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中有四分之三的傷者都傷於炮火。炮彈彈片造成的傷害通常比子彈造成的傷害嚴重。炮彈彈片會將一些灰塵帶進傷口,這很可能會導致感染。這些因素意味著,一個胸部中了炮彈彈片的士兵的死亡率為胸部中子彈的士兵的死亡率的三倍。炮彈的爆炸還可以通過引起腦震蕩而致死。除了生理上的傷害,炮火還會造成心理上的傷害。長時間的炮擊經常會導致士兵休克,而這在當時還沒有被完全地了解。(現在這個癥狀通常叫做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人們對它了解的更多,雖然還不是完全了解)
亞德里安M15式頭盔
美國海軍陸戰隊使用的英式布羅迪頭盔
德國M1916式鋼盔
在一戰的頭一年,雙方都沒有為士兵配備頭盔。士兵只帶著布或皮革帽子上戰場,而這些帽子幾乎無法保護他們的頭部。當戰爭演變為塹壕戰時,許多士兵的頭部都因為炮彈的碎片而受傷了。
法軍首先意識到了他們需要更好的防護,並且在1915年夏天開始配發鋼盔。 亞德里安式頭盔代替了傳統的法國圓筒軍帽(Kepi),後來它也被比利時,義大利和其它許多國家採用。
大約在同時,英軍也在研製自己的頭盔。法國頭盔由於不夠堅硬和太難批量生產而被棄用。英軍最終選擇了布羅迪式頭盔。它有一個很寬的鋼盔檐,能夠保護士兵不被落下的東西砸傷,但是它對士兵頸部的保護卻較少。美軍使用了同樣的頭盔,但也有一些單位使用了法國頭盔。
德國在1916年開始使用M1916式鋼盔取代普魯士M1867皮革尖頂盔。這種鋼盔,也就是一般意義上的德式盔,最大的特色就是兩側突起的通氣孔,以及對頸部有較大的保護。戰後,德軍推出了改良形的M35,但外觀基本相同。 時至今日,在美軍、中國人民解放軍、日本自衛隊等的現役鋼盔上仍有M1916的影子。
一些精銳的義大利部隊使用的頭盔是由古羅馬頭盔演變而來的。
這些頭盔中沒有一種能夠為臉部或眼部提供防護。於是,一些機槍手裝備了護目鏡,而比利時人使用了百葉窗式的防護鏡來保護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