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500|回覆: 1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研討] 百年之耻: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複製連結]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2-14 20:58:4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百年之耻: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時代背景  中國近代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

  清王朝是我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朝代,它經歷了"康乾盛世",早已由盛到衰,危機四伏了。在清王朝每況愈下的同時,英國資本主義卻在殖民掠奪的腥風血雨中迅速發展,它把侵略、掠奪的魔爪伸向世界各地,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中國早已成為英國資本主義覬覦的對象。

  1840年6月,英國以虎門銷煙為藉口,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鴉片戰爭,從此,中國開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此後,各資本主義列強紛紛加入侵略、掠奪中國的行列,不斷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經過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最終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一、鴉片戰爭及《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標誌著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79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開始對中國進行鴉片貿易,從此輸入中國的鴉片日益增多。鴉片大量流入中國,逐漸成為敗壞人們品格、腐蝕人們思想、扼殺人民生命的毒品,並形成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1796年清政府下令停徵鴉片稅,嚴禁鴉片進口。以後又多次下令禁止鴉片輸入、販賣、種植和吸食。從此,鴉片貿易完全成為非法的活動,鴉片遂由公開貿易變成大規模的走私。英國資產階級及其政府從鴉片貿易中撈取了大量的中國白銀。儘管清政府三令五申地嚴禁鴉片,但煙毒氾濫卻日甚一日,到1830~1831年偷運到中國的鴉片已增加到21849箱,1836~1837年增至28307箱,1838~1839年劇增到 35500箱,鴉片輸入的數量直線上升,吸食者日益增多,給中國帶來巨大的社會災難。
首先,嚴重損害了中國人的身心健康,據1835年估計,全國吸食鴉片者達200萬人以上;其次,中國大量白銀外流,造成銀貴錢賤,直接威脅著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也使清政府財政收入日趨枯竭,百業蕭條,市場凋敝;再次,鴉片貿易使清王朝統治更趨衰敗,軍隊日趨腐化,嚴重影響了清政府的軍事力量。這些都嚴重地危害著清朝的統治,威脅著中華民族的生存。

  1838年12月,清朝道光皇帝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節制廣東水師,前往廣東查禁鴉片。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則徐率領地方官吏,在虎門海灘將從英美鴉片商販中繳獲的兩萬多箱鴉片全部當眾銷毀,衝入大海。虎門銷煙的壯舉,有力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氣焰,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鬥志,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振奮了民族精神。

  虎門銷煙的消息傳到倫敦後,英國政府以"保護通商"為名,決定要用武力打開中國的大門。1840年6月,侵華英軍總司令喬治·懿律率領四千名英軍,到達中國廣東海面,封鎖珠江口,挑起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這次戰爭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840年6月戰爭爆發,到1841年訂立《穿鼻草約》。戰爭初期,因兩廣總督林則徐和閩浙總督鄧廷楨對沿海嚴加戒備,英軍在粵、閩沿海遭到失敗。後英軍北犯,7月5日攻陷浙江定海。8月,英軍又北上直逼天津海口。後期因妥協派穆彰阿、琦善等得勢,林則徐、鄧廷楨被道光皇帝革職查辦。琦善到廣東負責中英交涉,擅自與義律訂立《穿鼻草約》,密許割讓香港、開放廣州和賠償煙款600萬元。1月26日,英軍強行佔領香港,作為繼續侵華的重要基地。

  第二階段,從1841年1月到同年5月《廣州和約》訂立。1月下旬,道光皇帝感到割地賠款有損大清尊嚴,下詔對英宣戰,派宗室奕山為"靖逆"將軍,帶兵萬餘人赴廣東迎戰,並"革職鎖拿"琦善。2月,英軍進攻虎門,關天培率部孤軍奮戰,壯烈殉國,炮臺失陷。5月,英軍進犯廣州,因奕山未作認真部署,激戰數天,清軍敗退城內求降,奕山與英軍訂立《廣州和約》,和約規定,清政府7日之內繳廣州"贖城費"600萬元,賠償英商館損失30萬元,清軍退駐廣州城外 60英里,贖金交清後,英軍退出虎門。

