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656|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法像介紹] 清水祖師<1p>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6-27 10:21:4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3
 清水祖師,又稱「麻章上人」。閩南、台灣地區民間都尊稱為「祖師公」。由其面色可分為:「金面祖師」、「紅面祖師」、「烏面祖師」。民間又稱「落鼻祖 師」,據說每逢天災人禍變故時,他的鼻子會掉落,暗示災禍的前兆,故 得此名。清水祖師原是宋代的一名僧人,圓寂後逐漸演變成為閩南地區有影響的佛教俗神,至今仍在福建、台灣及東南亞一些地區擁有數千計的分爐和眾多的信仰 者。在民間,清水祖師的俗名還有“陳應”、“陳昭”等。民間傳說 ,清水祖師有七個分身,分別稱為蓬萊祖師、落鼻祖師、昭應祖師、輝應祖師、顯應祖師、普庵祖師、三代祖師等,其中顯應祖師、普庵祖師、三代祖師可能是其他 佛教俗神的尊稱,與清水祖師相混淆。如三代祖師姓林名珌,號自超,相傳為毗舍盧佛現身,坐化於德化縣美湖鄉。顯應祖師原名黃惠勝;普庵祖師俗姓餘,名丘 肅,號普庵,宋代江西省宜春人,事跡與清水祖師相似。

   《清水祖師本傳》記載:清水祖師圓寂於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享年65歲。在清水祖師的圓寂年之後有一行後人加上去的注釋:“祖師公生於宋仁宗二 十二年正月初六日,即慶歷七年是也。”慶歷七年即1047年。宋代長泰余克濟也說:今考行狀,以慶歷七年生,其遷化乃建中靖國元志年也。《安溪清水岩》: 北宋仁宗慶歷七年丁亥正月大師降世。《安溪縣志》卷九「普足禪師」記載,清水祖師在建中靖國元年圓寂時,享年57歲。《清水岩志志略》:清水祖師生於仁宗 二十二年,即慶歷五年(1045年)乙酉正月初六,涅槃於建中靖國元年辛巳五月十三日,年五十有七。

  史書記載清水祖師從不懂事的幼年就削髮為僧。清水祖師生活於1047-1101年間,當時宋代是福建佛教鼎盛時期,福建寺院之多,僧尼人數之眾,均居全國首位,時人有“閩中塔廟之盛,甲於天下”和“山路逢人半是僧”的描述。

  清水祖師確有其人,宋朝政和三年(1113年)十二月邑令陳浩然撰寫的《清水祖師本傳》:「祖師生於永春縣小姑鄉,陳其姓,普足其名也。幼出家於大雲 院,長結庵於

高泰山,志甘槁薄,外厭繁華。聞大靜山明禪師具圓滿覺,遂往事之。道成業就,拜辭而還。師曰:“爾營以種種方便,澹足一切。”因授以法衣而囑之。曰:“非值精嚴事,不可以有此。”祖師還庵,尊其師傅之言,乃勸造橋樑數十 ,以度往來。後移庵住麻章,為眾請雨

, 如期皆應。元豐六年,清溪一帶大旱,其村劉氏相與謀曰:“麻章上人,道行精嚴,能感動天地。”比請而至,雨即沾足,眾情胥悅,咸有築室請留之願,乃於張岩 山闢除菑翳,剪拂頑石,成屋數架,名之曰清水岩,延師居焉。以其年,造成通泉橋、谷口橋,又十年,造成汰口橋,砌洋中亭,糜費巨萬,皆取於施者。汀、漳時 人有災難,皆往禱焉,至則獲應。祖師始至,岩屋草創,凡三經營,乃稍完潔。岩東惟棗樹一株,祖師乃多植 竹木,迨今成蔭。其徒弟楊道、周明,於岩隈累石為二窣堵,臨崖距壑,非人力可措手,蓋有陰相之者。
         

