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親子教育回覆達人]
嗯嗯,個人覺得,每每小朋友在問我問題時,我總是不會第一時間的回答他,我都會先反問一句"那你覺得呢"去刺激他讓他去想,從他半說半不說似懂非懂的回答中,第一,先了解他的問題所在,這樣就可以知道他哪邊懂哪邊不懂,第二,慢慢的讓他去動腦筋,去開始面對一些自己的問題,替自己想答案,而我呢,我通常會是有兩種情況,一,他回答的如果有接近的地方,我就會從那個地方下手,然後通盤的跟他說一遍,如果完全都不一樣的話,這就讓我更知道一件事,他對這問題是真的一點都不懂,這就需要慢慢的一步一步的解釋,我喜歡用實際的東西來比喻或是積木來解答小朋友的問題,因為,他們就是已經不懂了才來問的,如果大人們再只是口耳的交待,似懂非懂的他們,會因為耐不住性草草了事,不如拿一些他們懂的或是看的到摸的到的事情來回答,小朋友會撐的久一點.
每一位家長都是家裡小朋友心中第一位偶像,我們的任何一舉一動都會是他們在學校或是小團體中炫耀的話題之一,所以,相對的,我們的興趣往往有可能會成為自己小朋友第一件想做想學的事,但是個人認為,越聰明的小朋友越會做"討好"家長的動作,第一,他們不懂他們是否真的喜歡這件事,但是他們知道他們並"不討厭",第二,每每他在做這件事時,爸爸或媽媽都好開心好支持他喔,拿畫畫來說,就會有畫不完的蠟筆跟畫紙,一方面小朋友會認為自己"做對了",另外一方面,畫不完的蠟筆跟畫紙也讓他們滿足了小朋友喜歡"有"或是比其他小朋友"多"的基本慾望,當然他們會樂此不疲,所以身為大人,千萬別一開始有那種"繼承衣缽"的心態出來或是如文章中永久性的念頭,這樣往往等小朋友大了,真正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了,然後再把之前的東西丟一邊,這時候大人的失落感應該不僅僅只是花了一堆冤枉錢而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