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10-6
- 最後登錄
- 2015-7-2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1901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11985
- 相冊
- 3
- 日誌
- 45
狀態︰
離線
|
分身之術:事實上,忍術大都傳言於忍者自己,分身之術事實上只是一種障眼法,他們會精挑兩名長的比較相似的忍者(當然忍者是會化妝的,例如變裝術),服裝一模一樣,到各地去,一號忍者會在敵人發現他時,丟起煙霧丸(忍者會做),然後引另一名忍者在他身邊,讓人以為真的是分身之術。
結印:我們都看過忍者奇特的結印手法,但事實上,這只是讓敵人相信他會使用忍術的障眼法。
隱身術:一種障眼法,忍者會預先到目地收集地理情報作觀察,假如那個目標環境有土黃色的土與灰白色岩,他們就會帶幾個做好的布料過去那裏,將布料拿出來使用好躲過敵人的眼睛。
輕功:這是忍者可以飛簷走壁的起源,這是真的(仔細看下面的精細解說)
,忍者從小訓練平衡、靈敏、力量、持久以及特殊技巧五個方面。
反射神經:忍者自古以來,非常的靈敏,常常閃避敵人的攻擊來脫逃。
忍術,又名隱術,即隱身術,爲日本古代武道中一顆隱秘武技的明珠。
忍術同空手道、柔道、少林寺拳法等日本武技一樣,最初是由中國武術傳到日本後逐步發展起來的日本特殊武功。據史載,忍術産生於距今三百年前,即日本十七世紀的日本幕府時代,隨著日本宮廷追捕,武術階級勢力的上升及間諜工作的需要,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忍術高手——“忍者”,忍術也日漸盛行。但長期以來,忍術僅爲忍者家族世代秘傳,外界則很難知其詳貌。
忍術的訓練要求必須從小開始,凡忍者家族成員,不拘男女老幼,均須無條件的繼承這一家庭職業傳統(忍術訓練),就忍術訓練內容來看,其基本訓練主要包括平衡、靈敏、力量、持久以及特殊技巧五個方面。
平衡訓練:首先從走竹竿開始,至能立於滾圓竹竿上而不滑倒;將竹竿升離地面三尺左右,繼續走竹竿,練到行動自如;繼續增高竹竿高度,直至三四十尺高度民主,至此身不畏高,翻騰跳紮,如履平地。具備這樣的平衡能力後,才能在屋頂、牆頭及樹木上行走如飛。
靈敏訓練:訓練從幼年開始,多進行靈敏素質專項訓練,如跳過插滿刀片的繩子,訓練後期做危險障礙跑,跑步途中佈滿許多危險的障礙物,身法稍有不靈或反映略有不敏,即受障礙物致傷。因此,忍術的靈敏要求十分嚴格。
持久力訓練:忍術的持久力訓練分靜、動兩種練法。靜練法:雙手挂於樹上,支援全身,地上則放滿暗器,要求練者決不能鬆手跳下來,動練法,採用基本的長跑功夫,要有跑五六千里的耐力。一個優秀的忍術高手,加上跳躍,可以每日跑一百五十多裏。
力量訓練:忍術的力量訓練力求最大限度的發揮人體的力量,採用的訓練方法很多,這裏不再列舉。
特殊技巧訓練:忍術武技中的特殊技巧訓練有多種:諸如潛水屏氣、徒手搏鬥、劍道、暗器、化裝術、藥物術、施毒解毒術、聽力嗅覺訓練。。。且要有高水準的忍饑耐渴的野外生存能力。
忍術武技要求忍者在劍術、箭術、馬術、柔術、腳功、身體平衡、放毒鏢等方面必須有一流的水平。但要求最高的武技還是聞名的隱身飛遁之術。隱術,其實並無真正的隱身之術,只是訓練到手腳異常靈敏,縱跳奔跑能力很強,在人未發現他時,忍者便已一縱即逝了。這項在中國武技中冠以飛檐走壁稱之,實是靠長期的跳、抓、登、越功夫才練出來的。由於忍術高手詭秘的行動,隱匿的行蹤,人們又稱忍術爲“鬼術”、“無形術”。
除飛行隱身外,發放暗器亦爲忍術武技之一絕。忍術暗器多爲毒鏢及銅幣(邊峰開刃),也有劍、鑿等。忍術暗器應用較多,擲發淬毒的銅幣是每個忍術高手的絕活。
