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撞到勿揉壓 24小時內快就醫
▲民眾若眼球遭撞擊,切莫揉壓眼球,建議要儘速就醫檢查為宜。
60歲楊女士逛賣場時,不慎被貨架上方掉落的商品直接命中右眼,本來覺得視力還算清楚不以為意,沒想到一早醒來洗臉時,發現眼白出現一大片出血,嚇得她趕緊就醫,所幸詳細檢查後,只是眼球表面的結膜下出血(外傷),而非眼球內出血(內傷),返家休養數天後,出血部位逐漸吸收消退,才讓她放下心中大石。
眼睛是人體對外的器官,而且眼組織結構極為精細,若不慎受到撞擊,不論是被球類、手肘、跌倒或意外撞擊所傷,即使外觀看起來沒有明顯異常,也可能對眼球內部組織造成嚴重傷害,因此眼部遭受外傷後,當務之急就是要及早就醫,避免延誤治療時機造成視力損害。
視力模糊、出血 病變前兆
撞擊後若出現以下症狀,例如視力突然模糊或減退、眼前有閃光、飛蚊增加或出現黑影遮蔽、眼部明顯紅腫、瘀青、眼球疼痛、活動受限、看東西變雙影、瞳孔變形或對光反應異常,甚至有血水或液體從眼中流出時,這些都可能是視網膜裂孔、玻璃體出血、前房積血,也可能是眼球破裂的警訊,要小心會對視力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就醫時,一定要將自身狀況清楚告訴醫師。
延誤就醫 視力受損不可逆
即便當下沒有明顯症狀,仍建議於24小時內接受眼科檢查,千萬不要逞強,以為安全沒事。醫師可透過眼底檢查、眼壓測量、光學斷層掃描或眼球超音波等方式,評估眼內是否有出血、裂孔或網膜水腫,尤其部分病灶在初期不一定有症狀,萬一延誤就醫,可能逐漸惡化。
就醫前不要揉眼睛,以免壓力加重內部出血或裂傷,也不建議隨便點眼藥水;另外,除非醫師指示,勿任意貼眼罩或用紗布包紮,以免造成壓迫,若出現短暫的視力模糊,也不應輕忽,可能是嚴重病變的前兆。
就醫時,醫師會依傷勢給予不同治療方式,例如藥物控制眼壓與止血,若視網膜裂孔可使用雷射修補,嚴重出血則可能需玻璃體切除手術,術後也需定期追蹤,觀察視網膜貼合情況與視力恢復狀況。
提醒民眾,眼睛是非常脆弱且重要的器官,任何撞擊後的異狀都不應輕忽;即使只是輕微撞擊,只要有視力改變或眼部不適,都應儘早安排眼科檢查,早期發現異常,並妥善治療,是預防失明最關鍵的一步。也建議從事高風險活動時,可配戴護目裝備,平時也不要用力拍打臉部或眼睛,才能有效減少意外眼挫傷發生機率。
(作者為亞大醫院眼科醫學中心副主任、中國附醫眼科醫學中心主任醫師)
來源:自由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