劉氏有公銳者,久不茹葷,堅持梵行,祖師與之相悅。一日公銳至,輒囑以後事,仍言“形骸外物,漆身無益。”說偈訖,端然坐逝,享年六十五歲,建中靖國元年五月十三日也。」

   多數文獻記載清水祖師於元豐六年(1083年)擔任清水岩主持,時年39歲,十九年後圓寂。宋代長泰余克濟記載:元豐六年,清水祖師應當地百姓邀請,結 庵於清水岩,自是誅茅鋤草,岩棲穴處,十有九年。明何喬遠《閩書》:普足術行建、劍、汀、漳間,檀施為盛,居岩十九年。道光重纂《福建通志》:普足名重 建、劍、汀、漳間,檀施為盛,居岩十九年。

   劉公銳,安溪蓬萊人,“素悅禪理,不茹葷能持戒行”。他對清水祖師特別崇拜,元豐六年(1083年)延請清水祖師到安溪蓬萊祈雨就是由他“倡謀於眾議 ”。祈雨獲應後,懇切請求清水祖師“移宅蓬萊山”也是由他首先提出來的。清水祖師弘法蓬萊清水岩時,劉公銳經常去清水岩“親聆講經”,與清水祖師“情益契 合”,關係極為密切。他還捐獻“山林田地,充作寺業”,對清水岩的發展作出貢獻,故被“立為檀樾主,祀於岩左東軒。凡春日抬大師像下山迎香,必以公銳像配 迎駕前,蓋所以報其功也。”由於劉公銳與清水祖師的特殊關係,對清水祖師的生平最為熟悉,難免一些有溢美之詞,但《清水祖師本傳》應該說基本上是可信。

  《清水祖師本傳》載,“祖師生於永春縣小姑鄉,陳其姓,普足其名也。”永春縣小姑鄉為今福建省永春縣岵山鎮鋪上村,據當地珍藏的《桃源南山陳氏族譜》記載,清水祖師俗姓陳,名榮祖,《清水祖師本傳》中所謂名“普足”實際上是法名,非俗名。

   光緒間楊浚編寫的《四神志》中的《清水岩志略》則記載:“神姓陳,名普足,永春縣小姑鄉人,為宋理學名儒溫陵陳知柔字體仁,號休齋之裔,父某,母洪氏。 ”陳知柔是宋代福建著名學者,《福建通志》、《泉州府志》、《永春州志》等均有其傳記,他本人是進士,七個兒子也都是進士,故有“一門八俊”之美稱。查 《桃源南山陳氏族譜》,清水祖師這一支也是世代書香,太祖父陳瑊、曾祖父陳彥聖、大伯父陳樸、二伯父陳模、四叔陳權、弟弟陳夢得均是進士出身。其父陳 機,“學問該貫,尤長於詩,寫詩泳物,信筆立成。”《桃源南山陳氏族譜》記載:(清水祖師)兒時持齋誦經,日常與山下里人牧牛子戲,日暮吟經,牛自知歸, 後化清水祖師佛。

   相傳清水祖師俗姓陳,名應(一說為陳昭或陳昭應),字善足,北宋仁宗慶曆四年正月初六誕生於福建省泉州府永春縣小姑鄉,卒于建中靖國元年五月十三日,享 年六十五歲。陳應自幼在大雲院出家,因不堪寺院的虐待,於是到高太山結茅築庵,閉關靜坐,後經大靜山明松禪師指點,參讀佛典三年,終於悟道。明松禪師授他 衣缽,並告誡他:「我佛最大功德,就是行仁,是故要捨棄萬緣,以利物濟世為職責」,陳應就在麻章施醫濟藥,普救貧病,麻章人士尊他為「麻章上人」。

