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459|回覆: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戰役] 新時代的序幕:福克蘭群島戰爭 [複製連結]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8-7-4 23:26:2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4-11-8 16:24 編輯

新時代的序幕:福島海戰

福克蘭群島戰爭(西班牙語:Guerra de las Malvinas,拉丁語系國家又稱Guerra del Atlántico Sur,即「南大西洋戰爭」)全稱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英語:Malvinas War)或福克蘭群島戰爭(英語:Falklands War)或福克蘭海戰,也有部分媒體簡稱為福島戰爭,是發生於1982年4月到6月間,英國和阿根廷為爭奪福克蘭群島(阿根廷稱為馬爾維納斯群島)的主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

福島海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著名的一場海戰。雖然其規模遠遠不及一戰、二戰中那些場面宏大的海戰,但是,由於飛彈、核子潛艇等新技術裝備投入戰場,使這場海戰明顯區別於傳統海戰,它實際上揭開了新時代的序幕——高科技戰爭時代來臨了。


 

導火線
加爾鐵里,作為阿根廷當時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的領導人,意圖通過一場乾淨利落的福克蘭群島戰役的勝利,來轉移公眾對於經濟和人權問題的視線。阿根廷通過巧妙暗示可能入侵福克蘭群島,意圖對聯合國施壓,但是英國不知道是漏過還是忽略了這一警告,並沒有作出任何反應。英國的麻木和1981年英國皇家海軍計劃從福克蘭群島撤軍(作為在整個英屬海外領地裁軍計劃的一部分),以及1981年的《英國國籍法》限制給予福克蘭群島居民全面的公民權這一系列事件,使阿根廷認為,用武力奪取福克蘭群島控制權的時機已經到來。

 
阿根廷總統 Leopoldo F. Galtieri 於正式出兵福克蘭群島後發表公開演說。

阿根廷海軍司令霍格·阿那亞是一個具有強烈反英情緒的人,他制定了一個全盤的攻佔福克蘭群島的作戰計劃。在1982年初外交努力失敗後,作戰計劃在同年4月被最終確定。作為攻佔福克蘭群島的前奏,1982年3月19日,一隊阿根廷的愛國者攻佔了位於福克蘭群島以南1,390公里處的南喬治亞島。他們在南喬治亞島建立了營地,並升起了阿根廷的國旗。英國皇家海軍的巡邏艇被派遣去拆毀這個營地,但被阿根廷海軍阻止,只好折返。儘管種種跡象表明,阿根廷海軍開始在貝爾格拉諾港運送部隊上船,英國聯合情報委員會拉美組在3月30日仍然表明「侵略行動不會馬上到來」。


戰爭第一階段:阿根廷方面

  阿根廷方面:利用地理上的有利條件,乘英不備,以武力收復福島,迫使英國在事實面前承認其有福島的主權。

  英國方面:決心不借付出巨大代價重佔福島。先以強大軍事壓力迫使阿軍撤出福島,如阿軍不撤,則強行登陸奪取,戰術上採取速戰速決,並恪守不對阿本土及12海裏領海採取軍事行動的規定。

阿方行動:

     阿根廷總統加爾鐵裏下令提前實施收復福島的羅薩裏奧計劃,作戰總指揮為陸軍第5軍軍長兼馬爾維納斯戰區司令奧斯瓦爾多·加西亞中將。特混艦隊由航母1艘、驅逐艦4艘和其他艦船共約20艘及登陸兵4,000人成的第40特混艦隊。

    第40兩棲特混艦隊于4月2日零時15分派出的阿軍陸戰隊的偵察小隊在彭布羅克角登陸。4月2日六時三十分,阿軍主力在龍克灣登陸,隨即攻佔了機場和港口。八時三十分,阿軍七架C—130運輸機運來3000多後援。使島上阿軍總兵力達4000人。島上英國守軍近200人,只進行了一般抵抗,即在總督雷克斯·亨特率領下全部投降。英軍無傷亡,阿軍亡4人(其中上校一名)。阿方任命馬利奧·本哈明·梅嫩德斯准將為馬島軍事長官。

