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45|回覆: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親情倫理] 與生命說再見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4-12 22:40:1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清明節期間,與朋友聊起死亡帶給人的省思時,他頗為感慨的述說自己與死亡的第一次接觸——童年
時代失去了父親的無依與徬徨,只知道從此以後將沒有人可以讓他叫“爸爸”。直到長大成人後才聽
母親說起父親的死因,內心卻是十分的悲傷與無奈。

原來祖母的個性十分剛烈,因為不喜歡父親自己選擇的結婚對象,因此對我們十分冷淡。六歲那一年
,因為大哥患了肺炎,一定得住院治療,而且必須及時籌措一筆保證金及醫療費用,於是父親硬著頭
皮向祖母借三百元,苦苦哀求下,祖母只是一味的數落父親的不是,並沒有借錢的意願,最後她甚至
拿起了一個銅板丟進牆角的一只水桶,冷漠的說道:「與其把錢給你,還不如丟進水桶裡聽那“撲通
”的響聲要爽快些呢!」

可是愛子心切的父親依然低頭懇求,最後他說了一句話:「今天借不到錢的話,我寧願去死。」可是
,倔強任性的祖母終究還是沒有讓父親帶回救命的三百塊錢。第二天一早,母親起床時看見父親吊死
在自宅的梁柱下。

令人唏噓的是難道真的“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嗎?父親的死亡帶給祖母内心一輩子的折磨與無法彌補
的愧疚,更是我們兄妹终生的痛——因為人生歷程中失去一個最重要的依靠和榜樣,無疑是一個重大
缺憾。

在一生中有多次面對死亡的經驗,可以說死亡是一堂必修的課程,這不是能從學校裡學會的,也不是
别人能夠傳授的,而是要自己親身去感受;小時候或許參加過親人的喪禮,但畢竟年紀還小,對死亡
的感受多半很模糊。

長大成人以後,我們開始接觸身邊鄰人、同事甚至長輩親友的離世,才真正開始體會死亡的意義;而
到最大衝擊與引起深思的卻是身邊最親近的親人的死亡,它會使我們深刻的感受到“死別”的無奈,
這份痛苦遠遠超過長時間的“生離”,那份戀戀不捨與遺憾甚至讓人很多年都無法走出喪親的哀痛。

我們會在喪禮中,依悲傷程度來判斷憑弔者與亡者的關係,這是無可掩飾的真實情感的流露。相對而
言,西方社會面對死亡的態度是比較積極的,認為那是蒙主寵召,是一個無可避免的人生歸宿;然而
在我們身邊卻看見一般人對亡者的忌諱和排斥,或許是因為太多民間習俗的誤導,讓重重的煞氣為死
亡披上了一層神秘的外衣,由於未知的一切讓人恐懼,所以總是避開喪家,甚至不敢瞻仰亡者。

民情風俗的不同讓死亡帶給人的意義也不同;其實,就像草木的榮枯與四季的輪替,死亡是已經註定
的必經過程,是生命最後的句號,不論貧富貴賤都會走向同樣的結局。但對生存者來說卻是複雜的情
感,有驚愕、有省思,更有幡然的覺悟,甚至可能從此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向和生活方式,所以,從某
種意義上來說,死亡也是生者新生的開始,是新的深刻啟示與寶貴的收穫,這是上天為我們精心安排
重要的一堂課。

在三文魚的生命歷程中,會在最後日子逆流而上回到原來的出生地,並在那裡終結自己的生命。當一
具具浮魚擦身而過,逆游的三文魚仍然堅持它奔赴死亡的征途,沒有一絲放鬆的奮勇向前,或許這是
宿命,也是天理。同樣的,我們無法阻止歲月的流逝將我們一步步的推向終點。既然認識到這是任何
人都不能避免、無法抗拒的结局,就應該學習以更坦然的態度面對死亡。

我們可以在臨終前灑脫的安排自己的後事:遺體的捐獻、採用水葬、土葬或天葬、火化處理等等,不
讓死亡成為子女的慌亂無措與負擔。而更重要的是,問問自己此生是否了無遺憾,人生一遭,都有一
個要完成的課題,那就是放下恩怨與名利,就是寬恕敵人,就是慈愛親人……當你這一世無法完成時
,就將留待來世繼續未了的課程。珍惜有生之年,努力追求生命的永恆,在浩瀚的宇宙裡,來到這個
世界的生命都是帶有使命的,讓我們找到自己的方向與目標,過一個無悔的人生。


        ..........................................................................................

人生總要面對一些不可忍的痛,這是我們必須修「生死學」這門課的原因。對自己的生命終點,可以
豁達。但面臨自己至親好友的生離死別,總有承擔不起的慟和痛。達觀的面對人生老成凋謝的必然,
接受「無常」是生命的常態。或許您可以更坦然地接受,原來生命的自主來自自我的開放。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Jason_Wu + 1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超級版主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0-4-24 12:52:46 |只看該作者

您回覆,我加分

剛烈的母親逼死了自己的孩子,這樣她會好過嗎?

這樣的行為是孝順嗎?為何要如此輕易向生命說再見

多少人為了掌握自己的生命而奮力求生...

大學的生死學翔風有唸過,大多數同學都把這個當營養學分看待

教授講著一個又一個生離死別的故事,臺下同學一個又一個跟周公切磋棋藝

不到那一日,難體那一感...悟嗎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該亞 + 1 感謝參與"您回覆,我加分"加分活動,歡迎常來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0-4-24 14:11:53 |只看該作者
人的感官和慾望所產生出來的行為~真的很難預測和自我控制~EQ管理將會是未來很熱門的課程~時代越進步人的EQ越退步~恰巧與時代進步成反比~原因何在?人的三毒心~越來越重~重到把自己親生兒子逼死~我想倫理觀念也越來越淪喪~所以諸行無常~一切沒什麼好執著~放下得大快樂!!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該亞 + 6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勵 ...

總評分: SOGO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5 19:5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