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0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重要資訊] 歐系MPV對決,配方似曾相識─Opel Combo試駕 Ft. Citroën Berlingo[51P] [複製連結]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4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Opel 品牌自 2022 年由總代理歐吉汽車導入臺灣市場後,接續導入 Mokka、Grandland、Astra 等
車系,讓「德國閃電」重新回到國內消費者的購車選項中 ; 市場發展層面,國內消費者透過銷量,直覺
的回應總代理在市場定位、產品價格上的規劃,品牌也在 2023 年中後,暫緩了全新世代車款導入的計
劃。


Opel 品牌自 2022 年由總代理歐吉汽車導入臺灣市場後,接續導入 Mokka、
Grandland、Astra 等車系,讓「德國閃電」重新回到國內消費者的購車選項中。


市場發展層面,國內消費者透過銷量,直覺的回應 Opel 總代理在市場定位、
產品價格上的規劃,品牌也在 2023 年中後,暫緩了全新世代車款導入的計劃。

Opel 時隔 2 年導入新車,Combo 瞄準 MPV 休旅市場

時隔 2 年,歐吉汽車在 2025 年初預告,將為臺灣市場帶來全新產品-Opel Combo 車系,採用單一柴
油動力規格、長軸 7 人座佈局,並開出 139.9 萬的預售價,瞄準國內 MPV 休旅市場 ; 在品牌敲定上市
時程後,Opel Combo 終於在 7 月上旬正式在臺發表。


歐吉汽車在 2025 年初預告,將為臺灣市場帶來全新產品-Opel Combo 車系,採用單一
柴油動力規格、長軸 7 人座佈局,並開出 139.9 萬的預售價,瞄準國內 MPV 休旅市場。

Combo 長軸設定直指雙生車款 Berlingo XL

導入臺灣市場的 Opel Combo 均為柴油動力長軸車型,正式售價 126.9 萬起較預接單調降,在等級
劃分上,規劃 Life 5 人座、Life Premium 7 人座雙車型,在相同性能、配備基礎上,提供輪圈、第
3 排座椅的差異化設定 ; 而頂規車型 133.9 萬的建議售價,更直接命中雙生車款、Citroën 熱銷休旅 Berlingo 頂規的 XTR XL 7 座車型。





Combo 新車試駕,加碼 Berlingo 雙生車對比

隨新世代 Combo 正式在臺發表,總代理也陸續展開新車體驗活動,U-CAR 本次進行 Opel Combo
新車試駕的同時,特別找來雙車款 Citroën Berlingo,透過雙車系頂規車型造型、配備的對比,帶網
友分析在相同車身尺碼、相同售價設定下,雙車型編成上的差異。


隨新世代 Combo 正式在臺發表,總代理也陸續展開新車體驗活動,U-CAR
本次進行 Opel Combo 新車試駕的同時,特別找來雙車款 Citroën Berlingo。


U-CAR 透過 Opel Combo、Citroën Berlingo 雙車系頂規車型造型、配備
的對比,帶網友分析在相同車身尺碼、相同售價設定下,雙車型編成上的差異。

雙車型尺碼近乎相同,僅造型與設計細微差異

全新導入臺灣市場的 Opel Combo 均為長軸版本,在車身尺碼方面,長寬高依序為 4,670 x 1,848
x 1,818 mm,軸距則為 2,975 mm,對比 Citroën Berlingo 長軸車型,車長部分受前/後保桿造
型差異,減少 83 mm (Berlingo 為 4,753 mm),車高則降低 28 mm (Berlingo 為 4,746 mm),
不過視覺呈現上,兩者並無明顯落差。


導入臺灣市場的 Opel Combo 均為長軸版本,在車身尺碼方面,長
寬高依序為 4,670 x 1,848 x 1,818 mm,軸距則為 2,975 mm。


對比 Citroën Berlingo 長軸車型,Opel Combo 車長部分受前/後保桿造型差異,減少
83 mm (Berlingo 為 4,753 mm),車高則降低 28 mm (Berlingo 為 4,746 mm)。

