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瀕危植物種類在不斷增加,被列為最瀕危野生植物的存在數量僅10株以下。
本世紀以來,由於人類對環境保護的不重視,無計劃無節制地向自然界索取植物資源,對生態的破壞,導致許多植物失去了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而處於瀕臨絕滅的狀況,有些甚至已經滅絕。
圖1:人類的不當活動加速了植物物種走向瀕臨絕滅的速度
植物物種瀕危及滅絕的速度和數量驚人
根據最新統計顯示,目前全球有世界植物總數的五分之一約5至6萬種植物的生存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脅。根據植物學家的最新研究,在最壞情況下世界所有植物種類中幾乎一半的植物可能有瀕臨滅絕的危險,實際比例可達到50%以上。我國地域遼闊,植物資源豐富,但近30年來,由於經濟快速發展、人口迅速增長、環境破壞嚴重,植被萎縮等壓力,中國現有野生植物物種中約有6000種植物處於瀕危或瀕臨絕滅的狀況,並且已有100多種植物面臨極危或瀕危,有相當大一部分的種質資源在野外已經不存在。現在中國生物物種數量正在以每天一個瀕危甚至瀕臨滅絕的速度減少。由於物種之間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係,1個物種的消失,常常可導致另外10-30種生物的生存危機,由此可能最終導致整個生態系統的崩解。我國正瀕臨物種滅絕危機的邊緣,每年都有越來越多的植物物種滅絕。物種瀕危及瀕臨絕滅的速度和數量,讓不少科研人員充滿憂慌。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資料顯示,中國野生植物種類豐富,擁有高等植物3萬多種,約佔世界總數的10%,位居世界第三,是栽培作物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
圖2:獼猴桃資源流失,成為新西蘭的“國果”
中國植物資源流失的現像也比較嚴重。據相關人員介紹,中國生物遺傳資源流失的確切數量難以統計,很多原產中國的大豆資源成了外國專利品。 100多年前,新西蘭人從中國發現並引入了獼猴桃,獼猴桃迅速成為該國的支柱性農業並成為“國果”。
植物瀕危的原因非常複雜,生存環境的破壞為主要因素
植物研究者稱,物種的絕滅和新物種的形成是一個自然的演化過程,由於地球環境的變遷,一些物種無法適應新的環境而滅絕,同時形成一些適應新環境的新物種。
植物的生存作為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卻一直受制於內憂外患的壓力。無聲無息中,大批植物正走向瀕危的狀態。植物瀕危的原因非常複雜,其人類的不當活動以及氣候變化和外來入侵物種的蔓延等外部因素卻是植物物種走向瀕危之路的主要原因。
圖3:銀杉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中國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種,為植物界的“國寶”。銀杉一種古老的孑遺植物,樹史達一千萬年以上,在第三紀晚期的冰川活動中幾乎滅絕,僅在地處低緯度的中國西南殘存。五十年代在中國被發現。
中國地域遼闊,地形地貌複雜,自然條件多樣,地質史上由於陸地的隆陷、冰期和冰後乾熱期的交替等造成大規模的氣候變遷,使得許多植物滅絕,部分得以存活的物種也因環境的變成稀有種類,只生存於某些特殊或有限的範圍內。如著名的銀杉、蘇鐵等。
圖4:蘭花是世界名花,古代常稱為“蕙”,是珍貴的觀賞植物,城市綠化景觀的重要部分,但野生蘭花卻受到毀滅性的破壞。
圖5:長苞冷杉為中國特有種,主要分佈於橫斷山脈中、南部亞高山峽谷區。森林過量採伐後,對喜陰的長苞冷杉幼樹的光合作用和生長很不利,致使長苞冷杉的更新極為困難,因此,自然分佈區日益縮減,植株越來越少而成為瀕危物種。
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與利用,城市化建設,土地用途改變,過度採集、不可持續的農業和林業活動,環境污染,由此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導致許多植物失去了賴以生存的自然棲息環境,加快了它們走向瀕臨絕滅的速度。蘭花及分佈於雲南西北部橫斷山區亞高山的長苞冷杉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此外,雲南紅豆杉、黑節草、海菜花、雲南黃連等大量植物,也因人類大量砍伐,數年內處於瀕危境地。如大序隔距蘭要求高濕、高溫,而且要有依附的樹幹,當森林被砍伐,它也就隨之而消失。
在自然界,一個植物物種的形成需要100萬年左右,但人類的不當行為活動有可能使一個物種在短短的幾年內就瀕於滅絕。而一旦全球一半以上的物種真的滅絕,那麼地球要恢復物種多樣性,至少需要一千萬年。人類對此必須有一個深刻的認識。
圖6:“植物殺手”紫莖澤蘭目前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排在第一位。它排擠本地植物;侵入經濟林地和農田,影響栽培植物生長;全株有毒性,對畜牧業造成危害。