  第三階段,1841年8月到1842年8月《南京條約》簽訂。英政府不滿足於已取得的利益,任命璞鼎查代替義律,進一步擴大對華戰爭。10月1日,英軍再次攻陷浙江定海,定海總兵葛雲飛、鄭國鴻、王錫鵬率兵英勇抵抗,以身殉國,五千名將士全部壯烈犧牲;接著,英軍攻陷鎮江、寧波。1842年6月,英軍進攻長江,攻打吳淞炮臺,年近七十的老將、江南提督陳化成英勇抗敵,壯烈犧牲。最後,清政府在英國大炮的威逼下,被迫同英國全權代表璞鼎查簽訂了《南京條約》。

  雖然有林則徐、關天培等一些愛國將領英勇抗敵,但由於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敗、清政府的昏庸以及由此產生的經濟技術落後,以及由於經濟技術的落後而形成的軍事裝備的低劣、軍事技術停滯,歷時兩年多的鴉片戰爭,最終以清朝的失敗而告終。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代表耆英、伊裏布與英國代表璞鼎查簽訂了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條約規定:中國割讓香港給英國;賠償英國200萬元;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協定關稅,中國海關進出口貨物的稅率,無權自行確定,必須與英國共同議定。1843年,中英又相繼簽訂了《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作為《南京條約》的補充,通過這兩個條約,英國又取得了領事裁判權,凡中國人與英國僑民發生糾紛,交涉訴訟,其英國人如何科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不受中國法律約束;關稅值百抽五,規定英國貨物進出中國海關,大部稅率"值百抽五",內地通過稅"照舊輸納,不得加增",從而把中國關稅稅率固定在最低限度;片面的最惠國待遇,中國"將來如有新恩施及各國,亦應準英人一體均沾,用示平允",這就成為以後各國竊奪侵略特權的重要手段;英國軍艦可以常駐五口通商口岸,實即外國軍艦對通商口岸進行武力威脅,破壞中國的領海權。

  《南京條約》簽訂後,美國、法國等侵略者接踵而來,乘機索取特權,他們分別於1844年7月和10月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兩個不平等條約,它們不僅取得了《南京條約》中規定的一切特權,美國還擴大了領事裁判權的範圍,規定不僅中美民眾之間,而且美國人不論與哪國人在中國發生糾紛訴訟,均由美國領事審理,中國官員均不得過問,不受中國法律約束;美國人有權在五口通商口岸租地建樓、開設醫院、建立教堂,進行思想文化侵略;法國則取得了在通商口岸自由傳教的特權。此後,葡萄牙、比利時、荷蘭、西班牙、普魯士等國紛至遝來,要求"共同分享"侵略利益,1849年,葡萄牙公然強佔了澳門。古老中國的大門終於被資本主義列強的大炮和強權打開了。

  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為資本主義國家侵略中國打開了大門,從此各國侵略者接踵而至,它是中國遭受資本主義奴役的開始,是中國封建社會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個歷史轉捩點。鴉片戰爭前,中國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主權國家;戰後,中國的領土主權開始遭到西方資本主義侵略者的破壞。英國取得了香港,葡萄牙霸佔澳門。中國的關稅、司法、貿易等主權也遭到嚴重的踐踏,從而使中國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此外,外國侵略者還利用攫取的特權,首先在上海,繼而在各通商口岸設立租界,實行完全獨立於中國行政系統和法律制度之外的殖民制度。獨立的中國開始逐步向半殖民地的中國轉化。

  鴉片戰爭前,中國是個自然經濟佔統治地位的封建國家;戰後,外國資本主義憑藉著不平等條約的特權,向中國大量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中國逐漸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商品市場和原料榨取地,這些對中國的社會經濟起了巨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壞了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礎,另一方面刺激了中國城鄉商品經濟的發展,遂使中國逐漸成為世界資本主義的附庸。

