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1-12-7
- 最後登錄
- 2025-8-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64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28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在線上
|
粧佛 保存者:林朝金
類別:傳統工藝 級別:傳統工藝 種類:泥作,彩繪,雕塑
保存者:林朝金
認定理由:
1.林朝金先生對於打粗胚、細胚、開臉、底漆、粉漆、安金箔,及入神儀式等,均十分精通。
2.林朝金先生將技術傳承予下一代,有進一步傳習他人的力與意願。
流派/學藝過程(師承狀況):17歲時在台東縣的新光廣告從事繪製廣告看板的工作,1973年時因緣際會跟李順明、陳炳伸(阿東)學習彩繪,並在潘麗水手下工作,成為廟宇彩繪師。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
神像是宗教祭祀的主體。台灣民間信仰的神祇十分龐雜,以神靈崇拜為主體的傳統宗教信仰,對於崇拜對象的形象塑造極為重視,因此也就帶動了神像雕塑工藝的發展。
製作神像的材質,包括木、泥、石、陶、紙、金屬等多種,但以木質佔絕大多數。神像的製作方式主要有木雕、紙紮、泥塑、脫胎等技法。製作木雕神像,一般通稱為「神像雕刻」,民間則稱為「刻佛仔」。
神像雕刻,不僅是台灣民間流傳時間最長、生命延續最久的一項古老傳統手藝,同時也是保存較為完整的一項民間藝術。素有「農業大縣」之稱的雲林縣,是台灣寺廟最多的地方之一。廟多神亦多,造就神像雕刻行業格外蓬勃興盛。民國五、六十年代,雲林縣民間各種技藝,從業人口最多的行業,「木雕類」的神像雕刻始終名列前茅。
臺灣的神像藝術在傳承與開創上,乃經歷了兩、三百年的發展而形成。兩、三百年前隨著移民由家鄉分香、分靈渡海而來,新家園安定之後,便聘中國唐山師傅雕刻神像奉祀,台灣第一、二代神像皆出自唐山師傅之手,台灣本土的神像雕刻師傅幾手全部來自中國福建的漳、泉、福三州的後裔,或者師溯其祖師必是來自這三個地方。
(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