    4月3日,阿海軍輸送登陸兵約200人在南喬治亞島格裏恃維肯港登陸,英守軍22人進行了抵抗,最後全部被阿生俘。4月7日,阿宣佈成立南大西洋戰區(包括阿根廷沿岸200海裏及馬島、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德韋奇群島周圍200海裏水域),任命海軍作戰司令胡安·阿塞·隆巴多將軍為該戰區司令。與此同時阿軍第60兩棲編隊在南島登陸,經短促交火,佔領南島,英國守軍23人投降。就這樣,阿軍以傷亡7人,損失2架直升機的代價,佔領了整個福島。

    阿軍收復福島的消息傳到國內,群情振奮,數十萬人聚集在總統府的“五月二十五日廣場”,高唱國歌,高呼口號,歡慶勝利。全國十多個政黨一致表示支援政府的行動。總統加爾鐵裏的威望達到頂峰。再也沒有人去考慮政府在處理經濟問題上的失敗了。

    阿軍自收復福島至4月30日期間,為了防禦英國方面的報復而不斷加強馬島防禦,島上駐軍到4月底由原來的4,000人增至13,000人。其部署為:阿根廷港和肯特山地區4個營及支援分隊共約9,000人,達爾文港、古斯格林一個營及支援分隊共約1,700人,范寧角約50人,福克斯灣、佩布爾島等地一個營及支援分隊共約2,000人;另外還擴建阿根廷港機場及在古斯格林、佩布爾島修建簡易機場;部署雷達站及防空部隊,構築工事;向島上運送武器、彈藥及其他補給品等。司令部設在阿根廷港。

 

戰爭第一階段:英國方面

    英國在獲悉馬島被阿根廷佔領後,立即宣佈與阿斷交,成立以首相撒切爾夫人為主席的戰時內閣,作為最高決策機構,並制定了以武力為後盾,政治、外交、經濟多管齊下,迫使阿方撤軍,如果阿根廷不屈服,就用武力重奪福島的戰略方針。美國人也非常積極的介入,美國人一開始想從政治上去解決這次危機。因此派當時的國務卿黑哥將軍從中斡旋,無耐雙方的態度都非常的堅決。4月3日,英內閣作出派遣特混艦隊重佔福島的決策,任命桑迪·伍德沃德海軍少將為特混艦隊司令。英特混艦隊艦船40餘艘,載地面部隊約4,000人,獵鷹20架和各種直升機45架,于4月5日分別由英國樸茨茅斯和英屬直布羅陀啟航駛往南大西洋。4月7日,英國宣佈對福島周圍200海裏實施全面海空封鎖。4月12日,英軍的核子潛艇到達福島後立即開始對福島進行封鎖。

英國根據戰時動員法緊急動員大型商船參戰

    在前往福島一萬三千公里的航程途中,英軍參戰部隊完成了制定作戰方案、戰鬥序列編組、戰術演練等一系列準備工作,並根據4月4日戰時議會簽發的法令,徵招58艘民船,作為艦隊的後勤支援力量,同時對徵用的民船按需要進行快速改裝。如伊利莎白女王二世號和堪培拉號客輪都改裝為運兵船,大西洋運輸者號和大西洋堤道號滾裝船改裝為飛機運輸船,此時烏干達號客船正載著940名英國學生在地中海旅行,接到徵招命令立即在就近港口停靠,讓學生上岸,隨即駛向直布羅陀,僅用三天就改裝為醫療船。由此可以看出英方對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4月17日英國戰時內閣提出把戰爭控制在福島地區,不進攻阿根廷本土的原則。並積極展開了外交和政治攻勢,美國、北約等國都表示支援英國,中斷了與阿根廷的軍火貿易,特別是法國和德國,原來與阿根廷有軍火銷售協議,但都支援對阿的軍火禁運。同時各國還向英國提供後勤保障、通訊、衛星情報等便利。