  隨著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的侵入,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開始出現了第一批半殖民地性質的城市。在五個通商口岸中,上海發展最為迅速,它很快取代了廣州,成為全國對外貿易的中心。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一步步地變成了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及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標誌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的加深。

  《南京條約》簽訂後,英國資產階級滿以為可以迅速打開中國的市場,獲取鉅額利潤。但是,五口通商以來,英國很多商品在中國市場上滯銷,一是因為中國農民購買力極低,二是因為鴉片大量傾銷。然而,英國資產階級卻歸咎於在中國通商口岸開闢得太少,於是決定發動新的侵華戰爭,掠奪進一步深入內地的權利,取得開放全中國,壓低內地稅率、鴉片貿易合法化等新的特權,以延緩和挽救英國國內發生的兩次經濟危機、獲取更大的利潤。

  1856年至1860年,英、法等國侵略者為進一步擴大鴉片戰爭中所攫取的權益,打著全面"修約"的幌子,發動了一次新的侵略戰爭,這次戰爭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史稱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年10月23日,英國侵略者以"亞羅號事件"為藉口,悍然向中國發動侵略戰爭,1857年,法國以馬神甫事件為藉口,派兵與英軍組成侵華聯軍。1857年底,英法聯軍攻陷廣州,俘"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兩廣總督葉名琛,然後沿海北上。翌年5月,英法聯軍攻佔大沽口,進犯天津。6月,清政府派員赴天津談判,被迫先後與俄、美、英、法簽訂了《天津條約》。條約規定:外國公使進駐北京;開放牛莊(後改營口)、登州(後改煙臺)、台南、淡水、潮州(後改汕頭)、瓊州、南京、九江、鎮江、漢口等十處通商口岸;外國人可以進入內地遊歷、通商;外國軍艦、商船有權駛入長江和各通商口岸;修改稅則,減輕商船噸稅;對英賠款四百萬兩,對法賠款二百萬兩;並在附約中規定鴉片貿易合法化。

  《天津條約》簽訂後,英法侵略者仍不滿足,1860年春,再次挑起戰火。10月初,侵略軍一路燒殺掠奪,闖進北京,火燒圓明園。逃往熱河的咸豐皇帝,在英法聯軍的脅迫下,派奕(欣)為主持和議的代表,分別和英法簽訂了《北京條約》,條約規定:承認《天津條約》完全有效,開放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給英國,賠償英法兵費各八百萬兩。11月,英法聯軍退出北京,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

  沙俄侵略者乘第二次鴉片戰爭之機,大肆侵吞中國大片領土。1858年5月,俄國侵略者強迫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璦琿條約》,將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六十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強行霸佔;1860年11月,俄國又迫使清政府簽訂《中俄北京條約》,將烏蘇裏江以東四十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強行劃歸俄國;1864年10月,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強行割佔了中國西部即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四十四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

  經過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的神聖領土大片被割佔,領土主權遭到空前的蹂躪;資本主義侵略者攫取了增開通商口岸和內河航行權以及壓低關稅等特權,侵略勢力擴展到北方沿海和內地,這些口岸不僅成為列強侵華的經濟據點,而且由於外國軍艦"有權"駛入長江和通商口岸,因而成為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軍事據點和橋頭堡,中國的主權被西方列強進一步破壞和踐踏了,使中國社會經濟加速半殖民地化;傳教士深入內地"自由傳教",加深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許多傳教士干涉中國地方政治,霸佔民田,蒐集情報,扶植教民欺壓人民;戰後,鴉片貿易合法化,煙毒危害更深;《北京條約》把北京的門戶、北方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天津開為商埠,使之實際上成為西方資本主義侵略勢力大肆掠奪華北經濟的侵略據點,而且有利於西方列強在軍事上、政治上控制北京;各國公使常駐北京,直接干預中國政治,更便利了列強對清政府的控制和影響。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開始投靠外國侵略者,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起來,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革命活動。他們在共同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關係日益密切起來。太平天國革命失敗後,中外反動勢力進一步勾結,在中國建立起半殖民地的統治秩序,中外反動勢力的勾結加速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的進程。為了適應半殖民地化形勢的要求,清政府增設了新的統治機構:一是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一是總稅務司,這兩個機構的建立,正是清朝統治機構開始半殖民地化的標誌。

