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820|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神仙故事】 蓬萊島上遇舊友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5-31 21:53:2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唐若山是魯郡人。唐玄宗時,曾任尚書郎。開元年間,他出任潤州刺史,施仁政,為遠近百姓所稱頌
。唐若山喜歡長生不老之道。弟弟唐若水是衡山的道士,得道家修煉要旨。若水曾經被應召進入皇宮
,不久又懇求回山,皇帝下詔允許他歸山。到了晚年,唐若山對長生之道越發篤誠。潤州府庫裡的公
款,他也用來買藥煉丹。賓客僚屬和骨肉親人,常常懇切地勸他不要這樣,他全都不聽。

一天,有一形容瘦弱,狀貌枯槁的老頭來謁見,說自己有長生不老之道。見到老頭的人都笑他衰朽老
邁。唐若山見了他卻以禮相待,極為尊敬,留他住了一個多月。老頭談論的,全都不是煉丹方面的事
。他問老頭擅長什麼,老頭蔑視這些煉丹之類的方術,喜歡肥鮮美酒,珍饌品膳。雖然他很瘦削,可
有三四個人的飯量。唐若山對他敬奉如初,毫無厭倦之色。

一天晚上,老頭從容地對唐若山說:“你家有一百來口人,資財的供應常常如此不足。你貴為一方的
長官,財力還差這麼多,一旦罷官閑居,憑什麼吃飯穿衣?何況府庫裡的銀兩錢帛,你也侵用了許多
,我實在是為你擔憂。”唐若山吃驚地說:“我治理這個州已經很久了,離任時必將有個交代。我也
常常為此發愁,但也想不出來好辦法。如果因此受懲罰,那是自作自受,心甘情願的,只是擔心一家
人要有挨餓受凍之苦了。”老頭說:“不要多慮。”老頭催他快擺上酒來,連飲了幾杯。唐若山平素
很少喝酒,這一天也飲了好幾杯。竟不覺得有醉意,心裡很是驚奇。這天夜裡月光很明亮,兩個人徐
徐走到院子裡。許久,老頭對唐若山說:“可派一個僕人,把鍋等鐵器運到藥室裡去。”唐若山就派
僕人在藥室布置坐席,砌起爐灶。老頭又說:“鐵鍋之類分為兩處,鍋底下放上燃燒的火炭,把鐵鍋
烘烤得象磚窯,讓人不敢正視它。”這時老頭從腰間解下一個小葫蘆,從葫蘆裡取出兩丸丹藥,往兩
口鐵鍋裡各扔了一丸。關門出來,老頭對唐若山說:“你有道骨,理應引渡你超脫人世,加上你還誠
實正直,生性不愛發怒,仙家特別器重這樣的品行。我是太上真人,到人間來遊觀,以便超度那些有
心之人。看你勤奮又有毅力,所以就來超度你。我所變成的黃金白銀,一部分用來留給你的子孫,或
救濟窮人;一部分用來支付你侵用的府庫裡的銀兩,不要留下後憂。這樣就方能有決心擺脫世俗的。
明天我在江心等著你。”說完,老頭就忽然不見了。

第二天早晨,唐若山打開藥室一看,昨天所化之物,光燦燦地把屋子照得通亮。他又關上門,和三五
位賓客一起登船漂遊在江面上,要去金山寺遊覽。到了江心之後,江上起大霧,咫尺之間也看不清東
西。只有唐若山看到了那位老頭。老頭駕著一條漁船,直接來到唐若山的船旁,請唐若山到漁船上去
。於是唐若山超然而去。不久,江上風波稍微平息,大霧散去,人們才發現唐若山不見了。