   拜別師父後還庵,勤儉克己,施醫濟藥。宋神宗元豐六年,福建 省安溪、永春一帶大旱,鄉人請他去祈雨,立刻甘霖普降,清溪人士感念他的恩德,就在蓬萊山上築一精舍,延請麻章上人居住,並稱此為「清水嚴」,後人尊稱為 「清水祖師」。麻章上人在此修行十九年,獨力募化,修橋鋪路,以利交通,人人稱便,漳州、汀州一帶的人都十分崇信他,凡遇災難時,就去求他消災解禍。宋徽 宗靖國九年,五月十三日在說教中端坐而逝,享年六十五歲。地方人士感念其德澤,建寺奉祀,并奉報朝廷,敕賜「昭應大師」封號。

   關於清水祖師主要功績。從《清水祖師本傳》記載來看,清水祖師在佛學理論上並無太多的創樹,其主要功績是熱心於慈善事業,他在永春時,“勸造橋樑數十, 以度往來”。在安溪時,又募化勸造通泉橋、谷口橋、汰口橋等。清水祖師一生勸造數十座橋樑,既實踐了佛教的“濟人利物”“廣種福田”的教義,而對百姓而 言,修橋鋪路是功德無量的善舉,符合了“凡有功德於民則祀之”的原則,所以得到百姓的敬仰甚至崇拜也是很自然的事。清水祖師在世時,以祈雨經常“獲應”而 聞名,在百姓看來,祈雨獲應是因為“道行精嚴,能感動天地。”所以百姓賦予清水祖師以神奇甚至神秘色彩,清水祖師去世後,演化成佛教俗神為百姓所崇拜,在 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演化為民間信仰。

   另外根據三峽祖師廟說明,清水祖師是北宋京都開封府祥符縣人(今河南開封),曾追隨宋丞相文天祥義舉勤王,英勇抵抗元兵,轉戰大江南北,是抗元扶宋的民 族英雄。清水祖師生前隱居於福建清水巖,死後明太祖追念他功在國家,敕封為「護國公」,昭命於福建省安溪縣清水巖建立祠堂崇祀,因此福建永春安溪人稱他為 「祖師公」,其廟宇稱為「祖師廟」。但清水祖師生活於1047-1101年間,這時北宋與遼、夏對峙,而金是在1115年才立國,1120年宋朝還聯合金 夾攻遼,1125年遼滅亡後,金才開始攻打宋,這時元朝並未入侵中原,但清水祖師已圓寂幾十個年頭了,不 太可能“參加到抗元鬥爭中。”

  安溪一帶的居民,都奉清水祖師為主神,保護地方的安寧,清代安溪人士遷移往台灣,也各奉祖師的香火來台灣,代為塑像建廟,作為共同信仰及連絡鄉誼的地方。台灣有安溪人的地方,就有清水祖師的分身,當然也就有建造祖師廟。每年 逢清水祖師爺誕辰,都要舉行三獻禮及誦經祝壽等儀式。

   祖師廟的祭典分別由地方俗稱的「七股」(即七種姓氏)劉、林、陳、李、王、大雜姓及中庄雜姓等輪值酬神。輪到主祀的一股,必需飼養大豬公(神豬),參加 競賽,有的豬公甚至重達一千餘斤。據說,吃到祭神豬公的人會發達且有好福氣,因此每到這一天,許多民眾就開始爭購大豬公肉。

   相傳祖師初到清水巖時,有畬鬼(畬為蠻族之稱,為古時散居在浙、閩境內的一部份猺民)也穴居在內,於是相約鬥法,誰勝了就是清水巖的主人。祖師居穴中不 出,任由畬鬼在外火薰七晝夜,祖師出來後除了滿面烏黑外,毫髮未傷,畬鬼終於被祖師收服,成為祖師屬下的張、黃、蘇、李四大將軍。

  另有傳說,清水祖師自幼父母早逝,需依賴兄長生活,因嫂嫂坐月子無法下廚,令其代理炊事,誰知他竟把兩隻腳放在灶內當作柴燒,過了一會兒,整個人都不見了,化成了一道黑煙,從煙囪裏遁飛到天上去做神了。所以後來供奉他的人,才把他的塑像面部塗成一片漆黑。