    4月26日,由23艘軍艦、20架飛機、2000名陸軍組成第二梯隊從波特蘭啟航。5月12日,由18艘軍艦和3000名陸軍組成的第三梯隊從安普頓啟航。

    首批特混艦隊于4月17日抵達中大西洋的阿森松島,經休息、補給後,于19日啟航繼續向南大西洋開進。先遣隊于4月24日抵達南喬治亞島附近水域。4月22日,十四名英軍特種空勤團(簡稱SAS)隊員先從C—130運輸機傘降在南島北部海域,再換乘潛艇到達距南島約三海裏處,最後遊上岸,進行偵察,查明瞭南島上阿軍的兵力、裝備、火力配置,併為後續部隊的登陸選擇了機降地點,還清除了島上的雷區。4月25日南島上的SBS隊員引導第42陸戰突擊營機降在島上,阿守軍156人只進行了有限的抵抗,即在指揮官阿斯蒂齊上校率領下投降。晚六時,英軍佔領南島首府格裏特維肯港。這樣英軍就在陸上首先搶佔到了重要的前進基地,這樣英軍就可以從容的將人員和各種裝備輸送上島同時將部隊展開。

    25日3架英軍的山貓式直升機在南喬治亞島附近發現阿方潛艇聖菲號隨即發射飛彈和投擲深水炸彈,擊沉聖菲號潛艇,英國陸戰隊第42突擊營和特別舟艇中隊在南喬治亞島登陸,英國特混艦隊主力於4月29日抵馬島水域,30日完成了對馬島周圍200海裏海上、空中封鎖的部署。英國國防部宣佈從格林威治時間4月30日十一時起,所有進入福島周圍200海裏禁區的飛機和艦隻都將遭到攻擊。阿軍也進入最高戒備狀態,在馬島地區開始實行燈火管制和宵禁。


 


戰爭第二階段

1982年5月1日英軍開始對福島守軍進行攻擊。英軍從阿森松島起的火神轟炸機和從航母起飛的獵鷹式戰鬥機首次空襲福島。

  同時英軍使用水面艦艇艦砲對福島的軍事目標進行多次轟炸和砲擊,阿方出動飛機進行還擊。以後,英不斷對福島進行轟炸和炮擊,主要目標是機場、雷達站、倉庫等。為了能更好的取得戰場主動權,英內閣批准特混艦隊可以攻擊封鎖圈外的阿軍。

  隨後英征服者號核子潛艇在馬島200海裏禁區外36海裏處,向阿海軍旗艦貝爾格諾將軍號巡洋艦發射了三枚MK—8魚雷,命中兩枚,巡洋艦在四十五分鐘後沉沒,阿軍有321人陣亡或失蹤。

  由於該艦被擊沉,大大打擊了阿軍的士氣,並使得阿根廷海軍主力撤離馬島海域,雖然阿海軍有一支由一艘航空母艦,4艘潛艇和兩艘飛彈驅逐艦組成的艦隊,可是在整個戰爭期間都龜縮於本土,不敢出戰。

  為了報復英軍擊沉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阿根廷空軍在5月4日派出一架法制超級軍旗式戰鬥轟炸機在福島以北40海裏處發射了兩枚法制AM-39飛魚式空對艦飛彈,擊沉英國當時號稱最先進的42級飛彈驅逐艦謝菲爾德號,艦員亡20人,傷27人。

 

  這艘排水量3200噸,造價達2億美元的號稱英國最先進的軍艦被一枚造價才30萬美元的飛彈擊沉,對英軍的打擊極大。此後英軍吸取教訓,採取各種措施防範阿軍的飛彈攻擊。最典型的辦法就是派出加裝了預警雷達的海王式直升機在艦隊上空進行早期警戒。

  英軍為了免受阿方空軍的威脅于5月6日派遣十六名SAS隊員先搭乘潛艇再換乘橡皮舟潛入阿根廷本土的裏奧·加列戈斯空軍基地,一舉炸毀阿軍僅有的14架超級軍旗式戰鬥轟炸機中的8架,使阿軍的遠程打擊能力受到重創。

    阿根廷空軍讓英國人的惡夢久久不能結束,5月12日阿軍空軍又在根廷港附近水域重創英護衛艦兩艘。這些飛機都是由佩布爾島阿軍機場起飛的。為了拔掉這顆肉中刺,五十名海軍突擊隊員在5月14日晚乘三架直升機機降於島上,炸毀阿軍6架普卡拉攻擊機,4架T-34教練攻擊機,1架運輸機。