Combo 專屬 Bold & Pure 設計語彙,強調烤漆質感與科技表現

Opel Combo 外觀延續品牌「Bold & Pure」設計語彙,車頭「Vizor 閃電風鏡」造型鑲嵌立體廠徽,
並往兩側延伸 lntelliLux LED Matrix Light 矩陣式頭燈組,下方配置 LED 前霧燈組,同車身色烤漆
的前保桿透過立體造型整合霧燈框、下氣壩與噴砂質感銀灰下護板。

Opel Combo 造型上趨於沉穩、強調科技質感的呈現,至於
Citroën Berlingo 採用的家族化造型,則更顯活潑、年輕氛圍。



Opel Combo 車頭的「Vizor 閃電風鏡」造型鑲嵌立體廠徽,
並往兩側延伸 lntelliLux LED Matrix Light 矩陣式頭燈組。


Opel Combo 同車身色烤漆的前保桿,配置 LED 前霧燈,
並透過立體造型整合霧燈框、下氣壩與噴砂質感銀灰下護板。


夜間實測 Opel Combo 搭載的 LED 矩陣式頭燈,照明亮度及表現出色,
頭燈可依道路、車輛與環境自動遮蔽光源,補足道路分隔島、路牌等可視程度。


Citroën Berlingo 採用的品牌新世代家族化造型,更顯活
潑、年輕氛圍,車頭搭載 Citroën LED Vision 反射式頭燈組。

Opel Combo 的車側配置與 Citroën Berlingo 落差不大,同樣於車頂配置黑色烤漆
滑軌式行李架,保留造型窗框、黑化烤漆後視鏡蓋/車門把手的設計,車側配置手動滑門。

不同於 Berlingo 提供的「Airbump」車門防碰撞防護裝置,Combo 車門下方改為黑色烤漆防護飾板,
本次試駕的高階 Life Premium 7 人座車型,提供專屬 17 吋雙色切削鋁圈,配胎規格為 205/55 R17。


Opel Combo 的車側配置與 Citroën Berlingo 落差不大,
同樣於車頂配置黑色烤漆滑軌式行李架,保留造型窗框的設計。


Opel Combo 提供黑化烤漆後視鏡蓋/車門把手的設計,不同於 Berlingo 提供
的「Airbump」車門防碰撞防護裝置,Combo 車門下方改為黑色烤漆防護飾板。


本次試駕的 Opel Combo 高階 Life Premium 7 人座車型,
提供專屬 17 吋雙色切削鋁圈,配胎規格為 205/55 R17。

對應 MPV 車款強調的空間機能性,因此 Opel Combo 的車尾維持傳統廂式較為方正的輪廓,上方提
供造型短捷的立體尾翼,大面積後檔玻璃兩側提供直立式尾燈組,內建光源均為傳統燈泡,Opel 廠徽、Combo 車名於尾門上方置中排列,後保桿採用同車身色烤漆處理,與 Citroën Berlingo 塑料原色的
呈現風格差異化。


Opel Combo 的車尾上方提供造型短捷的立體尾翼,後保桿採用同
車身色烤漆處理,與 Citroën Berlingo 塑料原色的呈現風格差異化。


Opel Combo 車尾兩側提供直立式尾燈組,內建光源均為
傳統燈泡,Opel 廠徽、Combo 車名於尾門上方置中排列。

搭載 Pure Panel Pro 整合式駕駛座艙架,雙 10 吋數位顯示介面

坐進 Opel Combo 的車室,整體佈局與雙車款 Citroën Berlingo 近乎相同,原廠強調在 Pure Panel
Pro 整合式駕駛座艙架構下,整合 10 吋數位儀表及 10 吋多媒體觸控螢幕,儀表具備 5 種專屬風格切
換,整合時速、行車摘要、ADAS 系統、影音播放等顯示內容。


Opel Combo 的車室在 Pure Panel Pro 整合式駕駛座艙架構下,整合 10 吋數位儀表及 10 吋多媒
體觸控螢幕 ; 皮質包覆 4 幅式方向盤整合儀表資訊、駕駛輔助介面等控制按鈕,以及後方黑色換檔撥
片。


