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1-20
- 最後登錄
- 2022-9-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62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84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月夜愁
月夜愁
作詞:周添旺 作曲:鄧雨賢
月色照在三線路 風吹微微 等待的人那未來 心內真可疑 想沒出彼個人 啊 怨嘆月暝
更深無伴獨相思 秋蟬哀啼 月光所照的樹影 加添阮傷悲 心頭酸目屎滴 啊 無聊月暝
敢是註定無緣份 所愛的伊 因和乎阮放昧離 夢中來相見 斷腸詩唱未止 啊 憂愁月暝
第一句歌詞「月色照在三線路」,三線路指的是當時新建的道路,中間是快車道,兩側是慢車道,在路樹及安全島的區隔下,馬路即成了三線的道路。
像高雄火車站前面的中山路,當時就叫「三線路」,三線路在當時是很新鮮的。原因是滿清時代台灣的路很狹,日本人來了之後在各大城市開闢幾條寬廣的馬路,中間快車道,兩旁慢車道,總共三線,所以叫三線路。當時三線路的情景和現在全然不同,當時沒有摩托車,沒有自用汽車,只有少數的客運車、貨運車,顯得路寬車稀;很久才有行人走過,很久才有腳踏車經過。在那種情境,透過分隔島的椰子樹,遙望夜空的明月,也是詩情畫意。
月夜愁於一九三三年「古倫美亞」灌錄唱片發行,作詞者周添旺年二十四歲,正值「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齡,而這一首歌曲可是他在台語流行歌壇獲得不朽地位的地一首歌曲。
在三十年代的台北,人少車稀,幽靜的三線路常是情人相約散步的好地方,尤其在月光下更是羅曼蒂克,這樣羅曼蒂克的氣氛,在傷心人眼裡來看更是點滴在心頭。年少易感的周添旺以「怨嘆月暝」、「無聊月暝」和「憂愁月暝」層層對月興愁,表達失戀人無聊的心情。
當時「皇民化運動」緊鑼密鼓聲中,日本人竟將「月夜愁」歌詞改為「軍夫之妻」,作為強徵台灣同胞當軍夫,去作無報酬勞動宣傳的「時局歌曲」,那種無奈的心酸,實是歷史悲劇的插曲。
六0年代,鄧麗君所主唱的「情人再見」,用的就是月夜愁的旋律,不過實在比不上台語詞的韻味。
月夜愁為台灣日治時期的古倫美亞唱片所出的台灣流行歌曲,迄今仍廣為台灣人所傳唱。
================================================
無意間發現的一首老歌,旋律有點哀淒,詞意中帶著無奈,這首"月夜愁"是1933年版的,
至今無數歌手傳唱過,聽了這首感覺時光倒流般的感動,有膠卷盤或留聲機的感覺,分享給各位回味....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