    隊員中的砲兵觀察組指引格拉摩根號驅逐艦的114mm主砲猛轟島上的目標,島上的1座軍火庫,6座雷達站均被炸毀。英軍在烈火中乘直升機安然返回,以輕傷2人的代價取得全勝,掃清了登陸的障礙。

    英國方面考慮到阿軍在馬島的兵力達14000人,而英軍能進行登陸作戰的登陸部隊至多才1000人,如何以少勝多,只有出奇制勝。為此艦隊司令伍德沃德煞費苦心,大擺迷魂陣。

    由於福島上的英籍居民很多,所以英軍特工人員可以在他們的掩護下,一面摸清阿軍的佈防,一面積極活動,四處襲擾,唯獨對阿軍的指揮部沒有襲擊,主要原因就在於英軍破譯了口令,阿軍的指揮部成了英軍情報來源的重要途徑。

    與此同時英軍一面封鎖、轟炸、炮擊福島的一面向南大西洋繼續增派兵力。到5月20日英軍基本上達到了封鎖福島、削弱福島守軍力量的目的,並已作好了在福島登陸的準備工作。

 


戰爭第三階段

英軍確定於5月21日在聖卡洛斯港登陸。聖卡洛斯港距阿根廷港約80公里,其間大部分為沼澤地,機動困難,距達爾文港約40公里。阿只在聖卡洛斯港入口處的范寧角有40—50人防守。該地區水文、灘頭狀況利於登陸,岸上地形便於建立和鞏固登陸場,利於防潛艇和飛魚飛彈的攻擊。

  英軍登陸兵共編為兩個梯隊。兩棲突擊梯隊由海軍陸戰第3旅(轄第40、42、45營及支援分隊),傘兵團第2、3營,砲兵第29團及蝎式輕型戰車分隊,防空導彈、工兵、後勤等分隊組成,共約5,000人。其任務是在聖卡洛斯港及其附近突擊上陸,爾後分別向阿根廷港和達爾文港方向進攻。

  後續梯隊由步兵第5旅(轄3個營)及支援分隊組成,共約4,000人,其任務是在突擊梯隊上陸並向縱深發展進攻後,伺機在原登陸地域或在新的登陸地域上陸,與突擊梯隊共同奪取馬島。

    5月21日淩晨三時,SAS突擊隊作為第一梯隊在范寧角登陸,在先期登陸的偵察分隊協助下,消滅了阿軍約50人的守衛部隊。三時三十分,英軍開始艦砲火力準備。三時四十分,英軍2艘兩棲攻擊艦,4艘登陸艦,在聖卡洛斯實施多點立體登陸,未遇抵抗便順利上岸。英軍抓住阿軍夜戰能力差的弱點,爭分奪秒搶運人員、物資,在四小時裏上岸2500人,運送物資32000噸。並構築工事,組織防禦,準備迎擊阿軍的反撲。上午10時開始,阿方先後出動數批飛機共70餘架次,主要對英艦船進行空襲,炸沉英護衛艦熱心號,重創、擊傷英艦4艘。但阿方也損失了14架飛機。

  阿軍飛行員受過美、法、以等國教官的嚴格訓練,技術高,作風猛,戰鬥力很強。面對英軍高砲、飛彈和獵鷹式戰鬥機組成的防空體系,毫不畏懼,不怕犧牲,進行攻擊時往往都採用低空突防來提高命中率。但英軍最終還是頂住了阿軍的反擊,控制了20平方公里的灘頭陣地,還鋪設了供獵鷹式和直升機起降的鋼板簡易機場,進一步鞏固了登陸灘頭。

5月22日,阿軍令人費解地按兵不動,給了英軍喘息之機,英軍乘機補充物資,調整部署,並部署了一個吹管式攜帶型防空飛彈連,專用於對抗阿軍的低空功擊,完善了防空火力配係。戰後很多老兵提起這天都稱為奇跡的一天,他們說,“如果阿軍繼續發起攻擊的話,英軍登陸很有可能會崩潰,但感謝上帝,有了一天的時間來重新調整”。

 

