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4-11-1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8755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4267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前言】
中元普度規模最盛大的,無疑是基隆中元祭。由於特殊的歷史背景,基隆地區的中元普度儼然成為民間最重要的民俗節日,近年來基隆中元祭除宗教意義外,更兼具文化、藝術及觀光等多重社會功能,也具有敬畏鬼神、族群融合等內在意義。追本溯源,基隆中元祭與咸豐年間漳、泉械鬥有關:墾荒初期基隆地區移民因土地、水源爭執不斷,加上族群地域觀念濃厚,因此經常發生械鬥事件。咸豐元年(一八五一年),漳、泉兩邑移民在魴頂發生大規模械鬥,雙方死傷慘重,後經地方頭人出面協調,乃集中埋葬死者遺骸,並建老大公墓撫慰亡靈。
為避免族群械鬥,協力建設基隆,地方人士乃議定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中元普度,由三籍移民共同超渡因械鬥、瘟疫、海難、番害等事件而死的亡靈。當時由十一個姓氏(張廖簡、吳、劉唐杜、陳胡姚、謝、林、江、鄭、何藍韓、賴、許)輪流主辦普度。輪值的姓氏稱為「主普」,其他參與的姓氏則稱為「讚普」。除公普之外,基隆地區的各行各業也分別在「城隍廟」、「奠濟宮」、「慶安宮」輪流主辦普度祭典;此外,各類攤販、碼頭工會、漁會、市場也每年舉行普度。因此,基隆地區中元普度規模之盛大,已成為當地的民俗特色。
【主普壇花市燈如晝】
基隆中元祭活動自七月初一「開龕門」揭開序幕。從七月初一起,當年輪值姓氏即在宗親會懸掛主普牌、姓氏燈、大旗,當天下午在「老大公廟」舉行「開龕門」儀式,迎接冥界的孤魂野鬼到人世接受奉祀;民眾也於當天傍晚在自家門口,擺設香案祭品犒迎老大公。七月十二日舉行主普壇點燈儀式,由「慶安宮」主持,將「普度公燈」送給各姓氏宗親會和當值爐主,當天晚上,主普姓氏將主普壇燈火啟開稱為「點燈」。為了榮耀氏族,每年輪值姓氏總是耗費鉅資佈置主普壇,使基隆七月的夜晚浸沐在一片亮麗、絢爛的燈海中。
七月十三日,各姓氏舉行「迎斗燈」遶境。迎斗燈時由各式陣頭前導,至各姓宗親會迎接斗燈遶境,各姓宗親也自備陣頭加入遊行隊伍,最後再將各姓斗燈請至「慶安宮」奉祀。「慶安宮」內架構一座「大士山」,山中供奉以紙糊成的觀音、天神、山神、土地公神像,目的是要「管理」孤魂野鬼;兩側則糊製兩座紙厝,一為「同歸所」,供奉一般基層孤魂野鬼,一為「翰林所」,專供讀書人和有功名的鬼魂棲息之用,意即普度時的臨時招待所。
【放水燈接引海上孤魂】
七月十四日是基隆中元祭的高潮。當天在「慶安宮」前豎燈篙,燈篙上懸掛七盞燈代表七星。豎燈篙和放水燈是台灣民間在「中元普度」和「建醮普度」之前所進行招引鬼魂前來享受奉祀的儀式。由於孤魂野鬼沒有聯絡地址,也無行動電話,民眾無從傳達普度的訊息,因此在普度之前必先以豎燈篙和放水燈方式,通知水陸兩界的孤魂野鬼前來接受祭祀。