  第二次鴉片戰爭給中國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加深了。

  三、甲午中日戰爭及《馬關條約》的簽訂,標誌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的大大加深。

  19世紀70年代以後,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從自由資本主義階段開始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內,西方列強加緊爭奪市場、原料產地和殖民地,地處遠東的中國及其鄰邦,則成了它們爭奪的主要目標。它們從中國的鄰國到本土,實行逐漸的蠶食和鯨吞,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19世紀70年代中期,英國侵略西藏,1876年9月,藉口"馬嘉理事件",強迫清朝簽訂《煙臺條約》,英國勢力逐漸侵入西藏。19世紀後期,英俄兩國在新疆進行激烈的爭奪。1883年,法國挑起中法戰爭,由於清政府妥協投降,中國雖然取得了鎮南關大捷,中法戰爭仍然以"法國不勝而勝,中國不敗而敗" 而結束。1885年6月,李鴻章和法國公使巴德諾在天津簽訂了《中法天津條約》,法國侵略勢力伸進我國雲南和廣西,大大加深了我國西南邊疆的危機。

  日本自明治維新後,迅速走上對外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制定了以掠奪北韓和中國為首要目標的"大陸政策"。19世紀70年代初期,美國開始支援和唆使日本侵略台灣,日本在侵略台灣的同時,也侵略北韓。1894年春,北韓爆發東學黨領導的大規模農民起義,北韓政府進行鎮壓屢遭失敗,請求清政府派兵。日本政府決定利用這一事件侵略北韓進攻中國。6月,日本以保護日僑和使館為名出兵北韓,蓄意挑起戰爭,戰爭一觸即發。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戰,挑起了甲午中日戰爭。開戰後,李鴻章堅持避戰靜守的方針,置清軍于被動挨打的境地。9月初,日軍兵分四路進逼平壤,清軍守將葉志超臨陣逃脫,平壤陷落。17日,日軍在黃海海面襲擊清提督丁汝昌率領的北洋艦隊,雙方激戰5個小時,互有損失,清海軍管帶鄧世昌等戰死,北洋艦隊的"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廣甲"沉沒,失船較多,傷亡很重,李鴻章旋下令北洋艦隊退守威海衛基地。日軍佔領北韓全境並掌握了黃海、渤海制海權,遂由海陸兩線直逼中國國門。1895年 1月,日本組成山東作戰軍,海陸兩路夾擊威海衛。丁汝昌等將士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仍堅持戰鬥,丁汝昌最後自殺殉國。2月12日日軍入踞劉公島,北洋艦隊全軍覆滅。由於李鴻章和慈禧太后始終抱定乞求帝國主義"調停"和對日妥協的賣國方針,中國軍民雖然英勇奮戰,仍然損失慘重,甲午中日戰爭最後以中國失敗告終。

  1895年4月,李鴻章和日本代表伊藤博文簽訂了《馬關條約》,條約規定:清政府承認日本對北韓的控制;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全島及附屬各島嶼和澎湖列島給日本(在俄、法、德的干涉下,1895年11月,日本向中國索取3000萬兩白銀作為"贖遼費",在中國付清"贖遼費"後,日軍撤出遼東半島);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開放重慶、沙市、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日本輪船可沿內河駛入以上各口,並可在通商口岸設立領事館;日本人可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任便設立工廠,其產品免征各項雜稅,只按進口貨納稅,並可在內地設棧寄放;條約還規定日本軍隊暫時佔領威海衛,俟賠款付清和通商行船條約批准互換後,日本才撤退軍隊。

