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11-10
- 最後登錄
- 2021-12-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7
- 閱讀權限
- 40
- 文章
- 202
- 相冊
- 0
- 日誌
- 39
狀態︰
離線
|
石先生出生於八十年代中,以我的理解,石先生可以被稱為第四代香港人。雖然社會上將我們稱為第四代香港人,但石先生較喜歡稱我們這一代為 Y80,即 Y世代中的八十年代生。為什麼石先生喜歡用這個 Y80 的標籤呢?因為石先生希望突出生於八十年代這個特殊的身份。八十年代生與七十年代生 及 九十年代生 的分別。
八十年代生 出生後已知道香港要回歸,有條件的已經在外國成長,沒條件的在經濟繁榮的香港成長。我們經歷過八四、八九、九零、九七、二千、零三、零八。香港近年的大事,幾乎陪伴著我們成長,即使我們不知道背後有什麼意義,但我們知道有這樣的事情,香港有這樣的過去。
經濟可以多繁榮,英國殖民地是什麼模樣,我們都知道。回歸碰到金融風暴,經濟有多差,社會變化有多大,我們都知道。
政治從上層社會的事情,變成草根階層的事情;從公居到居屋,到夾屋,再到八萬五;小學從學能測驗到沒有測驗;中學從混合語言教學到母語教學;從 Windows 3.1 到 Windows XP;麥當勞從 17.8 到 25.6;地鐵從三色變彩色,這一切一切,我們都知道。
在石先生眼裏,香港的轉變好像都是二十年間的事情。二十年的時間,變化真的很大。問題是這二十年間,我們仍是小孩,在社會上,我們是年輕的一代,也是人數最少的一代。這一切的變化都是五十年代生、六十年代生、七十年代生 設計的,八十年代生從來都是承受轉變,言聽計從的一代,沒有話事權,卻要聽著上幾代人的勸告,意見。
現實社會根本容不下我們
當我們懂事,會獨立思考,真正接觸社會的時候,我們才發現,社會上原來容不下我們。八十年代生有大學學歷,被看成很理所當然;八十年代生讀的的香港大學,被七十年代生稱為次等香港大學;中七學歷如同修業證書,只能當個服務生,Office Boy;中五學歷已是最低要求,拿著它只能當個永遠爬不起來的 Sales;中三學歷更慘,不管在其他領域再有天份,均被灌以寄生蟲這個稱呼。學歷,彷彿代表一切。沒有好的學歷,固然沒有好發展。即使是大學畢業,也沒什麼好下場。
五十年代生、六十年代生、七十年代生總認為只要你努力,你是有機會的。可是他們不知道,社會變了,社會不再是經濟起步的階段,各行各業早已邁步向前,成為一個已發展經濟體,努力不過是基本條件,社會上早已沒有機會。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時候,薪金可以加 30﹪、50﹪或 100﹪,欠缺人才,薪金可以一年加三次。升職可以再加薪,升職同時也提升地位。但現在的社會,加薪只是象徵式加 2 – 5﹪,即使有幸加到 10﹪,也不代表人工實際上有什麽分別。升職沒有問題,但只是職位名稱,升職不再代表地位提升,你的上司仍是你的上司,只是你做的工作多了,責任多了,但功勞仍然是上司的,責任依舊是你的。
創業不再是我們可以實現的夢想,因為市場飽和了,租金太貴了。你家中沒有錢,你沒有可能創業。即使你有錢,而你的想法可以迎合八十年代生,但人數不足以維持營運,而且八十年代生根本沒有錢去消費。結果,你創業的失敗率很高。要創業成功只能對準看不起你的六十年代生、七十年代生。
八十年代生 與 上幾輩的差距
當你每天在用電腦時,上一輩連開機都不會,然後他們會罵你,不斷訴說科技有多不好,還是以前的好云云。當五十年代生接近退休年紀的時候,雖然他們坐擁財富,卻繼續提倡老有所為,不要當社會的寄生蟲,紛紛跑去當服務生,開始佔據低技術工作,以為對社會有貢獻,卻沒想到他們搶的其實是年青人的工作。他們沒有變成社會的寄生蟲,卻變成一條大害蟲,把年青人的機會都搶光。
不少五十年代生 或六十年代生更表示要以他們的經歷來推動社會改革,幫助年青的一輩。他們沒想到自已跟八十年代生已經有很大的差距。他們的想法已經老舊,已經跟不上時代了。經驗是重要的,但不了解社會的現況,經驗又有何用呢?當六十年代生認為年青人應該早點買樓,早點結婚的時候,你們不知道八十年代生已經對買樓絕望,對結婚存在恐懼。
五十年代生、六十年代生有所謂的四仔主義,即車仔、屋仔、老婆仔、BB仔。可是,上一輩人你可知道,這四仔主義已經是遙不可及的目標。對八十年代生來說,四仔主義已經變成永遠達不到的目標。八十年代生看不到未來,目標只是生存,只要好好的生存,找到一份可以養活自已,收入穩定的工作,這已是最大的目標。什麼四仔主義,這根本是不切實際的目標。
學歷不代表一切
六十年代生說自已沒有機會讀大學,七十年代生說大學學位不夠,八十年代生卻說讀大學只是惡夢的開始。一般的八十年代生念完大學得到證書外,還得到負債十幾萬的財務狀況。工作上早已沒有職位,剩下的只是低技術或比較低級的工作,學歷、工作、薪金已經不對稱。
你的上司學歷只有中五、中七,但人工卻是你的三倍、五倍 或十倍。即使十倍人工那個退休,他的位置由五倍人工那個來當,再過十年,由三倍人工那個來當,再過十年,你才有機會拿到他的人工。這合理嗎?社會欠缺上下流動,升職依靠的不是能力,是關係,是輩份。八十年代生看到的就是這樣的遠景,這樣的工作環境。
給我們一點空間 讓我們擁有目標
說了這麽多,你知道八十年代生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嗎?八十年代生真正需要的是脫繩鬆綁,賺夠錢的五十年代生,請你退休,好好享受人生,把工作位置空出來,給其他年代多一點機會,好好的當寄生蟲,不要再提倡什麼老有所為,讓我們好好發揮吧!
六十年代生,如果你也賺夠的話,請你也退休吧!如果你賺不夠,也請準備退休,為退休作打算,工作上不要阻礙下屬,就讓他們好好發揮吧!放下你的保守主義,讓年青的去拼一下,拼一下才能成長。
七十年代生,其實也沒什麼話好說,你們一樣可悲,只是你們不少已經上岸了。給我們一個機會吧!放棄買樓這個傳統思想,也許會更開心。不要理會上一輩的想法,想做便做,努力去做吧!放棄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思想,用餘下的光輝時間,追尋自已的理想,把你真正的實力發揮出來吧!
作為一位八十年代生,我們擁有上一輩認為很好的環境,很好的社會,但我們卻失去自力更生的機會,沒有生存的目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我們做到了,齊家卻是力有不逮的夢想,治國平天下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前幾代的香港人,你知道嗎?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可以實現的目標,一個能夠容納我們的社會。
P.S. 八十年代生已經如此,對人數更少,三三四學制,對學歷要求更高的九十年代生來說,上兩代人已經沒有出頭天,九十年代生的處境更可悲。
------------------------------------------------------------------------------------------
看完這篇文章,我覺得環境造就個人吧!
由香港的社會情況借鏡到台灣!
台灣這些年也歷經了從80年帶的經濟起飛
而90年代的教改~等等之類的!!
我想要提升我國的競爭力還是要從教育與父母師長上來著手吧!
畢竟現在有太多父母寵小孩或是自己本身的言行舉止不妥吧! |
|