  第2天阿軍又出動近百架次飛機,繼續發動猛烈空襲,擊沉了英軍小羚羊號護衛艦。

  5月25日這天是阿根廷國慶日,阿空軍傾全力出擊,全天出動約200架次,取得擊沉考文垂號驅逐艦,大西洋運送者號滾裝船,擊傷1艘驅逐艦,1艘護衛艦的輝煌戰績。

  英軍不幸中的大幸是大西洋運送者號上運送的16架獵鷹式戰鬥機和1架美制契努克重型直升機在被擊沉前就飛到了岸上機場。

  三天來,阿空軍英勇戰鬥,給予英軍沉重打擊,但一來飛機性能不及英軍,二來又得不到海陸軍的有力支援,三來由於阿根廷一百多年來沒有戰爭,戰備較差,低空攻擊投下的炸彈因為炸彈的起爆條件都設在由高空投擲,因此有40%的炸彈沒有爆炸,所以無法阻止英軍的登陸。

阿根廷空軍在5月25日損失飛機高達31架。阿根廷駐達爾文港部隊於24日、25日也派出小股兵力對聖卡洛斯港地區英軍進行偵察襲擾活動,但被英軍砲火擊退。

  由於阿軍地面部隊未進行反登陸作戰,而空軍反擊的又主要打擊英艦船,這樣使使英軍順利地登陸和鞏固了登陸場,並完成了陸上進攻準備。三天裏,英軍上岸部隊已達5000人,灘頭陣地擴大到150平方公里,建立起了補給基地,通信樞紐,並在鋼板簡易機場加舖了鋁合金跑道。

  站穩腳根的英軍登陸部隊在5月27日向阿軍發起攻擊,兵分兩路向斯坦利港推進。南路以第2傘兵營為先導,第45陸戰營為後援,沿東南公路,經達爾文港、古斯格林、費茲羅伊灣、布拉伕灣從南面攻擊;北路以60名SAS隊員為先導,第3傘兵營,第4陸戰營跟進,沿道格拉斯、蒂爾灣,直取斯坦利。由於阿軍作戰思想保守,不思進取,使英軍的進展非常順利。英軍傘兵團第2營及支援分隊,大部從陸上徒步、乘直升機、吉普車和蝎式戰車向達爾文港開進,一部分乘汽艇由水上向達爾文港開進。

  5月28日英軍開始對達爾港發起進攻。阿軍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擊斃英傘兵團第2營營長赫伯特·瓊斯中校。英軍于29日攻佔達爾文港,古斯格林守軍投降。英軍在攻佔達爾文港和古斯格林戰鬥中,亡17人,斃傷阿軍250人,俘阿軍1,400人,繳獲大批彈藥和其他軍需物資。爾後,向阿根廷港方向發展進攻。

自英軍開始陸上進攻以來,阿多次出動航空兵襲擊英艦船和聖卡洛斯港、達爾文港、肯特山等地的英軍。5月30日阿使用飛魚飛彈攻擊無敵號航空母艦,遭英鐳射眩目器干擾,未中。(另有說法以2架天鷹被擊落的代價擊傷無敵號,但英軍否認)。

  6月8日空襲菲茨羅伊上陸的步兵第5旅,打死打傷英軍180餘人,擊沉英登陸艦加拉哈德爵士號,重創英護衛艦和登陸艦各一艘。但當晚由伊莉莎白女王二世號客輪運送的3000英軍登島。進一步加強了英軍的進攻力量。

  5月31日,北路英軍進抵肯特山,就地佈防,等待南路英軍。6月1日,南路英軍也到達肯特山,與北路英軍匯合。阿軍此時採取放棄週邊,集中主力固守斯坦利港方針。英軍在攻佔肯特山和查傑林山完成對斯坦利港的包圍後,並不急於攻擊,而是調整部署,補充給養,派出SAS和SBA隊員四處活動,進行戰場偵察,很快查清阿軍以肯特山、查傑林山為第一道防線,以哈裏頓山、浪頓山為第二道防線,以無線嶺、欲墜山、威廉山、工兵山一線為主防禦陣地,即加爾鐵裏防線,在三道防線之間都布設大量地雷和障礙,只留一條由砲火保護的秘密通道供聯絡之用。

