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的德國,很讓人景仰,與全世界作戰,打成這
樣,真的很讓我佩服。德國軍人的素質、德國戰車的性能威
力、德軍的霸道氣勢、甚至德軍的服裝都讓我喜歡。而且諸
如古德里安、隆美爾等戰術天才的戰場指揮也讓人神往。但
是,德軍常常會在最關鍵的戰略決策中犯下不可饒恕的錯誤
。這些錯我卻成為後來埋葬他們的關鍵因素。如果避免這些
錯誤,德國人是否有希望重新修改戰爭的進程呢?
錯誤一:戰略進攻的方向性錯誤
當時在占領了波蘭後,已經將凡爾塞條約中法國侵佔的德
國領土搶回,德國不應該全面對英國法國發動進攻,當時應
該利用英法的綏靖主義,不打他們,先進攻蘇聯,這樣英法
很有可能在背後支持德國,美國也會暗中的支持德國,當時
西方最大的敵人是社會主義的蘇聯,誰要帶頭進攻那裏,那
他們會非常支持的。
這樣蘇聯也不會得到英國和美國的物資支援,很有可能就
扛不住了,那樣再調過頭來對付英法,相信經過了蘇聯一戰
的德軍,消滅英國法國會更迅速些,而如果好好利用法國的
海軍,再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全力進攻英倫三島,英國
將被迫屈服。英國屈服後,美國沒有了落腳的地方,也只能
跟德國搞好雙邊關系了。
這種假設,德國沒有採用,先進攻了法國,也沒有辦法,
德國最恨的是法國,這個咱們東方人確實很難理解,德國一
戰輸的很不甘心,而且法國又利用條約占了德國很富裕的不
少地方,德國先打法國也很正常,總得先平民憤是吧。打法
國很痛快,很快解決戰鬥,不過德國接著犯錯誤了
錯誤二:沒有將英國遠征軍消滅
各位都知道頓克爾刻大撤退,那可以說是英國勝利的開始
。如果不是希特勒心疼自己的裝甲部隊,下令德軍停止前進
耽誤了幾天,那麼就沒有了這次成功的大逃亡,那英國30萬
遠征軍將被消滅掉,想想英國一共才多少人,如果沒有了這
幾十萬精銳的士兵,那後果將會怎麼樣?這些士兵都是將來
幾百萬士兵的種子啊,沒有他們,英國軍隊的精銳程度,都
要大打折扣,反擊的力度將會弱很多,諾漫底登陸估計都要
晚幾年,晚幾年意味著德國將開發出很多恐怖的武器,對占
領區資源的消化也將更徹底些,幾百萬兵員的動員也將不成
問題。
錯誤三:對英國轟炸的目標選擇錯誤
因為英國隔著海,不好打,那麼就轟炸,把他們的補給切
斷,餓的他們只能屈服和談,這樣也不是很錯誤,一開始轟
炸英國的空軍和空軍雷達,選擇很正確,英國已經快不行了
,抵抗的能力已經快沒了,偏偏為了報複英國轟炸了一下柏
林,改為專炸平民目標了,這下英國就緩過來了,又有了精
神頭了,造成轟炸的效果越來越差,最終也沒達到目的。
錯誤四:北非戰場
在非洲戰場,隆美爾表現不錯,打的英國簡直是屁滾尿流了
,英國的司令就換了一個又一個。但那個戰場,最關鍵的是補
給,沒有補給就沒有了一切。北非戰場,與歐洲隔著一個地中
海,一切物資都要從這個海上通道運過去,地中海上有個馬耳
他島,這個島位於地中海最中間,一開始德國對這個英國占領
的島狂轟爛炸的,島都快平了,這時候物資運送的很舒服,德
國的非洲軍團日子過的也不錯,打了不少的勝仗,但本來計劃
奪取這個島的計劃,竟然取消了,造成後期轟炸頻率降低後,
英國重新能控制地中海的運輸,這樣補給根本到不了非洲,全
被炸沉了,精銳的德軍啊,再沒有那麼風光的日子了。
