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8-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739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3322
- 相冊
- 2
- 日誌
- 21
    
狀態︰
離線
|
便秘是許多現代人困擾的問題,對身體危害不淺。科博特診所院長劉博仁表示,根據國外1項大型研究,甚至發現長期便秘恐增結直腸癌、肺癌、口咽癌、胰臟癌等4種癌症風險。由此可知,便秘其實不只是腸道小問題,還可能對身體帶來更大健康威脅。日常建議調整早餐食物內容、養好腸道菌、充足飲水+運動、養成排便習慣,有助長久改善。
劉博仁於臉書專頁「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發文指出,求診患者中,不少人都有便秘問題,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因便秘肚子總是脹,吃東西胃口變差,甚至會影響心情、睡眠。至於會造成便秘的原因,包括:飲食纖維不足、水分喝不夠、久坐少動、忍便壞習慣、藥物副作用、身體狀況影響等。
劉博仁進一步表示,別以為便秘只是多蹲幾次馬桶而已,長期便秘可能帶來痔瘡或肛裂等皮膚損傷;糞塊卡在直腸;腸道功能變差,蠕動能力下降;以及糞便長期停留,壞菌產生的毒素刺激腸道黏膜,讓身體一直處於低度發炎狀態。
腸道菌相失衡易致癌
此外,劉博仁說,據2024年1篇發表在「FrontiersinOncology」的大型基因分析研究,結果發現,長期便秘可能會增加結直腸癌、肺癌、口咽癌、胰臟癌等4種癌症風險。另,也有研究認為,排便不順可能會增加乳房病變的風險。
至於,為什麼便秘會增加癌症風險?研究推測可能有以下4原因:
●毒素接觸時間長:糞便停留太久,次級膽汁酸等有害物質長時間接觸腸道黏膜,可能造成DNA損傷。
●腸道菌相失衡:便秘讓壞菌比例增加、好菌減少,產生更多致癌代謝物。
●慢性發炎:腸道屏障受損,細菌內毒素進入血液,影響遠端器官,包括:肺、口腔、胰臟等。
●生活習慣反映:便秘族群常伴隨低纖飲食、少運動、缺水,這些不良習慣本身就是致癌的危險因子。
重啟腸道健康4步驟
另,劉博仁表示,想要改善便秘情況,藥物只能暫時提供治療效果,調整生活方式才是長久之道,並建議日常遵循以下方式執行:
●早餐「腸道啟動組」:攝取裸麥吐司取代白吐司促進排便、奇異果1-2顆少脹氣、高礦物質礦泉水有助腸蠕動。
●養好腸道菌:攝取益生元,如洋蔥、蒜頭、香蕉等可軟便;補充益生菌,如優格、泡菜、味噌湯;若用果寡糖(FOS)粉,建議少量開始,避免一開始脹氣。
●水分+運動:每天飲用1.5-2公升的水、每天進行30分鐘運動,如快走、瑜伽、核心訓練等。
●排便習慣:早餐後10-20分鐘可利用「胃–結腸反射作用」去上廁所;不憋便,馬桶前放小板凳讓膝蓋高於臀部。
劉博仁強調,便秘不是小事,它可能是身體的警訊。但其實只要進行生活調整,很多人的腸道就能重新動起來,也可能降低某些癌症風險。但若長期便秘又伴隨便血、糞便變細、體重減輕,或家族有大腸癌史,切記須就醫檢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