與“飛行術”“發暗器”並稱“忍術三絕”的還有“施毒解毒術”。忍術高手個個都精於此道。據載,忍術所用毒藥是從礦物和動植物中提煉出來的,藥力之強,足以致人死命;僅少許藥量也足使人昏昏欲睡、癱瘓或大笑不止。忍術的投毒手段很多也很隱秘,匕首、飛鏢及箭的尖端蘸有毒藥用於暗殺;食物或飲料中摻入毒藥以謀殺;使用各種有毒物品如有毒的鮮花等。忍術的解毒術通用解藥,是用草藥和藥酒等調製而成。
被視作“殺人之術”的忍術長期以來僅爲忍者組織專習,用以專事刺探情報,暗殺政敵等活動。在日本德川幕府與中國唐朝時代,間諜反間諜活動的盛行,無意也是各種忍者組織的大鬥法。
在社會的發展中,已使得忍術及忍者的恐怖活動遭到世人的譴責,終於被明令取締,忍術的活動由此完全轉入地下。人們也少有所知了。近年影視作品的渲染,才使得世人再次認識到了日本這一古老而殘酷的武技之花。
忍術的發源
忍術的理論基礎是由中國傳來日本的孫子兵法而來,之後再加上修練道,
以及在山中的伏擊技巧發展而成.在平安時代時,由於武士階級興起,在山
中伏擊的兵法就由武士去發展.在源平時代,學會在山中伏擊的源義經成功
的使用了山中伏擊的技巧,完成了攻擊面戰法的理論.在南北朝時代,楠木正成
發展出防禦面的兵法,在此同時,忍術跟武術才分開成不同的系統.
忍術的流派
在戰國時代,忍術開始有長足的進步,因爲這個時代非常需要忍術,武術和兵法.
但是和兵法,武術不同的是,忍術有他的獨特性.忍術發達的地區有以下幾處
忍術的流派也就是用以下的地名當作流派的名稱:
武藏,甲斐,越後,信濃,等四州
伊賀,甲賀,紀伊,等三州
其中後三州的忍術在日本是最爲發達的.
忍術教科書"萬川集海"
原本在大和民族東征之前,伊賀跟甲賀兩地是不分的,這裏都被稱作IGA.
後來因爲在室町與戰國時代,這兩百年間地名分開,所以流派也慢慢分開啦.
不過雖然流派分開,可是忍者修練的經典卻是同一本書,這本書我們叫做
"萬川集海".這本書有著教導忍者如何施行忍術的一切理論基礎與技能.
爲何伊賀與甲賀的忍術如此發達呢?
伊賀與甲賀離京都跟名古屋算是很近,而且位在重山險阻圍繞的封閉小盆地裏,
自成一個小天地.可是在戰略上的位置卻是十分的重要.因爲靠近日本的中央
近畿地帶,所以受到京都的文化影響蠻深的.神社,寺院,莊園都很多.在後來
莊園制度崩壞的時候,土豪們就一個個崛起.在戰國時代,這小的土地居然有
60個土豪,但是因爲土地都很小,所以大家都想奪取對方的土地,於是每家人家
大概都會養個30-40個兵,以便對付"敵國"(這非常類似臺灣當年開墾土地時代,
閩南人各村莊之間的爲土地而械鬥的情形,也有些類似閩客互鬥).這裏的競爭
是超乎外人想像的激烈,土豪們互相結盟,互相探查敵情,也互相屠戮,被打擊的
土豪一但垮了,就很難再爬起,也難怪這種有山地,征戰又激烈的地方,會成爲
忍術發展的大本營.時間久了,各土豪之間就慢慢發展出一種平衡,然後忍術也
開始冠於全國.
忍術的理論由來
忍者的出身多半來自農民,而不是出身高貴的武士.
忍術的山中伏擊技巧、來自住在大和、吉野、鞍馬、根來、伊賀的山地戰經驗。
京都則是忍術中使用的法術(陰陽道)發祥地、因爲不遠處有比??、高野等佛教
密宗的本山。
忍術的武芸面來自柳生流劍派、寶藏院流槍術。
中國,韓國的移民與忍者
因爲大和朝廷非常歡迎外地擁有技術的人來日本定居.所以中國跟朝鮮就有大量
的人過來.例如製造陶器,盔甲,服裝的師傅,有很多人就是由中國與朝鮮搬到日本
這些人通常都定居京都,然後也有些人就搬到附近的伊賀或甲賀去工作.
此外,這裏的異民族和歸化人(外地人落籍日本,變成日本人,改姓日本姓氏)很多.
例如德川幕府初期,因爲服部半藏跟隨家康工作,就有許多伊賀,甲賀的人跟著服部
搬到江戶去住.笄町,就是伊賀,甲賀町的轉化.在那裏還留有半藏門(服部半藏住過
的老房子)的地名.據說服部半藏就是轉化人.他的家族本是中國人,姓秦,後來
因爲定居日本,爲了跟當地合而爲一,就改了個日本姓,改姓服部,從此服部一家就
此誕生.