   據傳祖師塑像的鼻子和下巴曾被山寇打斷過,後來每次出現天災人禍時,清水祖師的鼻子就會自行掉落,以示警告,所以清水祖師的塑像幾乎都有一個可以活動的 鼻子和下巴,故又稱為落鼻祖師。有一次清水祖師繞境,經過某家門前,鼻子突然掉落,當夜該戶人家發生火災,大家傳為祖師顯靈。參拜祖師的人,如果身體不潔 或心里不虔誠,祖師生氣,鼻子就掉落。另一說,祖師被山賊挖掉鼻子,雖經和尚修愎,自此以后,每有異故,鼻子自行掉落,但是所掉落的地方,必定在袍袖里。

  據《清水嚴志》記載:清水祖師俗名陳普足,原籍永春小岵鄉文溪人,生於宋慶歷七年(1047),在家鄉出家,精通佛理素孚眾望,人稱麻章上人。元豐六年(1083)來到蓬萊駐錫張岩,續修寺宇,遂改張岩為清水岩。他常云游閩南各地,為人施醫濟藥,祈福除疾。建中靖國元年(1101)五月十三日,上人於寺內端然坐逝,葬于岩后,為其藏骨塔定名為「真寶塔」。后地方官紳奏請封為「臨應大師」,嘉定三年(1210),又加封為「臨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世稱「清水祖師」。

  南宋時期,清水祖師的神階大大提高,其標誌是他先後四次得到朝廷的敕封,敕封清水祖師牒文均完整地保存在《清水岩志略》、《安溪清水岩志》等志書中,牒文詳細地記載了請封和敕封的經過。

   第一次請封是在紹興年間,由安溪姚添等人上文朝廷請封,理由是清水祖師生前剃髮為僧,苦行修煉,死後“本州亢旱,禱祈感應”。 到了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三月,禮部批示福建路轉運司,派人到實地調查。龍溪縣主簿方品奉命到清水岩視察,認為“委有靈跡,功及於民,保明指實”。 旋又委派轉運司財計官趙不紊前去核實,結論與方品相同。禮部再與太常寺勘會後,認為符合有關敕封條文,隆興二年(1164年),下牒敕封清水祖師為“昭應 大師”。

   第二次請封在淳熙初年(1174年)前後,由安溪縣迪功郎政事仕林時彥等聯名上文請求增加封號,並賜塔額。理由是清水祖師“祈禱感應,有功於民”。禮部 下文泉州府派人核實。最初派遣永春縣主薄迪功郎黃慣前去詢究,黃慣通過實地調查,證實清水祖師“祈禱雨晹,無不感應,委有靈跡,功及於民”。不久,又按條 例,“委派鄰州興化軍,差官前去地頭體究。”莆田縣丞姚僅等奉命前去安溪清水岩一帶調查,再次證實清水祖師“遷化之後,英靈如在,凡人有疾病,時有雨晹, 及盜賊之憂,隨禱隨應。”後來,又下文要求漳州府差官再次前去核實。漳浦主簿周鼎以奉命到安溪清水岩視察,當地百姓列舉一系列靈異證明清水祖師確實“委有 靈跡,惠利及民”。經過這樣反反復復的調查核實,直到淳熙十一年(1184年),禮部與太常寺才同意增加封號,下牒敕封,封號為“昭應慈濟大師”。但賜塔 額的請求,由於無有關條文可依,未能滿足要求。

   第三次請封是在慶元六年(1200年),理由是“近日雨澤稍愆,……靈應顯跡有功,乞加封。”嘉泰元年(1201年)牒下,加封為“昭應廣惠慈濟大師 ”。同時被敕封的還有福州南台武濟廟的英護武烈鎮閩王,左協威廣惠靈惠侯,右翊忠嘉澤顯應侯。這次封賜,手續比較簡單,從請封到敕封僅用一年時間,比歷次 封賜所花時間都短。

