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5-6
- 最後登錄
- 2024-11-1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165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1859
- 相冊
- 1
- 日誌
- 0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孫子兵法分為「始計、作戰、謀攻、軍形、兵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十三篇,中國人說「西點軍校也學孫子兵法」,先來看看西點軍校是不是真的學孫子兵法?
這故事在網路上流傳已久,但是上網查詢一下,還真是查不到西點軍校教授孫子兵法的報導。到底是在那個時候、哪個課程、哪個科目教授,完全查不到結果。頂多只新華網說:「《孫子兵法》(英文翻譯為《戰爭的技巧》)被列入西點軍校高年級的選修課程」,拜託,這算是選修,不是必修課目,也就是愛不愛念隨你。
還一篇文章報導:「靳波:請問,西點軍校學生知道孫子兵法嗎?
卜達文:西點軍校學生如果是中文專業,或者輔修專業是亞洲研究,孫子兵法是必修課。按照西點軍校規定,每個學員要學一門外文。學生大多學德文。每年有大概35名中文專業學生。輔修亞洲研究的學生有17名左右。」
由此看來,西點軍校會去唸「孫子兵法」的,一年頂多35+17=52人,這叫西點軍校研讀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有用嗎?如果一個有用的兵法,雖然不能百戰百勝,但總該趨近平手吧?看看中國與外族的戰爭,幾乎是一面倒的敗北,到了清末更是誇張,除了在台灣發生的中法戰爭外,全面敗北!難道清國將領完全不讀孫子兵法?
許多人將原因歸咎為西洋船堅砲利,這也缺乏說服力,船堅砲利只有打起海戰有用,陸上作戰,當時槍械裝填也不過每分鐘一兩發速度,在自動步槍還沒出現的時代,比起熟練的弓箭手還差了些。玩過世紀帝國2征服者入侵的人就知道這點,土耳其火槍兵對上中國連弩兵,雖然射程較遠,但發射間隔太長,並沒有佔到絕對的優勢。
如果孫子兵法有用,要扭轉這一點小劣勢應該是輕而易舉,但是孫子兵法非但沒成為中國守護神,卻反而讓中國屢戰屢敗。
原因出在哪裡?我們用拜占庭的「戰術學」、「戰略學」來比較就知道,這兩本書被奉為戰爭經典著作,原因就是將一切教條化,任何平庸的將領,只需要看圖說故事,就能立於不敗之地。拜占庭立國垂千年,只因內鬨敗給過十字軍,以及敗給過土耳其火砲,原因就是拜占庭的兵法好。反觀孫子兵法呢?只帶來數不清的恥辱而已。
拜占庭教條化的守則,比如「對付強大但魯莽的西歐騎士,利用箭雨搭配突襲,並迫其斷糧。對付老練的波斯軍人必須果敢的採用機動迂迴的包抄戰術。假如阿拉伯回教軍排成一直線隊形時就用重騎兵突破。
就算不得以發動侵略戰爭,也必須配合季節調整戰略。隆冬季節是進攻斯拉夫人的最好時機,那時光靠滑冰就可以送補給和偷襲對手。如果想打擊匈奴人,春天是最好季節,因為匈奴馬匹會發生草料短缺。冬天時候擅長游擊戰的山區部落的蠻兵會因大雪而曝露行蹤。
除了物質層面,拜占庭兵書也涉及心理層面,他們指出寒冷和陰雨的天氣會導致阿拉伯人和波斯大軍心情沮喪,導致士氣大減。」
孫子兵法會說得這樣細嗎?不會,孫子兵法只會籠統的說:「凡用兵之道,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如果看了這篇文字,能知道作戰時需要準備好多少軍隊的,簡直就是天才!
不信孫子兵法很爛的話,現在電腦很容易模擬,叫一個讀熟孫子兵法的人,與一個精通世紀帝國2兵種相剋的人打仗,前者必敗。世紀帝國2的熟練玩家根本不用看孫子兵法,因為打仗方式早在腦中教條化了,如果看過WGA世紀帝國2大賽記錄檔,可以發現裡頭打得非常公式,根本不來孫子兵法那套,就算是個軍事白癡,只要抄熟曾政承的打法,一樣可以在比賽中獲得很高的名次,這就是有無教條化的差別!孫子兵法能讓有慧根的人成為軍事將領,拜占庭的兵法卻能讓任何庸才成為將領!
我們再套用孫子兵法於現代戰爭,假設美國今天要攻打伊拉克,國防部長拿著孫子兵法開始研擬戰術:「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美國國防部長就會想:「我幹嘛要示之不能呢?我如果展示強大軍力,對方馬上會軍心潰散,何必用詭道?」
接下來看到作戰篇:「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
美國國防部長會想:「我國補給都從國內運來,因為伊拉克的食物吃不爽口,就算是牛羊肉這類食品,如果不拿錢買,對方一定懷恨在心,怎可以因糧於敵?」
然後看到謀攻篇:「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國防部長會想:「這還用你說嗎?」
看到軍形篇:「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國防部長:「要怎樣藏於九地之下?如果是挖坑道,要怎解決飲水排洩的問題?要怎樣動於九天之上,用傘兵空降嗎?」
看到兵勢篇:「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復生,四時是也。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哉﹖」
國防部長:「幹!你他媽的到底要我怎打?我應該先派空軍轟炸,還是先派脫衣舞孃去出奇一下?」
後面的章節我就不說了,任何人都可以套上美國國防部長的例子,思考照著孫子兵法該怎打。不過我可以保證絕對沒有答案,因為中國歷史早就證明了這點。
孫子兵法壓根沒什麼深奧的地方,說的只是些軍事的基本知識,比如:「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卻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即使這些道理非常簡單,但孫子一樣可以說得模模糊糊,比如「佯卻勿從」,什麼叫佯卻?該如何判斷敵方是真卻還是佯卻?孫子兵法完全付諸闕如,一切留給打仗的將領自由心證。後人為了神化孫子兵法,就發展出了一套認定標準:「凡是打勝仗的,就是理解了孫子兵法的含意,打敗仗的,就是錯讀了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的功用如何,看看中國戰爭史就知道,我相信中國將領都讀過孫子兵法,但打起仗來總是輸多勝少。如果這也能證明孫子兵法有用的話,世界上不需要科學,只需要宗教。
===心得===
我覺得這是時代的不同吧~~孫子兵法是適用於中國古代~~你拿來套用到現在的高科技時代當然又不同啦
古代哪來的空戰呢~~派轟炸機去轟炸難道就是戰略嗎~~你所指的都是科技強國去打弱的國家~~難道讀西方的軍事戰略台灣就能打贏中國嗎~~現在的科技早就凌駕於戰略了~~只要你軍事科技比人強武器比人好那就可以贏了~而且孫子兵法也能運用在人際關係裡~~這才比較實際吧
《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09-9-8 02:28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