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5-10-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60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405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桃園市 大溪農會倉庫
類別:歷史建築 種類:產業
現況地址:桃園市大溪區普濟路48號
登錄理由:
為日治時期加強磚造之大跨度之米穀倉庫,結構完整,鋼筋混凝土柱、磚造抹紅土、木條板牆抹灰,中間有隔熱層,充分反映倉庫建築的特質,保留日治時期倉庫建築的特殊構法。見證戰前戰後糧食政策的特殊類型建物。建物保存狀況良好,具再利用價值。
簡介:
昭和 14 年(1939)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進入戰時經濟體制,同年政府發布「米穀配給統制規則」及各項管理令,昭和 16 年(1941)爆發太平洋戰爭後,糧食更顯珍貴,戰爭期間米穀及儲藏均受到嚴厲管制。戰後,各地倉庫由糧食局接收,再撥借至各鄉鎮市農會使用。統制時期所設置的米穀倉庫,主要管控米穀的產銷,倉庫為了有足夠的儲藏空間及營運效率,故在選址考量上,會設置於機關附近及交通節點。
大溪農會倉庫的建築,屋頂形式屬兩坡式屋頂,為大跨距之木桁架,屋架有八組,類型為洋小屋之對束小屋組(又稱偶柱式桁架);牆體由磚牆及隔熱防潮層組成,牆面上下皆有通氣窗,倉庫的設計兼具防潮控溫以及防盜防火等功能。大溪農會倉庫位在大溪老城區,鄰近和平路與中山路老街,以及大溪警察局宿舍群、大溪武德殿等歷史建築。倉庫建築成為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館舍後,規劃為社頭文化館,以新的面貌及精神展現大溪文化。
大溪農會倉庫約創建於日本時期 1942 年,1950年左右憲兵隊曾進駐此處,後期由大溪農會租用,做為大溪區農會食鹽肥料倉庫。目前由木博館負責修復並活化為「六廿四故事館」。
(桃園市政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