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生不敢打招呼 增加安全感度過怕生期
孩子看到陌生人不敢打招呼,衛福部國健署提醒父母,透過建立熟悉度、給予適應期、增加安全感等3項做法,引導孩子。
孩子看到陌生人不敢打招呼,且會嚎啕大哭,常讓父母情緒緊繃,演變成斥責甚至打罵。衛福部國健署「孕產兒關懷網站」提醒爸爸媽媽,可以透過建立熟悉度、給予適應期、增加安全感等3項做法,引導孩子度過怕生期。一旦當場一直哭鬧,建議先帶孩子離開現場,以穩定孩子的情緒為主,以關心取代責備。
國健署在臉書專頁「孕產兒關懷粉絲團」與網站發文分享,2歲前的孩子會經歷怕生階段,此時爸媽的適當引導很重要,可避免孩子因為面對不孰悉的人時,產生的焦慮情緒。
3法引導孩子度過怕生期
孕產兒關懷網站表示,「怕生」是孩子很正常的發展階段,且小時候個性害羞,長大後未必是內向的孩子。以下提供爸媽3方法,陪伴孩子度過這段時期:
●方法1:建立熟悉度
這階段的孩子,會比較依賴主要照顧者,爸媽們要多點耐心,先帶孩子多看看不同的對象,在旁邊慢慢引導他們,降低孩子內心的恐懼。
假如是有親友來訪,爸媽們可先讓親友了解,孩子怕生,太過熱情的靠近,可能會引起反效果,如此也不會讓親友們認為孩子沒禮貌。建議可先遠遠地跟孩子打招呼,等到見面時間比較長,孩子漸漸熟悉,彼此再增加互動會比較好。
●方法2:要有一段適應期
如果帶孩子參加餐會或是各種團體活動,建議提早帶孩子到現場觀察,讓孩子先熟悉一下環境,爸媽也能大致說明等等可能碰到的人事物,讓孩子先做好心理準備。有了適應期,可降低孩子內心的恐懼,避免出現哭鬧不止的情況發生。
●方法3:增加安全感
在面對陌生他人時,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大人的陪伴。爸媽可以牽著孩子的手,上前與對方聊天打招呼,讓孩子感受到彼此之間的感情,也能提升孩子對對方的好感度。另外,讓孩子隨身攜帶安撫小物,例如玩偶等,也有助於孩子情緒的穩定。
孩子若因為怕生,當場一直哭鬧,爸媽們該如何處理?建議先把孩子帶離現場,以穩定孩子的情緒為主,不要強迫孩子做不喜歡的事,爸媽要尊重並同理孩子的感受,他們會哭、會害怕都是正常的,以關心取代責備。
事後可以與孩子聊聊當下的心情,以平靜堅定的態度,告訴孩子「慢慢練習,不要急,爸媽會陪在身邊。」
來源:自由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