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2-5-20
- 最後登錄
- 2025-11-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345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084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在線上
|
光學新穎鏡頭(也稱為 meta lens 或 metalens)是一種先進的平面光學元件,利用納米級人工結構(稱為「meta-atoms」或納米柱)來精確操縱光的相位、偏振和強度,從而實現聚焦、成像或其他光學功能。它被視為傳統曲面鏡頭的革命性替代品,能夠在極薄的平面表面上完成複雜的光學操作。
工作原理
傳統鏡頭(如凸透鏡)依賴光的折射,透過曲面形狀改變光的路徑。但 meta lens 基於「超表面」(metasurface)技術,這是一層由數百萬個亞波長(小於光波長的)納米結構組成的平面陣列。這些結構能引入精確的相位延遲(類似於波前整形),使入射光波彎曲或聚焦,模擬傳統鏡頭的效果,但無需彎曲表面。 例如,光通過這些納米柱時,會產生模擬 2π 相位循環的效應,實現高效的光束控制。
與傳統繞射鏡頭不同,meta lens 的納米結構更小、更精細,能處理更高階的相位變化(Fresnel 數),並減少色散和像差問題。
優點
• 薄型與輕量:厚度僅數微米,適合小型化設備,如智能手機相機或 AR 眼鏡,解決「相機凸起」問題。
• 高效率與多功能:單一 meta lens 可取代多個傳統鏡頭,實現偏振控制、顏色分離或多焦點成像。
• 易製造:使用半導體製程(如光刻)在矽晶圓上大規模生產,成本低且相容性高。
• 廣泛波長適用:目前常用於近紅外(NIR)和短波紅外(SWIR),未來可擴展至可見光和寬頻。
應用
• 消費電子:提升手機、平板和穿戴裝置的相機模組,實現邊緣到邊緣的高解析度成像。
• 感測與成像:用於時間飛行(ToF)距離感測、醫療內視鏡或無人機光學系統。
• 先進光學:在顯示器、投影機、衛星或真空紫外光聚焦中應用,提供更高解析力和穩定性。
meta lens 技術自 2010 年代後期快速發展,已從實驗室走向商業化(如 Metalenz 公司產品)。 儘管仍面臨挑戰(如寬頻效率優化),但它預示著光學領域的未來趨勢,將使光學系統更小、更智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