  6月8日,阿軍出動大批飛機空襲在希拉伕灣灘頭的英軍,擊沉登陸艦1艘,擊傷護衛艦1艘,登陸艦1艘。阿軍損失飛機11架。但此時的阿空軍已如強弩之末再也無力阻止英軍的登陸。

  此時英軍在島上的力量已大大增強,共有地面部隊8000人,重砲30門,戰車20輛。6月11日,經三天的準備,英軍以火神轟炸機和獵鷹式戰鬥機以及火砲進行密集轟炸,同時驅逐艦、護衛艦以艦砲火力掩護,支援地面部隊向阿軍的第二道防線猛攻,第45陸戰營攻佔哈裏特山和浪頓山,突破第二道防線,並控制了斯坦利週邊所有制高點。阿軍唯一的反擊就是用岸基AM—39飛魚飛彈擊傷格拉摩根號驅逐艦。

  英軍經過調整部署,補充彈藥及其他軍需物資後,于6月11日開始對阿根廷港發起總攻。11月23日英飛機、艦砲和砲兵對阿軍陣地進行了猛烈的轟炸和砲擊,隨後地面部隊發起進攻,於12日拂曉前攻佔了距阿根廷港15公里的兩姐妹山、哈裏特山和朗頓山。

  13日晚英軍再次發起進攻,至14日中午先後攻佔了無線嶺、欲墜山及威廉山等地,進抵距市區約4公里的地方,阿軍放棄陣地,丟掉大量重武器退向市區。

  英軍追至阿根廷港市區邊緣時,阿根廷港上空掛起了白旗。午後,雙方戰地司令官會晤,達成非正式停火協議,阿軍(包括西島2,000余人)於21時停止抵抗。

  英國向全世界宣佈,福島阿軍于14日21時投降。致此福島戰爭以英軍獲勝而結束,福島的失敗導致了阿根廷國內矛盾激化,總統加爾鐵裏和海、空軍司令等高級將領被迫辭職,次年文官政府經大選上臺後,又把發動戰爭的主要軍事領導人送上軍事法庭受審。

 

 

傷亡:
﹝阿根廷軍﹞:649人陣亡、1,068人負傷、11,313人被俘、75架戰機、25架直昇機、1艘輕巡洋艦、1艘潛艦、2艘貨船、1艘間諜拖網漁船

﹝英軍﹞:258人陣亡、777人負傷、106人被俘、、10架海獵鷹、24架直昇機、2艘驅逐艦、2艘巡防艦、1艘登陸艦 LSL、1艘大型徵用船


海獵鷹式垂直昇降戰機是英國當時用來對抗阿根廷軍隊的空中武力

 

 


 
1982年5月15日,英國第五步兵旅預計在5月21日由聖卡羅灣 (St. Coral Bay) 登陸,
圖為英國「海王」(SEA KING)直昇機,這是當時西方世界70~90年代海上反潛直升機之主力機種。

