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368|回覆: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技] 光學新突破 新鏡頭有望比頭髮絲還小 [複製連結]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10-23 11:38:0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媒體來源:大紀元新聞網
原文網址:https://www.epochtimes.com/b5/25/10/22/n14621582.htm
 
拿著橙色拍立得相機的女性遊客在海邊拍照。(Shutterstock)

2025-10-23 07:20 中港台時間|10-23 07:30 更新

【大紀元2025年10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吳瑞昌編譯報導)隨著現代人對於攝像工具的需求不斷增加,並越來越追求小型化,近期,澳洲與德國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全新的多層超穎透鏡(超透鏡)設計,預計徹底改變整個手機、無人機和衛星等設備的光學系統,使其變得更加小型和便捷。

近期,德國耶拿大學(Friedrich Schiller University Jena)與澳洲大學(ANU)變革性元光學系統卓越中心(TMOS)組成的研究團隊,突破障礙成功開發出一種新型多層惠更斯(Huygens)「超穎透鏡」。目前這項設計研究結果發表在《光學快報》上。

由於「超穎透鏡」(Meta Lens)屬於一種新型平面鏡片,表面大量排列比頭髮絲還微小的柱狀結構。該結構又被稱為「超原子」,能夠精準地控制光線的方向和速度,達到聚焦成像的效果。因此它被視為下一代的光學解決方案,代替傳統體積大、重量重的鏡片折射聚焦成像。

儘管超穎透鏡潛力巨大,但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克服。包括無法像人類肉眼或傳統相機一樣處理不同顏色的光,只能處理單一顏色光(波長),也對光的偏振敏感,容易產生雜光影響成像。此外,超穎透鏡上的超原子製造較為困難,只要層與層之間稍有偏差就會影響成像品質。

這次,他們透過「逆向設計演算法」成功優化每一層超穎透鏡上的超原子形狀,讓每層超穎透鏡達到各司其職,以提升超穎透鏡參數的自由度。這包括為同顏色的光線設計專屬通道,讓其它不需要的光可以直接通過,以減少光線的干擾。

這種巧妙的設計,使整個超穎透鏡能夠同時處理多種不同波長的光,且之間不會互相干擾,實現了多波長聚焦。整體就像一個管弦樂隊裡面有不同的樂器,它們能夠演奏自己的旋律,卻不影響整體演奏,顯示出諧和的模樣。

該團隊在優化過程中,發現超原子形狀涵蓋了圓角的正方形、四葉草,甚至還有螺旋槳狀。這些微小的結構高約300奈米(nm)、寬1000nm,能實現全方位的完整光相位變化,讓研究人員能夠精準地控制光線,實現各種複雜的聚焦模式。

研究團隊設計出一個在2000nm和2340nm波長(紅外線)下運行的超穎透鏡,直徑125微米左右(µm)。數值孔徑(NA)為0.11。模擬測試顯示,該超穎透鏡實現了接近繞射極限,絕對聚焦效率分別達到65%和56%。

該結果與相同尺寸和數值孔徑的理想透鏡相比,相當於擁有76%和65%相對聚焦效率,足以達到完整成像和多方面應用。

研究人員表示,此方法的一個關鍵優勢在於,各層被設計為在遠場(波動繞射的一種)內間隔一段距離,使得多層設計對於每一層錯位具有高度的容忍度。因此,非常適合當前的大面積奈米製造技術,且每層都可以單獨製造,能簡單地封裝在最終裝置中,達到擴展實際應用的目標。

他們還表示,未來將進行更多研究,並考慮多個超原子相互作用和更大的操作角度,進一步提高超穎透鏡的孔徑數目和成像效率。預計該技術將被用於彩色路由器(用於光分離)、渦旋光束(用於光學操縱)、雙螺旋點擴散函數(用於超解析度顯微鏡)和其它光學儀器上。

該設計的論文第一作者、ANU的博士生約書亞‧喬丹(Joshua Jordaan)對該校的新聞社表示,採用多層超材料設計的超穎透鏡,可以同時聚焦來自非偏振光源和大直徑波長光,並克服了超穎透鏡過去的局限性。