  《馬關條約》使日本割去中國台灣等大片領土,這就進一步地破壞了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這是日本繼沙俄之後,對中國領土進行的一次極嚴重的大掠奪,它直接助長了列強瓜分中國領土的野心。甲午中日戰爭后帝國主義列強爭相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中國面臨著被瓜分的危機;條約允許日本在華投資設廠,其他列強援引"利益均沾"的片面最惠國待遇條款,群起效尤,爭向中國進行資本輸出,從此,列強以條約為"依據",爭先恐後地在中國開設工廠企業,進一步掠奪中國的原料,使用廉價的勞動力,而使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工業遭到沉重的打擊,直接地阻礙了中國社會生產的發展;鉅額的賠款,加劇了清政府財政經濟的危機,更加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二億兩賠款和三千萬兩"贖遼費"相當於清政府年收入的三倍,清政府無力償還,不得不靠借外債應付,列強通過貸款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馬關條約》還為列強勒索大宗賠款開了惡劣的先例;中國割地賠款,加速了日本向軍國主義轉化,日本軍國主義者利用這筆鉅額賠款,投資于重工業,特別是軍事工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增強了它向外擴張侵略的軍事實力,日本逐漸成為侵略中國的最主要國家之一。

  《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一個賣國條約,它的簽訂使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使中國面臨著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使得中國半殖民地化的進程大大加速,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化。

  四、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及《辛丑條約》的簽訂,標誌著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甲午中日戰爭後,帝國主義列強爭先恐後地以中國為宰割對象,在中國掀起了劃分勢力範圍的狂潮,俄、英、德、法、日紛紛攫取在中國的各種特權。

  這一時期,帝國主義國家紛紛在中國開設工廠,搶奪礦山,成為向中國輸出資本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同時,列強對華的商品輸出仍在繼續增長。外國資本和商品的大量涌入,嚴重地打擊了中國的民族工業。帝國主義列強通過設廠投資、侵奪鐵路、礦山等資本輸出的方式,逐漸控制和壟斷了中國的金融和經濟命脈,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加重了民族危機,也極大地刺激了中國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們,他們強烈地要求設廠自救,主張自辦鐵路廠礦以"抵制洋商洋廠"。

  帝國主義大量向中國輸出資本,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但在客觀上也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隊伍也隨之壯大。甲午戰爭後,資產階級改良主義從一種社會思潮變成為要求學習西方資本主義,要求變法維新、走西方資本主義道路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根據資產階級維新派首領康有為所提出的變法建議,頒布了"明定國是"詔書,宣佈變法,這就是戊戌變法。變法共103天,9月21日,新法被慈禧太后廢除,變法運動宣告徹底失敗。

  當資產階級改良派在社會上掀起維新運動的時候,以農民為主體的勞動人民和部分士紳,在社會的最底層廣泛地掀起了反侵略、反瓜分和反洋教鬥爭。戊戌變法失敗後,這些廣泛而分散的愛國救亡運動,迅速地形成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1900年反帝愛國運動如急風暴雨般地迅速席捲京、津,波及全國。義和團高舉"扶清滅洋"的旗幟,嚴重地威脅了帝國主義在華的侵略利益。4月間,英、美、德、法四國照會總理衙門,限令清政府兩個月內"剿除"義和團,否則將派出水陸各軍代為"剿平"。