 
1982年5月22日,英國第五步兵旅由聖卡羅灣 (St. Coral Bay) 登陸,圖為一名英國士兵在福克蘭群島海邊。

 
1982年5月22日,英國第五步兵旅由聖卡羅灣 (St. Coral Bay) 登陸,圖為英國
傘兵團從福克蘭群島一處海邊登陸的照片。

 
1982年6月8日,英國皇家空軍(RAF)的契努克直升機

 
戰爭當時,英軍對福克蘭群島鵝綠野戰機場進行空襲。圖為當時的一群阿根廷士兵。

福克蘭群島的今與昔

 
上圖是1982年福克蘭群島的斯坦利,一群阿根廷士兵背著補給用品。
下圖則是同一地點2007年兩名德國籍觀光客至此。

 
上圖是1982年福克蘭群島,一名正在吃午餐的阿根廷士兵。下圖則是
來自挪威的觀光客正坐在路旁休息

 
上圖是1982年福克蘭群島的超市,收銀機前貼著禁止阿根廷士兵進入超市的命令。
下圖則是2007年收銀員Isobel Castle,她就是上圖穿著白色毛衣的女子。

 
上圖是1982年一群阿根廷士兵在斯坦利的紀念品店購買明信片。
下圖則是一名男子在斯坦利的Jetty紀念品店購買書籍及小冊子。

 
上圖是1982年一群阿根廷士兵正在用餐。
下圖則是幾個英國士兵在Mount Pleasant軍事基地的雷達站。

 
上圖是1982年軍車玻璃後的一名阿根廷士兵。
下圖則是一名英國士兵正關上車門,正好拍攝到的畫面。

 
左圖是1982年斯坦利的道路上,當地居民逆向行駛。
右圖則是同一條路,地上的標誌已經不見,但人們還是靠左行駛。


===========================================================================
雖然英國在地理位置、物資補給、人員數量上居於劣勢的情況下。但對於其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的決心下,
憑藉著高科技的裝備及優良的戰術運用。漂亮的以少勝多,打了一場漂亮的勝戰。
福克蘭群島戰爭雖然只是一場區域性戰爭,但是這場戰爭由於核子潛艇、反艦飛彈、電子反制等等。
新世代武器的加入,以一種不同以往的海戰形式。揭開了新時代海戰的序幕。

《 本帖最後由 sorry8220 於 2008-7-6 01:21 編輯 》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08-7-5 01:11:45 |只看該作者
雙方同樣使用FAL步槍,阿根廷使用的是有全自動的FAL,英軍是只有半自動的FAL!

智天使(八級)

該用戶已被幹掉當肥料 ... ...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08-7-5 04:45:36 |只看該作者

肯特山的特種部隊行動

於此同時,42突擊營則準備對肯特山發動直昇機機降攻擊行動。英軍高級軍官所不知道的是阿根廷指揮官決定將英軍拘束在肯特山週邊地區,而在27日與28日兩天派出運輸機把突擊兵(602nd 突擊兵連及601st憲兵特勤中隊)運送到史坦利港。這項行動以Operation AUTOIMPUESTA (Self-Determination-Initiative)為名。一週後,特種空勤團 (SAS)和皇家海軍陸戰隊第三突擊旅所屬的Mountain and Arctic Warfare Cadre(M&AWC)所組成的D中隊與602nd 突擊兵連派出的巡邏隊發生劇烈遭遇戰。在五月三十日,英國皇家空軍所屬的獵鷹開始對肯特山週邊地區進行密接支援。其中一架序號XZ 963由中隊長Jerry Pook所駕駛的獵鷹機在對肯特山東坡的英軍進行支援時遭到輕武器射擊而損失。
在31日,皇家海軍陸戰隊的Mountain and Arctic Warfare Cadre(M&AWC)Battle of Top Malo House中擊敗了阿根廷特種部隊,由Jose Vercesi上尉所指揮的602nd 突擊兵連第一突擊組組成的A17分遣隊。該單位發現被圍困在位於Top Malo的一間牧羊小屋之後,面對英軍的攻擊,依然堅持利用房屋的屏障從窗戶及門廊還擊。當房屋在攻擊當中起火燃燒之後,阿根廷突擊隊員撤退到距離房屋約150公尺的一道河床上持續抵抗直到在完全包圍之下彈藥耗盡才投降。與這批阿根廷突擊隊員對戰的英軍是由Rod Boswell上尉指揮的陸戰隊19 Mountain & Arctic Warfare Cadre (M&AWC)。三名陸戰隊員於作戰過程中重傷而阿根廷軍隊則蒙受五名陣亡,其中包含了曾因作戰英勇受勳的Ernesto Espinoza 中尉與Mateo Sbert中士在內。投降的人員當中也只有五名未受傷。當英軍佔領Top Malo時,另一支由Fraser Haddow中尉指揮的M&AWC巡邏隊也趕到山上,同時帶來了一幅巨型的英國國旗。根據一名受傷的阿根廷軍官,Horacio Losito中尉的供詞,若這批阿根廷突擊隊員不選擇投降而依預先計畫的撤退路線撤退,將會一頭撞上Haddow中尉的部隊。
據估計大約有40名阿根廷突擊隊員參加了Top Malo House與肯特山周邊的作戰,戰後的清點顯示11名阿根廷突擊兵或憲兵特勤隊員陣亡。英軍方面則有七名人員受傷與一名隸屬於特種海勤團 (SBS)的中士在肯特山陣亡。阿根廷方面的作戰也同樣運用了直昇機,負責的601st戰鬥航空營也在此役中損失了一架Aerospatiale SA-330 Puma直昇機。這架飛機是在30日上午大約1100時遭到由SAS所發射的美造刺針防空飛彈 (SAM)擊落於肯特山地區,六名憲兵特勤隊員在墜機過程中死亡,八名受傷。
英軍特種部隊的成功為後續部隊掃開了進路,如同地面作戰總指揮Julian Thompson准將所說的"幸運的是我忽略了Northwood表達的不需對肯特山週邊地區進行偵查的意見,如果D中隊沒有先行投入偵查,機降的42突擊營將面對在夜暗而陌生的著陸區嚴陣以待的阿根廷突擊兵。若果真是如此,沉重的人員傷亡與直昇機損失將無可避免。

