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2-5
- 最後登錄
- 2025-1-1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9704
- 閱讀權限
- 200
- 文章
- 467
- 相冊
- 0
- 日誌
- 4
![Rank: 15](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5](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5](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5](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15](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邱清泉 (1902年1月27日-1949年1月10日) 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
抗戰期間曾任新編第22師師長與第五軍軍長 參與崑崙關戰役與滇西緬北戰役
抗戰勝利後參與國共內戰 為第二兵團司令 參與徐蚌會戰
邱清泉 字雨庵 學名青錢 浙江省永嘉縣蒲洲鄉人 父邱箴燦 母余氏
1922年入上海大學社會係就讀 1924年 黃埔第二期工兵科學生
受教期間 即參與弭平廣州商團叛亂事件 東江戰役 與弭平廣州叛亂事件
1925年畢業 任少尉排長 參與惠州戰役 升中尉
1926年調回黃埔軍校 升上尉連長
廣州國民政府發動北伐戰爭 邱清泉率入伍生連配屬於第4軍 曾參與汀泗橋之役 武昌攻城戰與南昌之役
陸軍軍官學校於1927年遷至武昌時 邱上尉率入伍生回校上課
但在寧漢分裂時為共黨所拘捕 同時被拘者還包括彭孟緝等廿餘人
逃出後抵南京 任北伐總司令部訓練處少校科員 旋任第9師營長 參與龍潭之役
1928年升中校 1929年任第二師工兵營營長 參與中原大戰
1931年任第10師上校團長 1933年升少將 任中央陸軍官校政治訓練處處長
1934年考取公費留學德國 先入工兵專門學校 結訓後進入柏林陸軍大學受訓
並曾參與1936年 德國陸軍的秋季大演習
1937年畢業回國 任教導總隊參謀長 並以此職參與對日抗戰
南京保衛戰
1937年 七七事變爆發 邱於11月隨教導總隊移駐南京 12月日軍進攻南京時 駐守於中山門與中華門一線
12月12日 日軍攻入中華門 部隊撤退時被困南京鄉間 期間曾被日軍第5師團徵服勞役 但未被發覺其身份
1938年逃出後 任由陸軍裝甲兵團擴編而成的第200師副師長 5月 日軍進攻徐州
第200師之一部編組為突擊軍第一縱隊 由邱清泉任司令 該部為機械化縱隊 被編入第一戰區司令部
抵蘭封對抗沿隴海鐵路進攻之日本陸軍第14師團 9月調鄭州 復率機械化縱隊參與信陽之役
崑崙關戰役
1938年10月 第200師將戰車部隊交由第5軍並納入其編制 此時第5軍下轄第200師 新編第22師與榮譽第1師
邱清泉此時擔任任新22師師長 負責組訓新兵 並修訂步兵班教範
1939年11月 日軍登陸廣東欽防 欲切斷中國與越南之國際交通線 並於12月4日攻占崑崙關
第5軍率所部於12月16日發動反攻 新22師奉命迂迴崑崙關 於20日切斷崑崙關的交通線
第5軍於12月31日攻下崑崙關 並於1940年1月18日換防之前都在崑崙關周邊高地與日軍激戰
此役日軍第5師團第21旅團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陣亡 兩個步兵聯隊與一個砲兵大隊被殲滅 聯隊長亦陣亡
邱因功升第5軍副軍長 並獲頒四等寶鼎勳章
滇西戰役
邱於1940年調委員長侍從室參議 1941年任軍訓部訓練處處長兼重慶第三警備區司令
1942年轉中央陸軍官校西安第七分校副主任 升中將 調新編第1軍軍長 旋於1943年 1月改任第5軍軍長
1943年底 國軍駐印度部隊開始反攻緬北
1944年8月 第5軍第200師與部份軍部直屬部隊奉派前往滇西龍陵參戰 歸第11集團軍節制 邱亦前往督戰
第200師於10月切斷龍陵交通線 助國軍於11月收復龍陵
後於1944年1月攻占畹町周邊要地 助第2軍於1月20日收復畹町
之後第5軍駐守昆明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第二次國共內戰
