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獨有之傳統跤趾陶,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清代文獻以來台灣任職或出差官吏所寫的遊記中,形容台灣廟宇內外均有華麗彩捏塑裝飾,即為現稱之「跤趾陶」或「剪黏」。應是福建泉州及漳州一帶匠師之手藝,依民間廟宇建築需求,逐漸發展出屬於這片土地特有之藝術文化表現,而台灣製作的跤趾陶為何比大陸同期作品優越呢?答案乃台灣每座寺廟均採「對場」方式又稱「鬥牆」,讓名匠相互較勁,將最優秀的技術呈現。跤趾陶乃低溫彩釉軟陶,早在公元前四、五千年埃及麥拿王朝即有綠釉陶,公元前一千八百年至一千年又有青釉發明(約我國殷商周時期,中國未有施釉之燒土器)經傳入亞細亞、大月氏、于闐諸國入中國北方構成漢綠釉,漢武帝建元二年張騫出使西域,中西文化交流,玻璃與軟陶即為其一。後因佛教傳入而形成唐朝三彩陶,歐美學者譽為「火的藝術」後名「唐三彩」,又經天竺、日南寺等南蠻諸國,「遼三彩」「明三彩」等再經跤趾支及而入廣州,為中國南方之跤趾陶。台灣之跤趾陶源自廣東陶窯,早期可溯自石灣窯,屬多彩軟陶,於清道光、咸豐年間,隨福建廣東移民流入台灣,於日治時代,日本學者推崇表現生動,線條流暢,為呈現豐富色彩之軟陶創作。影響台灣建築甚大,尤其是廟宇為最大宗,其屋簷壁堵之忠孝節義、佛神典聖之故事,更乃廟宇藝術最重要之一環。藉以教化民心並帶祈福納祥之效。
《 本帖最後由 sccot 於 2009-9-30 18:24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