喬丹接著說,「由於它的縱橫比很低,每一層都可以單獨製作和封裝在一起,並且對偏振不敏感,因此它容易製造,可透過成熟的半導體奈米製造平台進行擴展,且能實際運用到設備上。」

他解釋,研究小組最初嘗試用單層材料聚焦多個波長,但遇到了一些限制。「事實證明,單層超表面本身具有物理限制。這為整個超穎透鏡的數值孔徑、物理直徑和工作頻寬的乘積設定了上限。」

他補充表示,「為了在我們需要的波長範圍內工作,單層就必須具有非常小的直徑,但這違背我們最初設計的目的。如果使用非常低的數值孔徑,就幾乎根本無法聚焦光線。那時我們意識到需要一個更複雜的結構,最終選用多層方法。」

喬丹還表示,「這次設計的超穎透鏡,遠比傳統的玻璃鏡體積和重量要小,因此非常適合用於無人機或地球觀測衛星上」,將為未來的便攜式成像系統帶來福音。

責任編輯:林妍#
=======================================================================
感想:新的科技如果成熟,未來這種很小的鏡頭可以運用到很多方面。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九評之一】評共產黨是什麼https://www.epochtimes.com.tw/n87653/ 【九評之二】評中國共產黨是怎樣起家的 https://www.epochtimes.com.tw/n144950/ 【九評之三】評中國共產黨的暴政 https://www.epochtimes.com.tw/n145061/ 【九評之四】評共產黨是反宇宙的力量 https://www.epochtimes.com.tw/n145301/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在線上
2
發表於 2025-10-23 23:01:28 |只看該作者

光學新穎鏡頭(也稱為 meta lens 或 metalens)是一種先進的平面光學元件,利用納米級人工結構(稱為「meta-atoms」或納米柱)來精確操縱光的相位、偏振和強度,從而實現聚焦、成像或其他光學功能。它被視為傳統曲面鏡頭的革命性替代品,能夠在極薄的平面表面上完成複雜的光學操作。

工作原理

傳統鏡頭(如凸透鏡)依賴光的折射,透過曲面形狀改變光的路徑。但 meta lens 基於「超表面」(metasurface)技術,這是一層由數百萬個亞波長(小於光波長的)納米結構組成的平面陣列。這些結構能引入精確的相位延遲(類似於波前整形),使入射光波彎曲或聚焦,模擬傳統鏡頭的效果,但無需彎曲表面。 例如,光通過這些納米柱時,會產生模擬 2π 相位循環的效應,實現高效的光束控制。
與傳統繞射鏡頭不同,meta lens 的納米結構更小、更精細,能處理更高階的相位變化(Fresnel 數),並減少色散和像差問題。

優點

•  薄型與輕量:厚度僅數微米,適合小型化設備,如智能手機相機或 AR 眼鏡,解決「相機凸起」問題。
•  高效率與多功能:單一 meta lens 可取代多個傳統鏡頭,實現偏振控制、顏色分離或多焦點成像。
•  易製造:使用半導體製程(如光刻)在矽晶圓上大規模生產,成本低且相容性高。
•  廣泛波長適用:目前常用於近紅外(NIR)和短波紅外(SWIR),未來可擴展至可見光和寬頻。

應用

•  消費電子:提升手機、平板和穿戴裝置的相機模組,實現邊緣到邊緣的高解析度成像。
•  感測與成像:用於時間飛行(ToF)距離感測、醫療內視鏡或無人機光學系統。
•  先進光學:在顯示器、投影機、衛星或真空紫外光聚焦中應用,提供更高解析力和穩定性。


meta lens 技術自 2010 年代後期快速發展,已從實驗室走向商業化(如 Metalenz 公司產品)。 儘管仍面臨挑戰(如寬頻效率優化),但它預示著光學領域的未來趨勢,將使光學系統更小、更智能。

Rank: 2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25-10-24 00:16:19 |只看該作者
雖然看不懂,但感覺還滿厲害的,也許以後我們的手機可以更輕薄,但拍照效果又更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25-10-24 00:27:23 |只看該作者
長知識了, 感謝!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1-15 20:4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