1945年10月3日 第5軍奉命解除雲南省政府主席龍雲職務 及昆明行營在昆明地區各直屬部隊之武裝
除零星衝突外 各直屬部隊武裝於3日晚即已解除 龍雲被圍於省政府 至7日離開昆明
1946年3月 第5軍調防南京 由於陳毅率新四軍佔據安徽 天水與盱貽一帶 於是第5軍於7月調淮南
與並分別於7月29日與30日攻占天水與盱貽 隨後北調宿縣 對敵方淮北軍分區進行掃蕩 一路所向披靡
8月 第5軍奉命轉戰魯西地區 同友鄰整編11師協同作戰 通過龍鳳戰役等戰 將敵方劉伯承部逐出魯西地界
直到1947年3月 第5軍劃歸第2兵團節制 邱中將兼第2兵團副司令 轉戰魯南與魯中 7月轉戰魯西
9月 第5軍改稱整編第5師 參與鄆城會戰 在丁里長一帶面對敵方粟裕所部主力圍攻 巋然不動
在友鄰吳化文部協同下 堅持敵攻我左翼 我攻敵右翼 經艱苦卓絕之奮戰 終將敵擊退
10月調平漢線 歸陸軍總部鄭州指揮所節制 11月 整5師擴編為整編第5軍 轄整5師與整70師
轉戰黃泛地區 並於1948年初確保隴海路的交通
1948年5月 陸軍總部徐州指揮所令整5軍前往豫東 與陳毅所部交戰
6月18日 劉伯承部攻進開封 由於開封為國軍補給基地 於是整5軍奉命馳援開封
但整5軍未抵開封, 開封即於22日失守 於是邱迂迴開封西南 於25日在陳留截斷劉部 遂於26日收復開封
但由於區壽年兵團在杞縣被圍 欲來解圍的黃伯韜兵團 在區壽年兵團覆滅時亦被圍於帝邱店
於是整5軍奉命馳援黃伯韜兵團 後於7月6日達成任務 此役稱為豫西會戰
國防部稱共軍損失約10萬餘人 但國軍共3個整編師與1個獨立旅被共軍殲滅 損失亦超過9萬餘人
1948年9月 邱任第2兵團副司令 10月任司令 駐碭山
第2兵團於11月7日奉命移駐黃口 11日徐蚌會戰奉命增援被共軍圍於碾莊地區的第7兵團 (司令黃伯韜)
但在22日被阻於離碾莊12公里處的大許家一線無法突破 而碾莊陣地已於21日被攻破 22日 第7兵團覆滅
第2兵團解圍不成後回防徐州外圍 30日奉命放棄徐州
由於撤退路線為部隊與難民所塞 且為共軍狙擊 12月3日始達陳官莊 但亦在同日與第13兵團一同被圍
4日第2兵團提出突圍作戰計劃 欲以軍或師為單位 作輻射狀突圍
但在前進指揮所主任杜聿明所主持的會議中 因第74軍軍長邱維達反對而否絕該議
1949年1月6日 共軍發動全面攻擊 9日攻進陳官莊陣地 10日凌晨 由於兵力折損殆盡 邱清泉遂自殺身亡
戰後中華民國政府追贈邱清泉為陸軍二級上將
邱清泉上將因崑崙關之役與滇西戰役而獲頒四等與三等寶鼎勳章 和美國 總統自由獎章
與共軍作戰時 亦於1947年獲四等雲麾勳章
中華民國政府在1949年7月頒褒揚令 1950年下令入祀台灣忠烈祠 1951年復頒褒忠狀
1961年 台中裝甲兵訓練基地改名為清泉崗基地
1966年3月20日 台中公館機場改名為清泉崗機場 以紀念邱清泉上將
邱清泉上將著有《教戰一集》《教戰二集》《建軍從論》等一系列軍事著作 現均傳世
邱清泉上將飽讀詩書 多有佳言名句 可謂近代儒將典範 現摘兩首如下
一 賜本軍立功諸將士:
汗馬黃沙百戰勳 神州多難待諸君 王業從來歸漢有 豈可江山與賊分
暖日照融千樹雪 寒風吹散滿天雲 猶多狐鼠遁逃處 河朔家家望五軍
此詩作與在冀南追擊敵軍之時 豪邁奔放之英雄氣概表露無遺
二
十年水流東 十年水流西 水流已無時 人事比爪泥
春殘花濺淚 暑去寒露淒 勝衰付煙雲 得失笑鬥雞
孔門聞道死 莊生與物齊 各言誌所取 身後互訶詆
是非無定論 榮辱不須迷 堂燕尋常入 暮鴉終古啼 不如傾斗酒 詩成和醉題
此詩為黃泛區會戰後回鄉訪親之間所作 前線戰局不利 始有隱憂 所以有“勝衰付煙雲 得失笑鬥雞”之句
而目睹家鄉質樸田園風光 又不免多生感慨 所以又有“堂燕尋常入 暮鴉終古啼”之句
詩尾“不如傾斗酒 詩成和醉題”更堪稱點睛之絕句 將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之磅礡氣勢表現得一覽無遺
轉自網路資料 綜整後發之
----------------------------------------------------------------------------
本文僅用以紀念我中華民國誓死衛國之優秀將領 並無他意
文中包含我國對日抗戰部分 還請部份人士切莫放大視之 並以圖挑起爭論
回覆請遵守版規 若有涉及政治 攻訐 挑釁等情事 將報請版主處理
《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09-9-4 19:31 編輯 》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