  1900年6月10日,英、美、法、俄、日、德、意、奧(奧匈帝國)等國組成八國聯軍,共二千一百多人,在英國海軍上將西摩爾的率領下,由天津進犯北京,正式挑起八國聯軍大舉入侵中國的戰爭。6月16日,八國聯軍攻陷大沽口炮臺,天津近郊的義和團紛紛進城協同清軍作戰,打響了悲壯的天津保衛戰。6月 21日,清政府對八國聯軍發出宣戰詔書,決心同洋人"一決雌雄"。慈禧在宣戰詔書中表面上慷慨激昂,實際上只想"茍且圖存"。宣戰後幾天,清政府電令駐外使臣,請求體諒,並保證"設法相機自行懲辦"義和團。為了達到乞降的目的,以慈禧為首的清政府用出賣義和團來換取帝國主義的諒解,來維持自己搖搖欲墜的統治地位。當義和團在圍攻北京西什庫教堂和天津保衛戰中同侵略軍殊死戰鬥時,新任幫辦北洋大臣宋慶,竟下令清軍在背後攻殺義和團。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和妥協投降的反動政策,使戰局日趨惡化。8月4日,八國聯軍在攻下天津後,集結2萬兵力自天津沿運河兩岸分兵進犯北京。8月14日,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分兵四齣攻掠,燒殺搶劫,使京津之間不少地方變成了瓦礫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時,部分愛國清軍和義和團同聯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在北京保衛戰中,共斃傷侵略軍四百餘人,清軍也有六百四十多人戰死。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和美、俄、法、日、英、德、意、奧、比利時、西班牙、荷蘭等十一個國家簽訂了《辛丑條約》,條約規定:清朝賠款白銀四億五千萬兩,分39年還清,年息四厘,本息共九億八千多萬兩,另有各省地方賠款二千多萬兩,並規定以海關稅、常關稅和鹽稅作抵押;在北京東交民巷設立使館界,各國可以在使館區內駐兵,中國人民不許在界內居住;拆除大沽炮臺和北京至大沽沿途的各炮臺,在天津周圍二十里內,不得駐紮中國軍隊,允許外國軍隊在北京和京榆鐵路沿線的山海關、秦皇島、昌黎、灤州、唐山、蘆臺、塘沽、軍糧城、天津、楊村、廊坊、黃村等十二個戰略要地駐紮,帝國主義還禁止把軍火和製造軍火的原料運入中國,以兩年為限,如列強認為有必要時,還可延長禁運年限;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組織,違者處死,各省官吏必須保護外國人的安全,否則該官即行革職,永不敘用;懲辦"禍首諸臣將",將端王載漪革職充軍新疆,莊親王載勳、左都御史英年、軍機大臣刑部尚書趙舒翹均賜令自盡,共處死大小官員百餘人;在侵略者"被虐"、"被殺"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試五年";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指定皇族親貴擔任外務大臣,辦理對外事宜;清政府分派王大臣赴德、日兩國"謝罪",並在德國公使克林德、日本使館書記生杉山彬被殺之處建立碑坊,為被毀的外國人的墳塋建立碑碣,"以昭滌垢雪侮之意"。

  《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條約,是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人民的又一副極為沉重的枷鎖,對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極為嚴重的影響。帝國主義通過這個條約,從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對中國進行嚴酷的控制和勒索,使中國的主權喪失殆盡。

  首先,在經濟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加速了中國人民的貧困和社會經濟的凋敝。帝國主義窮兇極惡地敲詐勒索,鉅額賠款,按當時中國人口計算,平均每人攤一兩銀子,相當於清政府12年的財政總收入,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賠款,是帝國主義對中國空前大規模的勒索。這次賠款以關稅、鹽稅和常關稅作抵押,使中國的海關稅、常關稅和鹽稅全部被帝國主義控制,清政府除了田賦以外,幾乎別無財政來源,於是加重搜刮人民,使廣大勞動人民陷入苦難的深淵,社會經濟陷於崩潰的邊緣,外債永無還清之日。中國在經濟上完全失去了獨立自主,成為西方經濟的附庸。

  其次,帝國主義從政治上進一步控制了中國,加深了對中國人民的壓迫和統治。《辛丑條約》雖然沒有規定割讓領土、開放通商口岸的條款,卻規定帝國主義國家可以在中國設立軍事據點和佔領區,它表明瞭帝國主義列強對華侵略的新變化和新特點。通過《辛丑條約》,帝國主義進一步控制了中國的軍事,使館界的設立,成為中國的"國中之國",外國軍隊駐守北京使館區,使得以武力為後盾的各國公使團可以直接地隨時隨地形成對清政府的軍事控制。北京和大沽等地炮臺被拆除,各國駐兵從北京到山海關,使清政府完全處於帝國主義軍事控制之下,外國軍隊可以隨時直接出兵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運動,嚴重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完整和國防安全。此外,清政府的許多重要政治措施,都必須聽從帝國主義的指使,帝國主義可以挾持清政府懲辦官員,可以指使清政府禁止中國人民組織反帝鬥爭團體,可以責成清政府禁止中國民族解放運動和人民革命運動,清政府各級官吏便不遺餘力的鎮壓人民的反帝運動,他們完全變成帝國主義的幫兇和走狗,帝國主義儼然成為淩駕於清王朝頭上的太上皇。