我相信如果這個島早期占領了的話,那麼非洲德軍的補給,
不至於那麼緊張,那麼他們的作戰目標也將實現--占領埃及,
那樣紅海將被德國控制,英國的遠東物資,將不得不繞道非洲
南部,而且將很容易被德國潛艇獵殺,這樣英國的日子將非常
難過。而且控制這裏後,德國的勢力可以向遠東發展,那將可
以從南邊進攻蘇聯,蘇聯的日子將會更不好過。
錯誤五:進攻蘇聯的補給
其實進攻蘇聯的時機,我覺得還算不錯,當時蘇軍剛剛大清
洗,談不上厲害,並且取消了坦克軍坦克師,將這些裝備分散
到了各個步兵軍種,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但是就是沒有考慮
到,蘇聯很冷,打到莫斯科很有可能就是冬天了,怎麼就沒准
備些冬天的衣服呢,造成那些久經沙場的德軍凍死凍傷那麼多
,造成進攻莫斯科的失敗。
錯誤六:進攻莫斯科的兵力佈置
進攻莫斯科失敗,還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對形式估計的很
好,感覺拿下莫斯科已經不成問題了,所以將古德里安的裝甲
集群派向了南方,這樣就削弱的進攻莫斯科的德軍實力,造成
失敗。
錯誤七:蘇聯斯大林格勒地區的兵力佈置
蘇聯西南部,有個基輔大糧倉,還有個斯大林格勒,如果德
軍能拿下其中任何一個,將取得非常大的優勢,但是希特勒對
形式又估計的不足,分兵兩處,結果沒能拿下這個釘子城市,
造成幾十萬精銳的部隊集體投降,二戰轉折點就這麼出現了
錯誤八:庫爾斯克會戰
我們從前學過,庫爾斯克坦克大會戰,曆史上最大的一次坦
克會戰,蘇聯取得全面勝利。其實事實不至於是這樣的,這次
會戰,蘇軍本應該是失敗者,當時德軍的坦克不比蘇軍少多少
,質量又遠遠的強過蘇軍,哪能那麼容易失敗,主要還是美國
在義大利的西西里島登陸了, 希特勒想救援他的小盟友,在戰
役最激烈、最關鍵的時刻,抽調了幾個步兵師和幾個黨衛軍坦
克師,造成德軍沒有力量再發動進攻,只能等著挨打,造成繼
斯大林格勒後又一重大失敗。
錯誤九:對蘇聯的政治措施
蘇聯經過大清洗,可以說,被清洗殺掉的軍官百姓,都是冤
枉的,史達林的高壓政策,也造成國內有些怨聲載道,當時百
姓已經不喜歡史達林領導的這個蘇聯了,而德國進攻蘇聯後,
蘇聯百姓甚至對他們夾道歡迎,願意德國來解放他們。但希特
勒的恐怖政策讓蘇聯百姓失望了,德軍竟然如此殘暴,根本不
把斯拉夫民族的他們當人看,這樣只能跟著史達林保衛祖國了
。我覺得如果當時德軍能夠對這些蘇聯人仁慈些,讓他們好過
些,蘇聯投敵的人不會少的,就是這樣,蘇聯還出了許多投敵
人員,出了“俄羅斯解放軍”這個德軍番號,跟著德國打蘇聯
。如果這樣,感覺蘇聯也不會那麼堅強了,失敗也是必然的了。
以上這些錯誤,已經成了曆史的必然,現在我也屬於馬後炮
了,不過當時德軍的人才真的很多,上邊的很多錯誤,如果希
特勒聽了他的將軍們的建議,是不會犯的。
曆史也無法去假設,我只是談談看法,如果沒有這些錯誤,
還會犯其他錯誤,我只是惋惜德軍的精銳,並沒有為殘暴的希
特勒報不平。
希望世界和平的發展,沒有戰爭,
戰爭中最苦的還是普通人,犧牲的也絕大部分是平民。![](static/image/smiley/default/onion35.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