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92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為何你要甘受輪迴 [複製連結]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總版主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9-10 05:23:4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者,以諸眾生沉迷自性,甘受輪迴。曠劫至今,曾無省勵。故示苦樂兩土,爰開折攝二門。激之揚之,俾欣俾厭。勝心既發,淨業斯成。——《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這段一方面指出了阿彌陀佛的悲心,同時也揭示了淨土法門這種方便教法的依據。「激」就是激勵,「揚」就是鼓揚,激勵、鼓揚在生死裡面輪轉的凡夫,讓他們生起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心。
  
  這種「欣厭」就是淨土法門的「願」,是「信、願、行」中「願」的核心內容啊!
  
  這個「願」怎麼發得起來呢?這是一樁很難的事情。難在什麼地方呢?
  
  這裡揭示一個原因——「以諸眾生沉迷自性,甘受輪迴」。
  
  「諸眾生」就是指二十五有的眾生,當然也包括我們人道的眾生,無量劫以來,都是沉迷的狀態。「沉迷自性」,我們本覺的佛性昏迷了,「沉」是修飾語,就是迷到了極點。
  
  就好像在酣睡中,一個夢接一個夢,夢裡面你扮演了一個角色,就高度認同自己是那個角色,而忘了躺在床上的自己了。所以在這個沉迷的過程當中,眾生就「甘受輪迴」,在三界裡面不斷地輪迴。
  
  這個「甘」就很麻煩了,心甘情願,認為就是這個樣子。他不知道輪迴是虛妄的業心所變現的境界,而認為是真實的,在這裡受苦受難,以為這就是應該的。
  
  他甚至在妄心變現的境界中還在尋找一種樂趣、幸福,在這裡待久了還不願出去。就好像關到牢裡面,已經失去了自由,但關久了,還覺得很好。把他釋放出來,給他自由,他還不要,他害怕。他很樂意關在裡面!
  
  這就很麻煩,麻煩就麻煩在這個「甘受輪迴」,沒有出離之心。
  
  所以「曠劫至今」哪,就是曠劫以來,一直到今天這一期的輪迴中,沒有這樣地反省自己的生命:這種生命形式是不是我們應該有的?他沒有這種內省能力,他不明白這個真相。
  
  沒有這種內省、不了解真相,當然他就不會振奮起來——想要離開這個地方。這就是我們這些業力凡夫在輪迴裡面的基本相狀。
  
  法藏菩薩(阿彌陀佛因地)觀察我們這些輪迴的、沉迷的眾生已經很清楚了,就要找一種度我們這種根機的方法,於是就施設了淨土法門。
  
  為什麼我們甘受輪迴?就是還不了解我們在輪迴的生命狀態的苦難、無常。
  
  那麼,怎樣才能讓我們明白這個事情?法藏菩薩就要建立一個真實的、快樂的、本來的、清淨的世界,來跟我們這個世間產生一種對比。
  
  用那個世界沒有眾苦、純一快樂的極樂狀態,來跟我們這個世間種種的苦——八苦、一百零八苦,產生一種比較。
  
  這就必須要施設一個參照,沒有參照我們是不會醒過來的啊!於是就開出「折攝二門」。
  
  「折」就是折伏,要跟我們講述這個娑婆世界的種種殘缺、不如意、災難、無常——就是五惡、五痛、五燒,來折伏我們這顆沉迷的心。
  
  那「折」了之後,我們就會想:哎,這個世界是不好玩啊,是很苦啊。生出了苦的感覺,也許就會反省:我為什麼會這麼苦?這個苦能不能解脫?
  
  當眾生有一念想要解脫的心的時候,攝受法門就派上用場了。你想離開這地方?好,我有一個好的地方給你安立。所以折伏用一種威的力量,攝受用一種慈悲的力量,這兩者要同時來施設。
  
  光有「折」沒有「攝」的話是不行的。如果只是調動了他的厭離心,他覺得好苦好苦,但沒有給他一個安立的地方,一個安心的方法,他可能就要跳樓去了。所以一定要有個「攝」。
  
  這樣,通過「折攝二門」就能夠激勵出眾生的厭離之心,透過極樂世界這個參照系的建立,揚起他的欣慕之心。這就有了「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之願心。
  
  這種願心是要靠這個法門、靠彌陀願力來把它激活的。這樣的「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心就是「勝心」——殊勝的解脫心。
  
  這樣就從輪迴的、五欲六塵的泥坑裡,綻放了一朵蓮華,綻放到虛空裡面來了。
  
  這就超越凡夫的心。原來我們的心是名利的心、慾望的心、瞋恨的心、愚癡的心,現在忽然生起了求往生淨土的心、出輪迴的心、得解脫的心、成佛的心、度眾生的心。這樣的心一旦發出來之後,它的力量很大。
  
  這種心也是我們自性本具的,但由於我們的無明,被嚴嚴密密地遮蓋在潛意識裡面了。
  
  透過「折攝二門」的施設,欣厭心發出來之後,就「若決江河,沛然莫御」,要趕緊把這個願心落實在持名念佛的行持當中,這樣你往生極樂世界的淨業就可以成就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21 14:0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