   第四次請封是在嘉定元年(1208年),理由主要是開禧三年泉州大旱,在求助其他神佛祈雨不應的情況下,嘉定元年抬出清水祖師,“為民祈雨,隨即沾足 ”。禮部先委派仙游縣主簿韓淤前去體究,爾後又派長泰縣尉何葆復實,均以確實“祈禱靈驗,惠利及民”上報。嘉定三年(1210年)牒下,再加封為“昭應廣 惠慈濟善利大師”。

  「清水嚴」,位於福建省安溪市蓬萊鎮,峻峭嶙峋,奇嚴怪石,如石筍、石船、石鼓、石磐、似羊似虎,無不形肖神似。在嚴叢石壁深處,有許多直穿山腹的石洞。其中「獅喉」洞, 窈然深邃,傳說可直通泉州灣。嚴上一泓清水飛瀉而下,宛如珍珠巨帘垂挂空中,這就是有名的清水帘。供奉清水祖師的古剎清水嚴廟,依山而建於清水嚴懸崖峭壁 間,亭台樓閣,飛檐翹角,結構縝密,廟頂用琉璃瓦砌成,雙龍拱日,殿前壁上有金魚戲水、飛鳥翱翔等浮刻石雕。殿堂彩繪斗拱,青石龍柱,雕工細膩,條紋流 暢,活龍活現,整座殿宇造型氣勢磅礡,堪稱 宋代遺留的建筑藝術珍品,歷史悠遠,構造奇偉,而聞名於海內外,清水嚴也緣此得名。嚴窟外有一棵古樟,干粗六、七人拉手合抱仍不能成圍。樹冠樹枝全部向北 伸長,更為奇特,故名「枝枝朝北樹」。還有一棵羅漢松,高僅三丈,干粗不到一圍,傳說「三年長一寸,雷打矮三分」,據史籍記載,這兩棵古樹,已有八百多年歷史。

文章內容~網路轉帖

《 本帖最後由 sccot 於 2009-10-16 18:30 編輯 》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09-6-27 14:41:07 |只看該作者
恭祝左營清水宮天上大上聖母.二聖母.三聖母.清水祖師爺公奉玉旨往雲林縣北 港朝天宮謁祖過爐進香大典農曆潤月五月五日國曆6 月27日先鋒官左營元帝廟五上帝公.監考官左營元帝廟神農大帝爺公.監考官元帝廟大上帝公.主考官左營元帝廟上上大聖母.護駕官左營店頂仔 天上聖母.今夜11點報壇.12點半吉時三聲鳴 炮出發.本宮開路鼓.三輪車.路關牌.進香旗. 招軍旗. 長老組. 宋江陣.行路吹.滿路香.鼓吹.先鋒官元帝廟五上帝公神 轎.代天府劍印將軍.燕巢尖山代天府李府千歲神轎.慈聖 宮中壇元帥神轎.蘇家天上聖母神轎 .星顯宮開路鼓.滿路香.香擔.葉竽祖師神轎 .慶隆宮開路鼓 .滿路香.香擔 .溫府千歲神轎.左營天虎宮開路鼓. 滿路香.趙府千歲聖駕.咸池宮開路鼓.太陽星君爺公神轎. 紫玄宮開路鼓. 保生大帝神轎.保善宮開路鼓.聖樂團.滿路香.觀音佛祖神轎.天府宮開路鼓.滿路香.香擔.中壇元帥神轎聖駕 .豐穀宮五顯大帝華光天王聖駕.元帝廟田都元帥神轎.開路鼓.鎮福廟開路鼓.滿路香. 福德正神神轎.啟明堂開路鼓.滿路香.聖樂團 . 文衡聖帝神轎聖駕. 應興宮.三山國王神轎.豐穀宮一甲中壇元帥神轎 .滿路香.開路鼓.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22 03:04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