  再次,這時的清政府已經徹底投降帝國主義,在此之前,清王朝統治者與帝國主義之間既勾結又有矛盾,經常處於又和又打的狀態。義和團運動爆發後,帝國主義列強震驚于中國人民不可估量的"民族精神",認識到"瓜分一事,實為下策",決定仍實行"以華制華"的政策,繼續把清政府當作它侵略中國的工具。正是由於這一點,各帝國主義國家在提出《辛丑條約》的條文時,儘管勒索極為苛刻,但對清王朝統治者還是極為寬容,繼續讓慈禧維持這個"懦弱的政府",以致于慈禧向侵略者感恩戴德,表示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從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中外反動勢力的初步結合,到《辛丑條約》簽訂後中外反動派水乳交融的徹底結合,從此,清王朝成了"洋人的朝廷",清政府徹底變成了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辛丑條約》的簽訂,標誌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8月3日,聯軍中的英軍軍官出發前,在天津合影留念。
 
聯軍決定,8月4日進攻北京。這是聯軍的司令官們離津前的最後一張闔影。
 
向北京進發的聯軍,包括美國第15步兵團的這支樂隊。
 
行進中的聯軍的炮車。
 
13日下午,聯軍參加攻城的13700人,趕到各自的進攻出發地。日軍被分配攻打朝陽門、東直門和安定門。這是日軍在列陣。
 
一隊日本工兵即將參加進攻東直門。日軍被分配攻打朝陽門、東直門和安定門。這是日軍在列陣。
 
14日淩晨,俄法聯軍用大炮向東便門抵近射擊,揭開了聯軍攻城的序幕。東便門的箭樓被炸得面目全非
 
日軍集中幾十門大炮,轟擊朝陽門,摧毀箭樓,攻入城內,並向東直門、安定門方向,擴大戰果。清政府10萬守兵潰散。
 
英軍自廣渠門攻進外城,又從外城、內間找到圖上這一泄水口,潛入內城,最先進入使館區。

 
英軍士兵和兩個教民在解圍後的英國公使館墻外。
 
聯軍對捕獲的義和團或懷疑是義和團的人立即處決。聯軍統帥瓦德西承認說:"由此而死之人究有若干,實永遠不能查清。"(見《瓦德西回憶錄》)
 
聽命于聯軍的巡捕將義和團團民押往刑場。

《 本帖最後由 pen987654 於 2009-2-15 20:10 編輯 》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黑色爵士 + 1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09-2-15 09:43:19 |只看該作者
我覺得…說句好聽的,時代的恩怨時代的責任就交時代去負責吧!心心念念那些過往以久的仇恨,對我們的生活好像也沒有幫助的樣子。
嗯!…說句不好聽的,那些事情連你阿公輩的都沒來得及參與(現在的人要是能夠向上了解自家祖先三代以上事蹟的人算是厲害的了),說實在那樣的仇恨閣下真的那麼有感觸嗎?當然假如是大陸同胞的話就另當別論,畢竟他們才是直接受害者。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耍寶的貴 + 3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勵 ...