放水燈的文獻記載始見於宋代,中國許多地區都有放水燈習俗,名稱有河燈、江燈、荷葉燈、蓮花燈等不同稱法。按宋代吳自牧《夢梁錄》記載,中元節「差內侍往龍山放江燈萬盞,州府委佐官就浙江稅務廳設斛,以享江海鬼神。」清代潘榮陞《帝京歲時紀勝》言:「點燃河燈謂『慈航普渡』」,可見放水燈由來已久,且為各地中元祭典的普遍風俗。水燈以紙糊成實物造型,底部襯以保麗龍便於漂浮。除了房屋、寺廟造型的水燈之外,台灣另一種水燈是以「往生紙」摺成蓮花狀,上插清香放入水中漂流,稱為「蓮燈」。往生紙原是超渡亡魂往生之用,呈方形上印有「往生咒」,可摺成元寶、船舶或蓮花造型,用意在祈求亡魂早日投胎轉世,但民間施放蓮燈不如屋型水燈普遍。
十四日夜晚由各姓氏共同組成的陣頭開始遊行基隆市區,基於「輸人不輸陣,輸人歹看面」的較勁心理,各姓氏莫不費盡心思,聘請各式陣頭、花車、藝閣參與遊行,其中主普姓氏更是傾囊而出耗費鉅資以示榮耀。「慶安宮」的公普在夜間進行,先在廟中祭拜之後,再到主普壇祭拜;回到「慶安宮」後再誦經作法普度亡魂,之後再將紙糊神像、紙厝、金銀山焚化,祭典才算是大功告成。
遶境的隊伍在遊行市區之後,即將水燈頭送至八斗子望海巷施放。放水燈之前須在岸上舉行誦經祭拜儀式,然後再將水燈放至海面上引火燃燒,水燈就隨著浪潮漂流,招引海上孤魂,場面非常壯觀。
七月十五日的普度,下午先至「老大公廟」祭拜,宣告當日將舉行普度;自下午兩、三點起,「慶安宮」主普壇由輪值姓氏舉行普度祭典,而民眾則在自家門口進行祭祀。
【跳鍾馗驅逐賴皮鬼】
最後為了避免孤魂野鬼流連不去,就在廟前「跳鍾馗」,以驅逐不肯離去的「賴皮鬼」,至此整個中元祭典活動才告功德圓滿。基隆中元祭所代表的涵義不僅是純粹的敬畏鬼魂,它也象徵族群的認同、融合、悲憫孤苦和凝聚鄉情等內在意義。此外,現代的基隆中元祭不僅成為台灣地區最盛大的中元節民俗觀光活動,也兼具文化、藝術、宗教等多重社會功能。咸豐年間基隆的漳、泉械鬥已成塵封往事,但中元祭典卻賦予它更多社會意涵。
【普度用品】
〔斗燈〕
斗燈分「天官首」、「地官首」和「水官守」三種,應是源自道教三官大帝的信仰。斗燈目的在祈福辟邪,為圓形米斗內置油燈、白米、七星劍(或桃木劍)、鏡、秤、涼傘、尺及剪刀等法器。其中的白米、七星劍(或桃木劍)、剪刀皆為辟邪之物;尺、秤代表「衡知輕重」、「度量善惡」;鏡可照妖;油燈則有光明、添丁、興旺之意。民間俗信斗燈象徵長明光亮、生生不息之生命,因此斗內油燈須長明不熄;若油燈熄滅則表示斗燈所屬族群將有厄運。安置斗燈須繳交費用,而信徒皆爭相參與拜斗祈求平安,所以成為建醮、普度活動主要經費來源。斗燈之安置分公私兩種,總斗燈是為境內全體民眾所設;也有以姓氏、族群、家庭為單位安置斗燈;基隆地區迎斗燈是以姓氏為單位。
〔水燈頭〕
水燈頭是紙糊房厝造型,底部以保麗龍、香蕉莖、樹幹等浮材為底座,內置蠟燭或冥紙,用於招引海上孤魂野鬼。通常於普度前一夜施放,使其漂流以招引水鬼上岸接受奉祀,俗稱「放水燈」。放水燈儀式有焚燒施放及任其漂流兩種。水燈頭代表各姓氏、村里、族群之水燈;施放之前須遶境遊行,並於岸上舉行祭典,再由各姓氏代表進行施放。放水燈儀式乃中元普度祭典之最高潮,水燈浪潮漂流海上,火光點點非常壯觀。水燈造型華麗精美,手工精巧細緻,是融合糊紙、彩繪和剪紙於一體的民間工藝藝術。
〔寒林院、同歸所〕
寒林院及同歸所均是紙糊房厝,為孤魂野鬼佔棲之住所。寒林院又稱為翰林院,專供歷代文人雅士、官宦賢達之幽魂棲息;同歸所則收容一般「基層」的孤魂野鬼。其紙糊結構以竹篾紮成骨架,外表糊紙並加彩繪、剪紙裝飾。由於寒林院招待文人官宦,因此造型較華麗,或於屋頂加燕尾象徵其社會地位,由此可見民眾的階級觀念,以及民間對讀書人的尊崇、敬重,即使化為陰鬼都倍受禮遇。除寒林院、同歸所之外,較盛大的建醮、普度還有糊製沐浴亭、更衣亭等紙厝,提供好兄弟們更衣沐浴梳妝打扮,可見信徒為孤魂野鬼設想之周到,而更重要的是反映民間憐憫孤苦普及幽冥的仁心。