同時,外來入侵物種的蔓延也會使得生態失去平衡,然而導致物種的滅絕。紫莖澤蘭是一種世界性的有毒惡性雜草。它侵占農田、林地,與農作物和林木爭水、肥、陽光和空間,能分泌化感物,排擠鄰近多種植物;堵塞水渠,阻礙交通;全株有毒。更糟糕的是,紫莖澤蘭的種子上面有很多細毛,牛吃了消化不了,會得嚴重的胃病,變得越來越不健康,危害畜牧業等。紫莖澤蘭上世紀50年代它傳入中國雲南省,並很快蔓延開來,昔日植物種類繁多的草地,現在被紫莖澤蘭密集叢生的單一群落所代替。除了紫莖澤蘭,另外薇甘菊、空心蓮子草、豚草、互花米草、假高粱是入侵中國危害最大的六種植物。
圖7:天目木半因結果極少,林地幾無幼苗,植株稀疏散生,至今未見有成片樹叢。
事實上,有一部分珍稀瀕危植物多少都存在生殖障礙問題,比如天目木蘭等珍貴樹種種子成熟脫落後常被動物取食,乾燥後又易喪失發芽能力,影響其自然更新,因此野生植株越來越少。如梵淨山冷杉、梓葉槭、天竺桂、寶華玉蘭、秤錘樹、瑯琊榆等植物的發芽率極低。所以植物其內部因素也是原因之一。
最瀕危的植物僅存10株以下
植物是自然生態系統中的一個主體。它能把太陽能轉化成為化學能並加以儲存,是人類與其它生物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植物在維護地球的生態環境和物質循環中有著重大作用。目前,中國的瀕危植物種類在不斷增加,被列為最瀕危野生植物的存在數量僅10株以下。
圖8:百山祖冷杉幼樹極耐陰,但生長不良。屬國家1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百山祖冷杉系冷杉屬植物,近年來在中國東部中亞熱帶首次發現。百山祖冷杉僅分佈於浙江南部慶元縣百山祖南坡海拔約1700米的叢林中,分佈範圍非常狹窄。由於當地群眾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及本種開花結實的周期長,天然更新能力弱。 1987年,百山祖冷杉被列為世界最瀕危的12種植物之一。目前在自然分佈區僅存林木五株,其中一株衰弱,一株生長不良。
圖9:普陀鵝耳櫪屬於樺木科落葉喬木,屬國家1級保護瀕危植物種,中國特有種。 20世紀50年代在普陀山尚有數棵,後因開荒墾殖、成苗率不高等原因遭到破壞。
普陀鵝耳櫪屬落葉喬木,高達14米,胸徑70厘米。樹皮較光,灰白色。 1930年在浙江普陀山海拔240米的地方發現。普陀鵝耳櫪之所以遠近聞名,乃是因為它現存僅有1株,除僅有的一株標本樹外,此後未在其他地方再有發現。目前,杭州植物園已將普陀鵝耳櫪試種成功。
圖10:膝柄木是一種熱帶樹種,板根明顯,露出地面的根,還能萌發出植株,生長迅速。
膝柄木是國家1級保護植物,現瀕危狀況。膝柄木分佈於東南亞的熱帶地區,是近年發現的熱帶樹種,產地於廣西合浦,目前只存一株大樹,很少開花結實。半常綠喬木,高13米,胸徑60厘米;樹皮黃褐色,有發達的板狀根。很少開花結實。目前,膝柄木尚無保護措施,將可能遭絕滅。
圖11:絨毛皂莢落葉喬木,高15-20米。本樹木材緻密,莢果可作洗滌劑,植株具有園林觀賞價值。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談及植物物種的瀕危狀況,莫過於絨毛皂莢之危機。自然更新能力很弱,人工繁殖種子成苗率較低。絨毛皂莢分佈區極窄,僅見於湖南衡山南嶽廣濟寺,生於海拔750米左右的山谷東南坡及溪邊。據調查該種在湖南南嶽山原有老樹5株,現僅存2株。目前,部分地方已有栽培。
圖12:羊角槭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瀕危物種植物。生長於海拔750~900米的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內。
羊角槭可能和日本北海道產的日本羊角槭起源於同一地質年代,親緣關係極為密切。羊角槭屬落葉喬木,高15米。僅分佈於浙江西天目山狹窄的範圍,是古老的殘遺種,在西天目山外曲彎只見到兩株,長勢已衰退。種子不孕率高,天然更新能力很弱。已陷入滅絕的險境。
圖13:現今的桫欏僅在中國的貴州、四川、廣東等地有分佈,是中國的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莖一般直徑為10-20厘米,高為1-6米,有的可達10米以上。
桫欏為半陰性樹種,喜溫暖潮濕氣候,生長在沖積土中或山谷溪邊林下。桫欏是孑遺植物中蕨類植物的代表。由於地質變遷和氣候變化,特別是第四紀冰期的影響,加之大量森林逐年被砍伐,植株日益減少,導致瀕臨絕滅,分佈區也大幅度收縮,僅殘存於熱帶、亞熱帶。若不進行保護,有可能致其滅絕。桫欏株形美觀別緻,可供欣賞,削去外皮的髓部可作藥用,既是觀賞植物又是經濟樹種,是一種高澱粉含量的植物。近幾年開始了對桫欏實施嚴密的保護措施。
隨著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和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中國的瀕危植物種類在不斷增加。對此,人類應該給與關注和關注之後的保護措施。
----------------------------------------
物種滅絕後 要花一千萬年才可以恢復物種多樣性
一千萬年 好長的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