外地工藝師傅的影響
此外,外地人傳入的科技,例如火藥在此生根,所以這裏是日本很早就
有的火藥製造地.其他的工藝人也在此生根,例如製造工藝品的
師傅,耍玩偶的師傅....各種藝人都來啦...因此造成伊賀,甲賀地區
有許多這樣的人,造成日後忍者可以以許多民間賣藝工藝身份的技能
去從事諜報工作.可是在當時的社會,這種人的身分並不高尚(在他們
的故鄉中國與朝鮮,這些人的身分也不高,商人是士農工商四民之末
,當然日本也分士農工商階級,可是士指的是士大夫,也就是武士).
最愛用忍者的武將--武田信玄
因爲信玄非常討厭自己國家的秘密被他人知道,所以喜歡訓練忍者.
他最愛驅使自己培養的忍者(他叫他們爲"亂波"),還有"三者"(這也
是武田家叫忍者的一種稱呼)."亂波"的由來是來自於甲,信,越三地
的流浪無業遊民,或是強盜集團把他們組織化,教以山地戰還有其他
的戰鬥技巧,於是這樣就成爲忍者啦.此外,"三者"是"間見","見方",
還有"目付"的總稱,這些人是斥候和間諜的專家.信玄派富田鄉左衛
門去統馭"三者"這些忍者.
羽柴秀吉與蜂須賀小六
大家都知道,羽柴秀吉在無路可走時,曾經投靠蜂須賀小六,在他家裏吃白飯.
蜂須賀小六是在美濃地區活躍的"夜盜"(強盜,好聽一點叫做野武士,沒有找到
雇用他們的主子的軍隊,難聽一點就說是趁著夜色出沒搶錢的山大王).反正
幹強盜集團的人通常不窮,所以也就可以好客讓一些沒飯吃的人投靠他,到他
家吃飯.後來這些人因爲幫助秀吉??了墨股城,所以化爲官軍,總算洗脫強盜
汙名,可是由於信長非常討厭軍紀差的爛軍隊,所以蜂須賀小六從此跟他的強
盜集團再也不幹殺人越貨的事情,可是他們在強盜時期所訓練出來的一身偷
雞摸狗好本領卻成爲當忍者的好條件,於是那些人就轉爲當成羽柴秀吉軍隊
的忍者.而且在各大戰役都有傑出的表現.
忍者的秘密 - By yuanshikaier(虎虎虎) [2002-8-1]
忍者「NINJA」,與壽司「SUSI」、藝者「GEISHA」一樣,已經成爲國際通用語。無論是正宗日本人,或是學忍術的外國人,對忍者所懷抱的形象,通常是:全身黑色裝束,能飛檐走壁、跳牆越城、喚雨呼風、移星換鬥,使用各種奇形怪狀的暗器。此形象,雖非準確無誤,倒也八九不離十。
忍者的工作,主要是爲主君進行秘策、破壞、暗殺、收集敵方前線情報、攪亂敵方後援基地……等種種諜報活動。由於生前必須隱姓埋名,過著終生見不得天日的生活;更不能留下只言詞組,以免日後東窗事發,因此,日本忍者的起源,到底該回溯到哪個時代?沒人敢斷言。不過,忍術秘本中,留有聖德太子(五世紀末至六世紀初)身邊有位名叫「大伴細人」忍者的記載。
目前,日本各地雖有無以數記的忍術流派,但是,追根究底,畢竟還是會回到伊賀(三重縣西北部)、甲賀(滋賀縣南部)兩地。我想,許多人從漫畫、小說中得來的印象,可能會誤以爲伊賀忍者集團與甲賀忍者集團,是不共戴天的宿敵。其實並非如此。兩者祖先是同一家人,雙方之間大部份也都有親戚關係。只是,彼此的雇主(主君)若是敵對關係的話,他們便不得不同室操戈,甚或演變成兄弟鬩牆的結果。
而另一方,爲了便於忍術能世代傳授下去,他們之間也不得不頻繁通婚,可以說是唇亡齒寒的關係。稍微細想一下,便可知道,一旦生長在該地,無論男女,爲了家族秘密,還能跟他鄉人結婚生子嗎?況且,男忍者背後,通常有女忍者在撐持。這種工作,除非自小耳濡目染,視爲當然,否則,丈夫于某天突然不告而別,普通女人誰能忍受,不氣得七孔生煙?
《 本帖最後由 艾涅爾 於 2008-10-12 11:08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