Opel Combo 搭載的 10 吋數位儀表具備 5 種專屬風格切換,
整合時速、行車摘要、ADAS 系統、影音播放等顯示內容。


Opel Combo 的駕駛座方向判左側,提供儀表切換、兒童安全鎖、加熱方向盤的按鍵。



皮質包覆Opel Combo 的內裝佈局在產品設定下,多以硬質塑料搭配立體壓紋組成,雖然豪華感受稍
打折扣,但是用料水準仍符合歐系品牌的水準。 4 幅式方向盤透過車縫線、鋼琴烤漆材質點綴,上方
整合儀表資訊、駕駛輔助介面等控制按鈕,以及後方黑色換檔撥片。


Citroën Berlingo 的內裝佈局與 Opel Combo 相近,
相同的皮質包覆 4 幅式方向盤換上 Citroën 新世代廠徽。


Citroën Berlingo 的駕駛座方向判左側,提供儀表切換、
LED 頭燈手動高度調整、兒童安全鎖、加熱方向盤的按鍵。

Combo 中控臺上方搭載的 10 吋觸控螢幕,內建 Opel 專屬繁體中文介面,提供車輛設定、駕駛輔助
系統調整、倒車影像輔助,以及無線 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 連接功能,下方配置實體按鍵操
作的雙區恆溫空調系統,中央鞍座前端提供引擎啟動鈕、電子手煞車、USB-C 電源插孔、e-toggle 電
傳線控撥動式排檔及駕駛模式的切換按鍵 (Eco/Normal)。


Opel Combo 中控臺上方搭載的 10 吋觸控螢幕,內建 Opel 專屬繁體中文介面,提供車輛設
定、駕駛輔助系統調整、倒車影像輔助,以及無線 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 連接功能。


Opel Combo 配置實體按鍵操作的雙區恆溫空調系統,中央鞍座前端提供引擎啟動鈕、電子手
煞車、USB-C 電源插孔、e-toggle 電傳線控撥動式排檔及駕駛模式的切換按鍵 (Eco/Normal)。

Combo 與 Berlingo 空間實用與便利性至上

Opel Combo 在內裝提供多元的收納空間,包含置杯架、儀表板/中控螢幕前方、副駕駛座手套箱上下
分層、中央鞍座拉簾、雙前座上方車頂等,值得注意的是,Combo 在空調介面下方提供開放式的置物
空間,至於 Citroën Berlingo 則擁有專屬緩衝制震墊及手機無線充電板。


Opel Combo 在內裝提供多元的收納空間,包含置杯架、儀表板/中控
螢幕前方、副駕駛座手套箱上下分層、中央鞍座拉簾、雙前座上方車頂等。


相較 Opel Combo,Citroën Berlingo 在中央鞍座
前方凹槽內,擁有專屬緩衝制震墊及手機無線充電板。

Combo 配置灰階編織紋不織布座椅,乘坐更貼近德系稍硬朗調性

Opel Combo 的內裝座椅由灰階編織紋不織布材質打造,不同於 Berlingo XTR 車型配置的灰橘黑色
調座椅,Combo 風格呈現較為內斂、低調,兼容商旅用車需求,同時提供駕駛座 6 向、副駕駛座 4
向手動調整。

乘坐表現方面,Combo 的座椅發泡棉支撐性足、稍微貼近德系硬朗的調性,
至於 Berlingo 搭載的雙前座舒適座椅,則強調減震、緩衝及柔韌的乘坐回饋感受。


Opel Combo 的內裝座椅由灰階編織紋不織布材質打造,提供駕駛座 6 向、副駕駛
座 4 向手動調整 ; 乘坐表現方面,、座椅發泡棉支撐性足、稍微貼近德系硬朗的調性。


Berlingo 搭載的雙前座舒適座椅,同樣提供駕駛座 6 向、副
駕駛座 4 向手動調整,並強調減震、緩衝及柔韌的乘坐回饋感受。

第 2 排貼心設計巧思,但調整機能稍嫌可惜

第 2 排保留機能性的特點,除了兩側乘客餐桌板之外,還包含獨立出風口、USB 充電插孔,Combo
後座提供 3 張獨立式座椅,可單獨下潛式收折,實用性佳,更具備 ISOFIX 兒童安全座椅固定裝置,
但是無法提供椅墊前後滑移、椅背角度調整稍稍可惜。

