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39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俗技藝] 布袋戲<5P>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7-18 10:28:1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台灣布袋戲

中國地方木偶戲的一種。又稱掌中木偶戲。因戲偶小巧而裝以小戲籠,與提線木偶大籠相對,故又名之為小籠。其偶人造型、舞台佈景、音樂曲調諸方面,都有較為嚴格的要求。戲班分前後場,前場表演撐技,即由頭手、二手(主演、助演)2人操縱戲偶;後場4人,分擔文武場。唱腔一般採用漳州調。樂器有月琴、單皮、堂鼓、小鑼、鐃鈸等。演出多為有譜可循的傳統劇目,內容大抵取材於歷史故事,或者民間傳說

 
台灣布袋戲-傳統
台灣布袋戲,據說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從閩粵沿海一帶傳入。最初流行於台灣嘉義、鹿港等閩南人聚居地區,道白曲調均帶閩南鄉音,被閩南人稱為家鄉戲。後來逐漸擴散到台灣全省。日本帝國主義侵入台灣,竭力推行「皇民化」政策,強迫將台灣布袋戲改成日本式的木偶戲,以台語夾雜日語道白,用西洋樂器伴奏,使之遭到無情的踐踏,一些老藝人紛紛轉到鄉野民間。及至50年代,登記在冊的500多個偶戲班,又因受到所謂現代藝術衝擊,僅存無幾。只有台北許王的小西園、李天祿的亦宛然等少數幾個班子,仍保留有漳泉布袋戲的余風。1963年,老藝人黃海岱之子黃俊雄的真五洲木偶劇團,以現代先進的聲光電技術,運用於台灣布袋戲的舞台上,首先將《雲州大儒俠史艷文》搬上電視熒屏,引起轟動。不過,由於經他改造的木偶與手掌比例很不協調,致使表演者無法發揮掌上功夫。特別是採用搖滾樂等西洋樂器,伴以台上搖搖晃晃的文偶、磕磕碰碰的武偶,已失去了台灣傳統布袋戲的風格..


布袋戲演出

演出上可分為前場與後場,前場即戲台部分,觀眾可見到操偶師傅操作人偶於戲台上的表演,後場則包括了操偶師、樂團和口白師傅。



 
戲台
不管哪種形式表演,布袋戲的演出都需要有戲台,該戲台一方面作為區隔前後台以及觀眾與演出者之間的功能,一方面提供演出所需要的戲劇佈景。布袋戲發展之初,戲台較為簡陋,僅用扁擔,布廉架起簡易戲台。後來布袋戲逐漸受歡迎,戲台也變得較為複雜,繼而誕生了早期的四角棚。該三至五米寬之戲棚其構造類似於一座小型土地公廟,有四根柱子,中間是大廳,為戲偶活動的舞台,其四面之中,三面皆空,大廳中有一層交關屏,用來遮掩演藝人之用,早期的四角棚的裝飾及雕刻都較為簡單,但後期逐漸發展得更為複雜精緻,配合木雕技術以及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來製作戲台。
19世紀,布袋戲發展出六角棚戲台,又稱作稱彩樓,其在舞台的左右前方各加一個斜面,吸引左右兩側的觀眾,此種六角形舞台設計,雖戲台場寬雖未大幅度增加,卻使得戲台空間及視覺效果更加富變化。而此類美觀而裝飾豐富的戲台,雖然能吸引觀眾且本身即為雕刻的藝術品,但造價昂貴且搬運不易,因此並非所有戲班皆能夠負擔得起,因此在台灣於1930年代後,出現了一種看板式的彩繪戲棚。這類戲台的裝飾圖案全數以平面彩繪的方式製作,其造價便宜也易於搬運,且舞台效果並不輸給傳統戲台。至今,該戲棚仍為布袋戲團體演出的主要戲台選擇。


 
操偶演出
布袋戲開演後,戲台上的操偶動作成為演出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就傳統布袋戲而言,布袋戲戲偶為30cm左右的小戲偶,軀幹和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裝,因此操偶表演者會將單手手掌放入中空戲偶進行表演。以左手操偶為例,只要將食指部分套入偶頭,拇指放入布袋戲戲偶右手,另外三根手指放入戲偶左邊(左手)之後,即可利用手掌與五指的搖擺或晃動,來控制戲偶頭、身體、與手來作操偶表演。換句話說,布袋戲操偶入門相當容易:操偶人員僅將手放入中空偶身即可做戲偶之點頭,搖頭,行走之表演。不過因為木製戲偶表情並無變化,要借由木偶肢體動作表達劇中人物情感尤其重要,也有其一定難度。


