常務理事彭純芝也呼籲,符合健保給付條件的未滿36週早產兒,若仍在1歲內,可盡速回院接種RSV單株抗體,並按月追蹤寶寶生長狀況。
▲健保署擴大RSV單株抗體的給付範圍,從原本「未滿33週」放寬至「未滿36週」。(記者邱芷柔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