前座標準坐姿設定下,以筆者身高 182 公分進行示範,
後座膝部空間、頭部空間都還有 1 個拳頭以上的餘裕。


Opel Combo 的第 2 排除了乘客餐桌板之外,還包含獨立出風口、USB 充電插孔。


Opel Combo 第 2 排的 3 張獨立式座椅,雖然不可調整
前後位置、椅背傾角,但是可單獨下潛式收折,實用性佳。


Opel Combo 在前座標準坐姿設定下,以筆者身高 182 公分進行
示範,第 2 排的後座膝部空間、頭部空間都還有 1 個拳頭以上的餘裕。

第 3 排雙座佈局,乘坐表現屬水準以上
Combo 高階 Life Premium 車型擁有專屬的 7 人座佈局,第 3 排為 2 張獨立座椅設定,同樣以筆者
身高 182 公分進行示範,膝部空間、頭部空間同樣剩下約 1 個拳頭的距離,兩側配置杯架、12V 電源
供應插孔,雖然椅面長度稍短、並未提供中央扶手,但是以 7 人座 MPV 車型空間來說,乘坐表現仍屬
水準以上。


Opel Combo 的第 3 排為 2 張獨立座椅設定,兩側配置杯架、12V 電源供應插孔,
雖然椅面長度稍短,但是以 7 人座 MPV 車型空間來說,乘坐表現仍屬水準以上。


Opel Combo 的第 3 排同樣以筆者身高 182 公分進行
示範,膝部空間、頭部空間同樣剩下約 1 個拳頭的距離。

後擋玻璃可獨立開啟,行李廂容積至多可達 4,000 公升

Combo 與 Berlingo 車系同樣搭載開啟式後擋風玻璃,對於日常使用來說,便利性再加分,在第 3 排座
椅直立的條件下,行李廂容積為 209~322 公升,將第 3 排拆卸後,方正的車體可讓容積增加至 1,900
公升,如果將第 2 排收折,空間可進ㄧ步擴充至 3,500 公升,原廠強調,把副駕駛座椅一併收折後,至
多可創造 4,000 公升的容積。


Opel Combo 與 Citroën Berlingo 車系同樣搭載開啟式後擋風玻璃,對於日常使用來說,便利性再加分。


Opel Combo 在第 3 排座椅直立的條件下,行李廂容積為 209~322 公升,將第 3 排拆卸後,方正的車體可讓容積增加至 1,900 公升。
駕駛輔助科技細膩,系統完整度/成熟度高
駕駛輔助體驗方面,導入臺灣市場的 Combo 標配 6 具安全氣囊、Opel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
智能駕駛輔助科技,達到 Level 2 等級,具備 ACC 主動式固定車距定速巡航、FCA 前方碰撞預警、HIA
車道置中輔助、ISA 智能速限調整等功能。

筆者認為 Combo 搭載的駕駛輔助介面,系統細膩度高,在車距控制、加減速
情境下趨於線性,面對不同路況、過彎等情境時,能夠展現相當完整的成熟度


導入臺灣市場的 Opel Combo 搭載 Opel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 智能駕駛輔助科技,
達到 Level 2 等級,具備 ACC 主動式固定車距定速巡航、FCA 前方碰撞預警、HIA 車道置中
輔助等功能。


筆者認為,Opel Combo 搭載的駕駛輔助介面,系統細膩度高,在車距控制、加
減速情境下趨於線性,面對不同路況、過彎等情境時,能夠展現相當完整的成熟度。

統一搭載 1.5 升柴油渦輪動力,130 匹最大馬力與 Berlingo 相同

導入臺灣市場的 Opel Combo 統一搭載 1.5 升 4 缸 Pure Tech 柴油渦輪引擎、8 速手自排變速
箱,可供輸出最大馬力 130 匹、最大扭力 30.6 公斤米,在動力設定上與現行國內販售的 Citroën
Berlingo 車系相同。


導入臺灣市場的 Opel Combo 統一搭載 1.5 升 4 缸 Pure Tech 柴油渦輪引擎,可
供輸出最大馬力 130 匹、最大扭力 30.6 公斤米,在動力設定上與 Berlingo 車系相同。