總評分: SOGO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10Rank: 10Rank: 10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09-2-15 10:18:05 |只看該作者
說句實話
我不覺的這是百年之恥
那時的中國完全不思改進閉門造車
有存在著自我中心,以為中國才是最強大的國家
整個國家也是腐敗的,小人當道再加上一個慈禧太后跟無能的皇帝
這種國家能打仗嗎能不輸嗎
清王朝要是那時候還是很強大有人敢動他嗎
不過如果是對岸地想法我就不知道啦
畢竟這種已經過那麼久的事情,也沒參予過
能到現在還能這麼憤慨也算難得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耍寶的貴 + 3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SOGO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4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09-2-16 13:46:28 |只看該作者
慈禧是個世紀末的XX
如果換成康熙或雍正
八國聯軍聯手攻中國都因該打不進北京

Rank: 9Rank: 9Rank: 9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09-2-16 16:14:44 |只看該作者
百年之耻.....也對啦,當年的滿清,朝政敗亂,國力衰弱
這樣的大餅不咬一口,那些外國政府忍得住嗎?
而且戰爭本來就是殘忍的,不人道的,
也不用想這些外國人能仁慈的對待交戰國,
若是當年國力強盛有如明初或清初,
這些洋鬼子敢動歪腦筋嗎?
會有樓主所謂的"百年之耻"嗎?
所以要怪也只能怪當時腐壞的政府自己招來的禍害,讓人侵門踏戶,
而今我們要從中瞭解並體悟,不想淪為歐美日列強的殂上魚肉,就該自立自強.....

"外國人是靠不住的!!!"

別在軍事國防上只想倚賴外國政府的施捨,
經濟上也別只靠代工賺微薄人工利潤,
技術!!
要掌握關鍵技術與製造能量,
唯有實力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與敬畏!!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黑色爵士 + 4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勵 ...

總評分: SOGO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人生如夢~   夢如煙~   煙如氣~   氣如屁~   人生如屁!!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09-2-17 22:30:15 |只看該作者
中國歷史上經過了多次外族入侵,五胡亂華、蒙古滅宋、滿清入關,中國還是中國,時代的巨輪還是繼續的往前走。
這些入侵的外族,表面上是統治著中國,最後呢?不也被中國漢化?
八國聯軍與八年抗戰,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只是一個短暫的傷痛,把八國聯軍定位成百年之恥,到也未必。
只要了解八國聯軍的成因,就可以發現這是當時的政府自找的,也是長時間累積下來的自大心態,當然比不過老外,隨便一打就變成紙糊的老虎。

Rank: 2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09-2-28 11:56:24 |只看該作者
滿族的鳥事不要址到中國的頭上,

眾所周知元、明、清是中國文化、軍事和經濟的三黑啊!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09-6-5 08:07:33 |只看該作者
百年國恥,不知何日才能洗刷。

熾天使(九級)

嫵媚的違規殺手

Rank: 12Rank: 12Rank: 12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9
發表於 2009-6-6 07:28:0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4-8-27 19:26 編輯
原帖由 pilot5566 於 2009-6-5 08:07 發表
百年國恥,不知何日才能洗刷。

早就洗刷了.現在的大陸已經掘起.已經是一個所有西方國家聯合對付的大敵.為什麼!?因為他強咩!!沒有任何一個西方國家有本事一個國家就能對付大陸中共.現今美國亦然
早在二次大戰時中華民國展現出超乎過人的韌性.打的"阿搭嗎孔固力日本人"困死在大陸之內
昔日八國俄德法美日奧義英.今日有那個國家有膽子像當初那樣打進北京.當場讓莫斯科.柏林.巴黎.華盛頓特區.東京.維也納.羅馬.倫敦通通變成焦土!!
現在大陸已經是一頭東亞的雄獅.其力量還得西方國家動用他在東亞的走狗才能禁錮他不出門.一但讓大陸中共走出禁錮大門.大陸人的時代就來臨了.到時就不是英國提督口中"殘破的大船".而是一艄縱橫四海無人能阻的航空母艦
我們還得感謝這群八國聯軍.沒這八國聯軍中國人不知道還要作多久的春秋大夢.這是一個值得記取的教訓.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寒冰神話 + 4 國際是現實的.惟有自立自強才是根本之 ...

總評分: SOGO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4

狀態︰ 離線
10
發表於 2009-6-9 00:08:06 |只看該作者
福兮禍所倚
禍兮福所伏
經歷這樣的百年大輪迴
下一輪正要重新出發
這當中自然有台灣的角色在(新月)
究竟有多高低起伏
請大家拭目以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12 10:4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