 

「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如今更不疑。」

Rank: 2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08-7-5 06:10:58 |只看該作者
大大解釋的真詳細!!戰爭真是可怕啊!!!希望以後最好不要有戰爭

Rank: 2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08-7-5 21:00:27 |只看該作者
大大很用心

打的很詳細

真是一篇好文!!!

不回應怎麼行呢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08-7-5 21:46:32 |只看該作者
我當兵的那幾年裡,世界上先後有幾場大戰役發生.一場是英阿的福克蘭群島戰爭,另一場是蘇俄入侵阿富汗.
也不知是部隊本來就是那麼操還是受了戰爭的刺激,我們部隊把英軍傘兵的能耐當成基本要求,想把我們都操成無敵鐵金剛一般的英勇.我記得當年英軍橫越冰與水夾雜的大草原,一日夜可行數十哩,身負的裝備重量比人還重.那次橫渡完大草原之後,全營傘兵五百餘人的腳趾都被凍傷或凍壞,日後有相當多的當役軍人接受截肢手術.可見那次英軍的強急行軍讓他們身體受到莫大傷害.

我那時當步兵.營長是那種在上級面前吃不開的那種人.野戰步兵營長別人是少校幹完就走了,我那營長可是中校幹了好幾年才調走.還是正期的.接替老營長的新人是軍團裡的紅人,上尉就來接了,當年底升少校.這兩位營長都為了部隊戰力好還是想討好更上級長官,沒事就拿英阿戰爭來說教,沒事就下狀況來操練部隊.短短三個月內,我們營裡從一天二十公里行軍,練成一夜可走70公里,而且還是攜帶演習標準裝備在走.

兩位營長都希望我們能比英軍還行,比英軍還猛.我們私底下都希望營長也能像那場戰役的英軍營長一樣!
是怎樣呢?那場戰役英軍傘兵整營無一兵卒傷亡,僅一位身先士卒不幸陣亡,就是那位英軍營長.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絕對官僚 + 4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 ...

總評分: SOGO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力天使(五級)

鰻魚丼沒鰻魚那就+條鰻魚 ... ...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08-8-3 00:56:39 |只看該作者
如果當初有這種戰力~

現在應該不會是國軍戰鬥營

而是真正的中華民國 國軍啦

Rank: 4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14-11-7 13:55:46 |只看該作者
戰爭一開打,雙方都是輸家,只是一方輸的比較少,打敗的那一方則負出的貸價比較大,雙方都付出了生命,還是不要戰爭。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9
發表於 2014-11-12 17:15:04 |只看該作者
兩邊都用美製的響尾蛇!
不過英軍用的是SAI-N阿根廷用的是SAI-L,
兩邊的差別就是英軍能正面發射,而阿根廷的只能側面發射,
再加上老美將阿根廷飛彈的參數全告訴了英軍,
空優不是一下子就得來的!
所以阿根廷只能用法製的飛彈。

Rank: 2

狀態︰ 離線
10
發表於 2014-11-14 22:10:57 |只看該作者
阿根廷的士兵毫無戰力~毫無訓練~更無戰心.這場仗根本就是兒戲一場~這麼好的局可以打成這樣.有水準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9 05:0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