柴油引擎運轉精緻性水準以上,動力對應日常使用綽綽有餘

駕駛感受方面,Combo 與柴油動力的搭配相當成熟,以一般品牌乘用車的標準審視,引擎運轉的精緻
性、穩定性,均展現水準以上的表現,性能延伸性、輸出特性對應日常用車條件綽綽有餘,透過行車模
式切換,可調整輸出反應,帶給駕駛者動力回饋上的差異感受。


駕駛感受方面,Combo 與柴油動力的搭配相當成熟,以一般品牌乘
用車的標準審視,引擎運轉的精緻性、穩定性,均展現水準以上的表現。


筆者認為,Combo 性能的延伸性、輸出特性對應日常用車條件綽綽有餘,
透過行車模式切換,可調整輸出反應,帶給駕駛者動力回饋上的差異感受。

承襲歐系底盤水準,Combo 動態反應支撐性稍強

Opel Combo 採用前獨立麥佛遜、後拖曳臂式懸吊,路感回饋仍以乘用車舒適取向為主,底盤行駛噪
音的抑制,承襲歐系底盤的水準 ; 筆者認為,Combo 在懸吊設定上,保留德系血統的獨有調性,在
稍微硬朗/支撐性強的座椅搭配下,對比先前試駕的 Berlingo,Combo 在面對相同幅度的過彎、迴轉
時,能夠提供駕駛及車內乘員較小幅度的側傾。


Opel Combo 採用前獨立麥佛遜、後拖曳臂式懸吊,路感回饋仍
以乘用車舒適取向為主,底盤行駛噪音的抑制,承襲歐系底盤的水準。


筆者認為,Combo 在懸吊設定上,保留德系血統的獨有調性,在稍微硬朗/支撐性強的座椅搭配下,
對比先前試駕的 Berlingo,Combo 在面對相同幅度的過彎、迴轉時,能夠提供駕駛及車內乘員較小
幅度的側傾。

會是 Opel 銷量救世主嗎?配備到位,綜合考量仍是購車關鍵

Opel Combo 作為品牌時隔已久、再度導入臺灣市場的全新產品,在國內寡占的 MPV 市場中,透過
配備堆疊、貼近市場購車取向。在價格設定上,Combo 直指雙生車 Berlingo,從消費者的觀點切入,
綜合品牌形象、售後保修服務及量能等,仍是潛在買家觀望、決策的關鍵,Combo 是否能成為 Opel
佈局臺灣的救世主?有待後續銷量驗證。


Opel Combo 作為品牌時隔已久、再度導入臺灣市場的全新產品,
在國內寡占的 MPV 市場中,透過配備堆疊、貼近市場購車取向。


在價格設定上,Combo 直指雙生車 Berlingo,從消費者的觀點切入,綜合品牌形象、售後保修服務
及量能等,仍是潛在買家觀望、決策的關鍵,Combo 是否能成為 Opel 佈局臺灣的救世主?有待後續
銷量驗證。

德系/法系 各有所好,風格差異、配備不分軒輊

從產品力的角度分析,Combo 與 Berlingo 的頂規車型配備豐富程度不分軒輊,在不考慮經銷端折讓空
間的條件下,更擁有相同的價格設定。兩者在矩陣式 LED 頭燈、舒適型座椅、無線充電板等便利/科技配
備略有差異,包含外觀造型、行車路感上,也提供風格設定上的不同。

不過 Combo 與 Berlingo 縱使配方相同、設計接近,但「德系/法系 各
有所好」,倒底該怎麼選?答案交給鎖定歐系中型 MPV 級距的消費者決定。


從產品力的角度分析,Combo 與 Berlingo 的頂規車型配備豐富程度
不分軒輊,在不考慮經銷端折讓空間的條件下,更擁有相同的價格設定。


Combo 與 Berlingo 在矩陣式 LED 頭燈、舒適型座椅、無線充電板等便利/
科技配備略有差異,包含外觀造型、行車路感上,也提供風格設定上的不同。


不過 Combo 與 Berlingo 縱使配方相同、設計接近,但「德系/法系 各
有所好」,倒底該怎麼選?答案交給鎖定歐系中型 MPV 級距的消費者決定。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6 06:0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