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8-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739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3322
- 相冊
- 2
- 日誌
- 21
    
狀態︰
離線
|
頑固性便祕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中醫認為,便祕是大腸傳導功能失常所致的病證,病位主要在大腸,與脾、胃、肺、肝、腎等臟腑功能失調有密切關係。中醫治療頑固性便祕方法多樣,因人而異,辨證施治,結合中藥、針灸、推拿、艾灸等綜合療法,效果顯著。
中醫看便祕原因
頑固性便祕的病因複雜,涉及外感、內傷、臟腑失調等多方面,歸納起來,主要病因病機包括:
腸胃積熱:素體陽盛、過食辛辣厚味、熱病餘熱或過服溫熱藥物,導致腸胃積熱,耗傷津液,腸道乾澀,糞質乾燥,形成「熱祕」。
氣機鬱滯:憂愁思慮,脾傷氣結;或憂鬱惱怒,肝鬱氣滯;或久坐少動,氣機不利,均可導致腑氣鬱滯,通降失常,傳導失職,糟粕內停,不得下行,或慾便不出,或出而不暢,或大便乾結而成氣祕。
陰寒積滯:過食生冷、凝滯胃腸;或外感寒邪,直中腸胃;或過服寒涼,陰寒內結,均可導致陰寒內盛,凝滯胃腸,傳導失常,糟粕不行,而成冷祕。
氣虛陽衰:脾胃虛弱、年老體衰或久病產後,導致氣虛傳導無力,陽虛腸道失溫,陰寒內結,便下無力,使排便時間延長,形成便祕。
陰虧血少:陰虛體質、病後失血或過食辛燥,致血虛腸道不榮,陰虧腸道乾澀,導致便祕。
中醫治療案例
陳老先生,77歲,因頑固性老年便祕,常需要灌腸,令他非常痛苦。他來到坤德中醫養生軒,向坤德診所的資深顧問、有六十餘年臨床經驗的張天錫老中醫求診,服藥三個療程後,便祕基本痊癒,再也不需要灌腸了。
如何預防習慣性便祕
器官老化,功能衰退,是造成老年人便祕的一個主要原因。但其實還是可以透過一些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的調整來預防頑固性便祕,如:
1.增加膳食纖維攝入,每日建議攝取25-30g纖維,建議食物包括燕麥、地瓜、芹菜、香蕉、帶皮蘋果等。
2.食用富含酵素食物:木瓜、鳳梨、奇異果等富含天然酵素,有助於腸道健康。
3.適量攝取優質油脂,可以吃杏仁、芝麻、腰果等含油脂類的種子食物、適量的脂肪可使糞便表面光滑,以利糞便在腸道的輸送及排出。
4.確保水分攝入,每公斤體重每日飲水30ml,水分可使糞便柔軟有彈性,降低糞便的硬度以利排便。
5.養成定時排便習慣:每日晨起飲250ml溫水或蜂蜜水,刺激腸道蠕動,培養定時排便習慣,避免憋便。
6.每日進行30分鐘以上適度運動,如散步、瑜伽,增強腹肌力量,促進腸道蠕動。
7.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憂思惱怒。情緒緊張可影響神經傳導,加重便祕。
8.避免藥物副作用,謹慎使用止痛藥、抗憂鬱藥、利尿劑等可能導致便祕的藥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