在郡中的幾案之間,有唐若山的訣別書信,那上面寫的全都是如何處理家事。又有一份奏章,人們就
把奏章報送給皇上。奏章的大意是:“世祿皆是暫時的榮華,世事不定,浮生難保,只有修真得道,
才能長生不老。昔日有丞相范蠡駕船泛五湖之間,是因為皇上不能和他同樂;留侯張良學習‘四皓’
而隱去,是怕皇上不能長久存在下去。這二人的離去,與臣的情況不一樣。我的運氣很好,趕上清明
盛世,又受皇上恩賜。早已悟到了升沉的道理,深深懂得止步的規矩。我潛心於修道,偶然得到了煉
丹的秘訣,我相信淮南王以前所言,黃金是可以做出來的。白日飛升,那是得真經的結果。我既已得
道,還有什麼可求的呢?因此我揮手告別紅塵,在大海裡神遊,扶桑在望,蓬島非遙。我遙望皇上的
城門,心中不勝犬馬戀主之情。”

唐玄宗讀了奏章後感到詫異,急忙下令豐厚地撫恤唐若山的家屬,催人把唐若水找來,讓唐若水和內
臣們一起,拿著皇帝的詔令,在江邊海濱到處尋訪,但是杳無音信。

此後二十年,有一個唐若山的舊部下從浙西奉使到淮南去,在魚市上見到唐若山在魚肆裡賣魚,和平
常人一樣。唐若山把屬下請到一條陋巷中,曲曲折折走了幾百步,來到一所華麗的府第。他讓屬下在
此休息,並請他用餐。他可憐屬下長期貧窮,就讓他到市上買了二十根鐵棒。第二天,屬下又遇到唐
若山,鐵棒全都變成了金子。他把這些金子全贈給屬下。他的這個屬下姓劉。現在,劉姓子孫世代居
住在金陵,其中也有修道的。

另外,相國李紳,字公垂,曾經在華山研習學業,糧食用盡了,就徒步走出山谷,去尋糧食。天將黑
時才回來,忽然下起了暴風雨。他就在一塊巨岩下避雨。到了岩下之後,他見到一位道士。那道士的
船停靠在石頭上,一位村童拿著槳立在船頭。李紳向道士一揖,道士笑道:“公垂在這裡嗎?”話說
得象老朋友似的。但是他們卻素不相識。於是道士問李紳:“你知道唐若山嗎?”李紳回答說:“我
曾經在《國史》裡讀過他得道成仙之事,常常景仰他。”道士說:“我就是唐若山。我要到蓬萊去遊
覽,偶爾遇上江霧,把船停在這裡。我和你以前有過一段緣分,所以才能在這裡暫時相遇,難道你忘
了嗎?”

於是道士拉著李紳上船。這時候江霧已散,月光皎潔明亮,象白天一樣。那船在空中泛泛地行駛,不
一會兒就到了蓬萊島。金碧輝煌的樓堂殿閣,林立在天上。有幾位神仙都是老朋友,要留住他們。其
中有一個神仙說:“李公垂正要輔佐國家參理政事,命中注定要做完這些事才能回來。”李紳也確有
以經國濟民為務的大志,不想留住這裡。眾神仙又讓唐若山把他送回華山。

後來李紳果然做了宰相,連續多年執掌軍、政大權。去世之後,他也將登上仙品。

( 資料來源:《仙傳拾遺》)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4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1-9-11 20:29:14 |只看該作者
唐若山,魯郡人也。唐睿宗先天中,歷官尚書郎,連典劇郡。玄宗開元中,出守潤州,頗有惠政,遠近稱之。若山常好長生之道,弟若水為衡嶽道士,得胎元谷神之要。常召入內殿,懇求歸山,詔許之。若山素好方術,所至之處,必會爐鼎之客。雖術用無取者,皆禮而接之。家財殆盡,俸祿所入未嘗有餘,金石所費不知紀極。

晚歲尤篤志焉,以潤之府庫官錢以市藥,賓佐骨肉每加切諫,若山俱不聽納。一旦有老叟形容贏瘠,狀貌枯槁,詣門款謁,自言有長生之道。見者皆笑其衰莆,若山見之,盡禮加恭,留止月餘,所論皆非丹石之旨。若山博採萬訣歌誦圖記,無不研考,問叟所長,皆蔑如也。復好肥鮮美酒,珍撰品膳,雖瘦老劣而所食敵三四人。若山欽奉承事,曾無倦色。一日一從容謂若山曰:君家百口,所給常若不足。貴為方伯,力尚多闕,一旦居閑,何以為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5 10:2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