                               
若再就角色方面來論述,布袋戲偶約略可以分為生、旦、淨、末、丑、獸、雜.....等七種角色。各種操偶表演要顯現出各類角色的手勢、步伐和動作。因為布袋戲可單手操偶,因此傳統布袋戲操偶師,通常可一人操縱兩偶,互做對談動作的文場表演,更甚者,兩手均可做木偶之跑,跳,拋接,武打等武場表演。事實上,於實際操演上,布袋戲除了武場大堆頭場面,或龍套角色出現串場外,布袋戲戲劇進行中,通常以兩偶兩角色之間的互相對話與肢體互動為最多。就此,跟一般中國傳統戲劇相同,若對話較多者稱為文戲,武打互動較多者稱為武戲。
20世紀中期後,為了表達更多視覺效果,台灣操偶表演隨著戲偶從30厘米長演變成50厘米,甚至加大至70厘米以上。因應此變化,一偶之操作從單手變成了雙手。除了手仍舊放入戲偶內,以食指放入偶頭外,偶頭與偶身內尚加裝有特殊裝置,可用繩子拉動控制眼睛睜眨、用中指扳動嘴唇控制、用內藏機關彎曲手腳等。除此之外,左右手都需要配合相當多的操偶技巧,才可讓布袋戲木偶做轉身,沉思,奔跑,跳接,甚至雲手臥魚等身段的自由操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哪時期的布袋戲演出,都出現了操偶者兼口白,甚至還包辦音樂後場的情形。而此種獨挑大樑的布袋戲操演方式,即使於21世紀,常見於閩南或台灣。


戲碼
17世紀中期開始盛行之初,傳統布袋戲表演形式相當簡單,演出戲碼以即興表演為主,至今此種方式仍盛行於部分閩南地區,例如於台灣仍偶見擺仙跳八仙等沒有口白的迎神演出。18世紀起,開始漸漸講究其演出戲碼的布袋戲,出現了演出時間長達一小時以上的才子佳人及審案類型的戲碼,例如至今仍流傳於世的《四錦裙記》 《烏袍記》《喜雀告狀》等等正本戲碼。然而以才子佳人、審案為主的文戲戲碼受流行情況於布袋戲上不若武打戲碼。至今傳統布袋戲仍以武戲、歷史演義為主的小說戲碼為主流,其中以時間為一小時演出的三國演義、西遊記、封神榜等章回小說改寫戲碼為最受歡迎。而就平常而言,除去音樂之外,布袋戲演出戲碼幾乎都以口白對話為主,並沒有唱腔歌曲等表現,這種特色與其他中國傳統戲劇有相當大不同。
除了以上戲碼之外,1980年代之後,布袋戲發展一枝獨秀的台灣,則發展出武打,搞笑科幻等戲碼。演出時間仍為一小時左右,戲碼已不遵循古制的該類型布袋戲,通常並不歸類於傳統布袋戲....

出場詩
通常,布袋戲每位要角出場時都會有自己的四念白,而這四念白即是所謂的出場詩或定場詩﹔而之所以稱為四念白,是因為該出場詩通常由「四句」五言或七言古詩所組成的閩南語「念白」。
就戲劇表演方面,出場詩實為布袋戲演出的極大特色。事實上,拉長語音、注重語調旋律該出場詩,不但讓戲劇角色自報身份,讓觀眾容易瞭解外,其文言式的用字遣詞更常常代表了戲偶之角色、身份與性格。舉例來說,布袋戲演出中,觀音菩薩角色的經典出場詩為:「南海普陀自在,說法三千世界;佛法無邊無量,凡人難到蓮台」、老生出場詩可為:「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年中年萬事休。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老漢姓維,名基。」而店家小二的龍套出場詩則可為:「茶(酒,菜)迎三島客,湯送五湖賓,不將可口味,難近使錢人。小A是賣茶(酒,菜)的。」一般而言,布袋戲演出使用拉長語音,介於口白與唱腔的念白式表演,除花旦外,僅出現於定場詩為多。也就是說除了出場詩之外,布袋戲語調多以說書式的口白為主。
於台灣的布袋戲戲劇發展上,稱為四念白的出場詩傳統於1980年代雖有所大幅度改變,但仍保留一定的對仗、平仄。例如於台灣相當流行的霹靂布袋戲戲劇中之知名角色劍君十二恨,就擁有改編自清代文學家張潮幽夢影的「十二恨」出場詩。而事實上,自1990年代以降,台灣電視布袋戲除出場詩之外,每個角色更將其出場詩延伸發展成獨特的個人配樂甚至主打歌曲,讓觀眾聽其配樂演奏即知道為即將出現的是那位角色,此種型態亦可稱為出場詩的延伸模式。                                       