〔燈篙〕
燈篙區分陰陽,用於建醮、普度招引鬼魂。普度用燈篙是以青竹末端懸掛招魂幡和燈飾,幡上勒符並書寫坐鎮之神名,燈則以斗笠覆蓋或吊置燈籠,燈篙底部以草蓆或竹籬裹覆,並置紙糊神將守護以保持潔淨。
普度時豎燈篙目的在招引陸上孤魂野鬼前來接受奉祀,據傳一尺燈篙可招引三里範圍內的鬼魂。燈篙愈高引來鬼魂愈多,所需供品也愈多,假如燈篙過高而祭品不足反而將引起好兄弟們不滿而引致災禍,因此燈篙的高度是按普度規模而定。普度活動結束後,還要舉行「謝燈篙」儀式才算功德圓滿。
〔經衣、銀紙〕
經衣、銀紙是陰鬼專用之物。經衣代表鬼魂的服飾,以長方形黃紙製成,上印衣服、褲子、髮梳、鏡子、剪刀等物;由經衣圖案可發現,雖然時代變遷,但經衣所印製的服飾卻仍屬古代服飾,可見民間觀念中的鬼魂仍穿著古裝,並非改穿現代流行服飾。
銀紙即冥紙,是鬼魂專用的貨幣,以方形黃紙製成,上貼銀色箔紙,象徵冥界紙錢。金紙、銀紙是以箔紙作區分,金紙用於祭神,銀紙則專供陰鬼使用。
〔看牲、看桌〕
看牲和看桌都是提供鬼魂觀賞之用的祭品,看牲以雞鴨魚肉等牲醴製成,造型較繁複,通常是組合式作品,內容以歷史演義故事、小說傳奇為主題;底座以竹篾編紮,並以紙糊裝飾,常見看牲內容有《西遊記》、《封神榜》和《三國演義》等故事。看桌屬於小型單元式供品,以碗盆裝盛,通常用麵粉製作捏塑成各種水族、鳥獸、昆蟲或蔬果造型。看牲、看桌製作過程融合雕、編、塑、糊、繪藝,是綜合性民俗工藝作品。
〔紙糊神像〕
紙糊神像通常用於建醮、普度法場。神像造型有大士爺、四大元帥、山神、土地神神將等,藉以監察、管理眾鬼。
大士爺——民間俗信大士爺是統御諸鬼的鬼王。據傳大士爺原為惡鬼,經常擾亂人間,後經觀世音菩薩收服成為部屬,故其頭頂觀音神像,以免故態復萌。大士爺身著盔甲,外形青面獠牙,吐露火舌,面目猙獰恐怖;建醮、普度時置於法場內統治孤魂野鬼,是採「以鬼制鬼」觀念。
山神、土地神——山神呈武將造型,持劍紮靠身,騎青獅,儀表威猛。土地神呈白鬚老者造型,騎黃虎,容貌慈祥親切。
山神、土地神都是自然崇拜的人格化,普度期間鎮守法場管理孤魂野鬼,是儀式的守護神,普度結束後即予火化。
〔老大公燈〕
老大公燈或稱普度公燈,是為老大公、好兄弟提供照明之燈飾。老大公燈之外形不一,有以斗笠罩蓋燈泡或以玻璃製成屋形燈飾,上書「慶讚中元」、「陰光普照」、「信士某人敬奉」等字樣。每年農曆七月初一起,民眾在屋簷、路口、田園陰暗處安設老大公燈,為陰間孤魂野鬼照明,點燈期間長達一個月,每天傍晚須焚香、點燈,天亮再熄燈,直到八月初一關鬼門為止。老大公燈所呈現的是民眾憐憫、敬畏鬼魂的仁心,在陰暗的夜裡,為孤魂野鬼點燃一盞明燈,表示陽世人間對幽冥眾鬼的體貼與關懷。
〔十殿閻羅圖〕
十殿閻羅圖通常懸掛於喪禮法事道場或建醮普度場合;內容描繪十八層地獄景象,圖上描繪死後審判情景,圖下繪受刑慘狀,圖中並以簡要文字說明所犯罪行及刑罰種類。懲罰方式屬於報復式而非感化式,內容殘酷令人怵目驚心;其用意在警世教化,揭櫫因果報應,善惡有報的觀念。
十殿閻羅是融合佛、道教之教義所形成的民間信仰,民間俗信閻羅王統轄地獄十殿,人在死後須通過十殿審判,將生前為善者接引西天極樂世界,為惡者判入地獄接受刑罰。閻羅殿組織、職責大體上比照人世衙門架構,由於繪圖內容簡易通俗,老嫗能解,因此在民智未開、教育不普及的傳統社會中,十殿閻羅地獄圖成為嚇阻犯罪、警世教化的重要圖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