                                     
音樂與口白
除了定場詩與操偶演出,與前後場最有關聯尚有音樂伴奏與口白。除了木偶或操偶表演外,後場人員的配樂、口技表演、與前場文武劇情相配合,作出快板慢板演出,是一個布袋戲團的功力所在,布袋戲有句行話這麼說:「三分前場,七分後場」正說明了後場對於音樂或口白對於表現布袋戲精髓的重要性。
在後場配樂方面,傳統布袋戲的伴奏有北管及南管兩種音樂風格。後場根據樂器的不同可以分為文場和武場,武場指只有節奏而無音高的打擊樂器,文場指有音高變化的拉弦、彈撥、吹管樂器的演奏。
若再詳加細分:武場樂器包括了鑼、小鑼、小鼓、通鼓、鈔、鈸、拍板、等,而文場則包括二胡、嗩吶、拍板、月琴及笛子。而此配樂型態上可依劇種再細分為生旦戲、審場戲、武打戲、連台戲、折子戲以及拳打戲。到了20世紀中期以後,後台配樂逐漸有了一些變化,例如引進了京劇的後台音樂,使用西方樂器和音樂、以歌手現場演唱歌曲,或以錄音帶播放電子音樂等等。
布袋戲戲偶
布袋戲偶基本結構包括身架、服飾、盔帽(頭飾),身架包括了頭(木製)、布身、手(文手或武手,木製),實心的布腿、鞋(靴子,木製),傳統戲偶高度約30cm。
若就種類來看,在與布袋戲戲劇角色相配合下,布袋戲戲偶種類仍相同擁有「生」、「旦」與「淨」三大類,並依舊衍生出生、花臉、旦、神道、精怪與雜角等小分支。就傳統布袋戲而言,一個布袋戲班形成,起碼要準備包含此六大類戲偶的80個布袋戲戲偶﹔而這就是一般布袋戲藝人所俗稱的一擔籠。
偶頭的製作流程為雕刻粗胚、磨光、糊棉紙、打土底、粉底、開眉、打花面、裝發須。不管哪角色,早期傳統布袋戲的偶頭木材多產自中國泉州。1920年代以後,台灣雖研發自製以模型灌制的偶頭,又稱賽璐珞偶頭,不過主要仍以泉州進口的唐山頭為主。唐山頭中以塗門頭和花園頭最有名。塗門頭的主要製造商是泉州塗門街的周冕號,台灣俗稱塗頭,以花臉見長,不易戴帽。花園頭主要來自泉州環山鄉的花園頭村,該偶頭主要的師傅為泉州江加走,以生、旦等素麵粉彩見長,易戴盔帽。泉州產的偶頭木材多採用銀杏木和香梓木,台灣制的偶頭主要是梧桐木,1950年後台海兩岸分治,台灣的偶頭才大幅改以本地材質製作,現代偶頭的材質,主要是用樟木。
現代布袋戲木偶大小約高74~80厘米左右,身材比例相當接近真人,約七~九頭身。偶頭用樟木或白木雕刻而成,偶頭內有特殊裝置,可以用繩子拉動控制眼睛睜眨,還有用中指扳動嘴唇的控制,也有特殊的偶眼可以左右動。
在戲偶的本體方面,手可分為木製手以及現在廣為使用的橡膠手,該手內置鐵絲,並可輕易扭成特定的手型另外,現代戲偶的腳已普遍為塑膠製,裝設有膝、踝二關節,鞋子還可以穿脫交換。至於戲偶本身穿的服裝,近代偶身所著衣服變得更華麗且多層次,甚至已與真人的穿著相仿。除此之外,操控布袋戲,讓其自由表演的裝置為天地同﹔其裝置設於左右手:右手控制偶頭和戲偶右手,左手持一棒控制戲偶左手.

布袋戲劇本

布袋戲的傳承著重在布偶操縱技巧與後場音樂搭配,對於演出的劇本大多是以口耳相傳,或是劇團請說戲先生來跟團員們講述故事內容,再由團員上場發揮,因此布袋戲的傳統劇本保存極少。而這些口述劇本,則以三國演義、西遊記、封神榜、水滸傳等小說為主體。
1945年之後,漳泉兩地布袋戲漸驅式微,惟台灣布袋戲仍繼續發展。台灣布袋戲師傅黃海岱廣招徒弟,為了方便傳藝,便將寫下了劇本綱要傳授給徒弟,黃海岱著名的布袋戲劇本有《五虎戰青龍》、《大唐五虎將》、《三門街》、《昆島逸史》、《秘道遺書》。1960年代黃俊雄著名布袋戲作品《雲州大儒俠》劇本,就來自黃海岱的《忠孝義勇傳》。
在台灣之外,位於漳州的漳州木偶劇團1980年代經濟開放後,也出現專替兒童所寫的兒童劇劇本。這種創新的劇本,台灣的新生代及業餘布袋戲劇團亦嘗試過。不過,大綱式劇本的綱要寫法與即興式的閩南語典雅口白仍為布袋戲劇本的主要特色


《 本帖最後由 happy6258 於 2009-7-20 08:41 編輯 》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9 09:23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